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章 两种人生的对比

第1章 两种人生的对比

书名:详说秦汉四百年作者名:吴楚恒伯本章字数:2037更新时间:2025-02-10 15:17:46

秦、赵长平大战的第二年(公元前259年)正月,一个男婴在赵国首都邯郸的一所下等贵族(士)的住宅里呱呱坠地了。因为出生在正月里,他父亲就给他起名为政。

他父亲姓嬴,由于他们身处危险的环境中,就不敢让这孩子用父姓,对外只用他母亲的姓——赵,赵政。

嬴政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暂时抛下他和他那年轻的母亲逃离了邯郸。

不久,他的母亲也带着他逃离了原来的住所,躲进了邯郸城中的某一条陋巷。

嬴政就在那陋巷之中长大。邯郸人对这对孤儿寡母很不友好,经常有人欺负他们,甚至想杀害他们。

嬴政九岁那年,时来运转。他的父亲成为了秦国的国君,这孩子立马拥有了秦国太子的显赫身份。

消息传到赵国,邯郸人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先是对他们母子嘘寒问暖,刻意巴结,接着,干脆把母子俩殷勤地送到了秦国。

这孩子回到秦国,一步登天,过上了王太子的富贵生活,享受最高档的生活待遇,接受最好的教育。

由于从小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嬴政很早熟。

嬴政13岁那年,他那只当了三年秦王的父亲去世了,他顺理成章继承父位,成了战国七雄中最强大国家的国王。

秦王政22岁亲政,一亲政就表现出相当成熟的政治素养,平嫪毐之乱,罢丞相吕不韦,任用李斯、尉缭、王翦父子等一批才能卓越的文臣武将,对东方六国远交近攻,又拉又打,蚕食鲸吞。只花了短短17年时间,在他39时,就吞并了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当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被后世的某些论家尊为“千古一帝”!

50岁那年,他享尽了人间富贵,仓促地去阎王那里报了到。

这就是秦始皇的非凡人生,用一个字来总结,就是“早”,成熟得早,参加工作早,事业成功得早,死得早!

在秦始皇出生于邯郸的第4年,邯郸东南方约三百多公里外的楚国沛县丰邑中阳里,一户殷实农户家也有一个婴儿哭声洪亮地坠了地,这已经是这一家的主妇所生的第四个男孩,这户人家姓刘。

由于这个男孩后来成了万民高不可攀的大人物,结果就有一批舔狗来为他粉饰身份,说他的父亲叫刘煓(还有人说是刘湍),字执嘉;他母亲姓王名含始。还说刘执嘉的父亲当过楚国的丰邑县令,祖辈是魏国官员。

这基本上都是为舔刘姓皇帝而胡诌的,这么典雅的名字,这么漂亮的身世,太史公的《史记》没有不记载的道理!

要真是县令之子,肯定受过良好教育,怎么会没能力给儿子们起个稍微有点文化含量的名字呢?

这对农夫农妇给四个儿子所起的名字分别就叫刘伯、刘仲、刘叔、刘季,按我们今天的叫法,就是刘大、刘二、刘三、刘四。

不过,刘叔不见于文献记载,应该是未成年就夭折了。要不然这个新生婴儿就应该叫刘叔,而不应该叫刘季。

现在也有一种说法,说古人有时也会称老大、老二、老三为伯、仲、季,所以刘季应该是老三。

如果真是这样,刘老太爷一定对自己的预判能力超级自信,预见到自己的婆娘这辈子再也生不出第四个儿子来了,同时对“季”这个字又爱得特别偏执,所以才会把这个字给了第三个儿子。

社会底层的无文化人,起名字都马虎得很,这对夫妇本身的名字应该也很鄙俚,上不得台盘,所以《史记》干脆不记其名,只称他们为“刘太公”、“刘媪”,按今天的称呼就是刘大爷、刘老太。

刘季这个名字,知名度微乎其微,不过,这家伙后来出息了,成了大人物之后,他嫌这名字寒碜,就改了个大气的新名字,他的新名字可是名标青史,震烁古今——刘邦!

刘邦只比秦始皇小3岁,他们俩在同一星空下生活了47年。

奇妙的是,他们俩明明是同一时代的人,却各自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如果说秦始皇的人生主题是“早”,那么,刘邦的人生主题则正好跟他相反,是——“晚”!

命运的安排很精妙,等秦始皇的戏码全部演完之后,才轮到刘邦上场!

刘邦的开运之晚,晚到了什么程度?

首先是成熟晚,到30岁还未成熟,既不工作,也不结婚,还在跟一帮小青皮一起游手好闲嘻嘻哈哈,当社会混混,没有人生目标,整天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今朝有酒今朝醉,直到35岁之后才步入婚姻殿堂。

其次是工作晚,34岁那年,才有了第一份正经工作——泗水亭长。不过,没干几年就把这份体面的“体制内”工作给丢了。

事业起步晚,48岁才开始干他的真正事业。

事业成功晚,54岁才事业成功。

刘邦的母亲年纪不大就死了,她死后刘太公又娶了一房继室,这继室也生了个儿子,取名刘交。

这名字倒是不那么土鳖了,很可能不是刘太公起的,是他的那位继室起的。

因为刘太公和刘媪所生的几个儿子都是大老粗,没有什么文艺细胞,显然都是继承了刘太公和刘媪的草包遗传。而这个刘交在四兄弟中却显得非常异类,艺术感悟力很强,文化细胞比较发达,想来是继承了他母亲的遗传。

刘家这四兄弟中,老大刘伯死得较早,留下孤儿寡妻,勤劳节俭,能把日子过下去就很不容易了,没有能力再使家业进一步兴旺。

老二刘仲也是本份的好农民,善于持家,日子应该是四兄弟中过得最滋润的,所以刘太公对这个儿子也最为中意。

四个儿子中,最让刘太公失望的,就是老三刘季!

这小子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不成材,分家时分给他的那份家产没几年工夫就被他吃光用光,身体健康。更可恨的是,他还把最小的儿子刘交也往坏路上带,让幺弟学他的样,跟着他混社会,不事耕作,专喜交游。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