![](/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3章 信陵君的铁杆粉丝
书名:详说秦汉四百年作者名:吴楚恒伯本章字数:2332更新时间:2025-02-10 08:59:15
侠客们崇拜的是什么人?当然是以养士出名的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这“战国四公子”喽!
这四公子之中,尤其以魏国的信陵君为翘楚,因为他是真英雄,干过轰轰烈烈的漂亮事业。更因为他最重士,对士最谦恭,最诚心,同时又最讲信誉,所以他是侠客们最崇拜的偶像。
刘季是听着信陵君的故事长大的,他是信陵君的铁杆粉丝。他对信陵君的崇拜是骨灰级的,哪怕后来他当了皇帝,每次经过信陵君的墓地,都要祭拜一番。
说刘季年轻时胸无大志是不对的,他从小就有大志。他的大志就是成为信陵君的门客,从而光宗耀祖,显耀乡里!可惜,这个梦在他13岁那年突然破灭了,就在那一年,信陵君英年早逝!
梦想破灭,刘季仍然义无返顾地走上了任侠道路——不走这个道路,就得去种田,那不是要他的命吗!
刚开始的时候,他只能在丰邑一带混混。他有领导才能,有亲和力,也舍得在朋友身上花钱,因此,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帮小弟,其中,跟他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他的发小卢绾,无疑是他最忠实的跟班。
刘季做了丰邑任侠者的老大之后,开销大了,父亲给他的那一份家产没几年就给他败得精光。但他依然死要面子,当小弟们没饭吃时,仍然大大咧咧地一拍胸脯:“走,到我家去吃!”
其实他家已不知多少天没揭开过锅了,甚至是不是还有锅都难说!二哥刘仲家倒是殷实,可二哥二嫂显然都是把一个铜钱看得磨盘大的人,不欢迎老四上门。大哥家虽然大哥早已不在了,但大嫂还算好说话,于是就领着狐朋狗友们往大嫂家去。
大嫂家孤儿寡母,也不宽裕,次数多了,大嫂心里难免着慌。于是,当某一天刘季又又又又领着一帮弟兄来蹭饭吃时,大嫂家传出了一阵刮刷锅子的声音!
在刮刷锅子了,那么就是说大嫂家已经吃完了饭了,刘季和弟兄们只得悻悻离去。
但刘季是精明人,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怎么今天大嫂家吃饭这么早呢?于是他走出不远就杀个回马枪又回到大嫂家来一看究竟,结果,锅中明明有饭!
任侠的人最注重的是面子,这件事很扫刘季的面子,对刘季的伤害很大,令他终生耿耿于怀。后来,他当了皇帝,对兄弟、亲属或封王或封侯,唯独对大嫂一家不闻不问!
这就是老话说的“升米恩,斗米仇”,就算大嫂的做法不大厚道,毕竟人家是孤儿寡妇,艰难度日,你不体谅人家,自己经常去蹭饭还不算,还无休止地带着狐朋狗友去蹭饭,这已经大大对不起大嫂,对不起死去的大哥了,不检讨自己的不是,反而对那一顿没吃到的饭记上了仇,而忘了曾经给你吃过的很多顿饭!
人性之阴暗,突显在刘季身上。
直到有一天,刘太公忍不住问他,为何大哥一家没有封赏?刘皇帝才愤愤不平地讲了那件事,说:“不是我忘记了大哥,实在是大嫂当年太过份了!”
——你倒不想想,大嫂前世欠你的,有管你和你那些狐朋狗友饭的义务?可见,不是自私厚黑到极度的人,还真成不了皇帝!
后来,经过刘太公一再劝说,刘季才不情不愿地给大哥的儿子刘信封了一个侯。而从来没给刘季吃过一顿饭的二哥刘仲倒反而早就封了王,可见,这种贱骨头,一顿饭都不该给他吃!
刘信没能封王只封了个侯也就罢了,刘皇帝还给刘信这侯起了个恶趣味名字“羹颉侯”。
“羹颉”两个字,按照字面根本无法解释,它应该是刘季所创的拟声词,“羹颉、羹颉”不就是刮刷锅子的声音嘛!
对那一顿饭记恨到这样,古往今来居然还颇有一些人称颂刘邦气量大!呵呵!
刘季在丰邑一带混了几年,混不出名堂来,经济越混越拮据,连大嫂那里也蹭不到饭吃了。怎么办?树挪死,人挪活!他觉得该到大地方去混。
他对沛县的任侠者老大王陵(跟秦国将军同名不同人)也比较崇拜,于是他离开丰邑,去了沛县,投入到王陵门下,成为王陵的众多小弟之一。
刘季在沛县县城里倒是混得如鱼得水,他的社交能力真没得说,那是一等一的强。他对朋友也比较厚道,因此渐渐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人,一个是在县衙做官吏的萧何,另一个是在市场上杀狗卖狗肉的樊哙。
当然,这些朋友(包括王陵也包括刘季本人)做梦都没有想到,后来他们都会跟着刘季混,而且最后都混成了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正当刘季在沛县混得很开心时,传来消息,曾经做过信陵君门客的名士张耳来到了离沛县不远的魏国外黄县(今河南民权)!
张耳是魏国首都大梁人,后来投入信陵君门下,成为他门下著名门客之一。信陵君死后,张耳无职无业,成了游侠,渐渐流落到外黄县。
说来也巧,外黄县有一位绝色美女,她的父亲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富豪,但她的丈夫却是个窝囊废,外黄美女对这个窝囊废丈夫极度不满,就毅然离开了他。大概这桩婚姻是父母包办的,所以她离开丈夫之后不敢回父亲身边去,而是去了她父亲的门客那里,想让他父亲的门客给她物色一个中意的丈夫。
她父亲的门客恰巧跟张耳关系比较好,也了解张耳,就说:“你真要找个好丈夫么,只有找张耳。”于是介绍了一番张耳的才能和为人,外黄美女听了芳心大动,她为人非常豪爽,当即表示,愿嫁张耳!
张耳正在走投无路之际,忽然天上一个大馅饼砸到自己头上,哪有不喜出望外的!于是,这桩婚姻一拍即合。
而且,外黄美女的父亲显然对一表人才的张耳也非常满意,因而,外黄美女再婚后就带着新丈夫回到了富豪父亲的身边。
对张耳来说,真像做梦一般,一夜之间,财富、美女全有了!有了财富,张耳就开始仿效他曾经的主子信陵君,招揽门客了。后来,随着他招的门客越来越多,名声和势力越来越大,引起了魏国王室的重视,竟然任命他当了外黄县令!
成为信陵君的门客是刘季少年时代的梦,这个梦已经不可能实现了,但是,退而求其次,能成为信陵君门客张耳的门客也是好的!因此,刘季没有犹豫,一得到消息就动身前往外黄,投奔张耳。
有迹象表明,张耳热情接待了刘季。但是刘季最终却没有成为张耳的门客,而是成了朋友,两人相处得非常开心。后来刘季还多次从沛县去外黄看望张耳,前前后后在张耳家一共住过好几个月,他们之间的友谊一直维持到张耳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