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磨得太快了!
书名:七零村花的现代打拼日常作者名:糖心喵酱本章字数:2265更新时间:2025-01-10 18:58:15
“张嫂子,”钱春菊走过去,语气诚恳,“能帮我带带孩子吗?回头磨坊要是发馍,我给你拿一个。要是没有,我给你家孩子买糖。”
小张媳妇一边收衣服一边笑着应下:“你这说的啥话,我横竖都是在家带娃,多带一两个不费事。再说了,你家两个娃都懂事,一点都不闹腾。”
安顿好孩子,钱春菊快步往磨坊赶去。没有表,她有些担心自己会迟到。
路上遇到几个社里的妇女,她们的目光或羡慕或嫉妒。钱春菊充耳不闻,只是加快了脚步。
到了磨坊,发现林巧云已经在那里了。
她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纸包,远远就朝钱春菊招手。
“才七点半,你来早了。”林巧云看她气喘吁吁的样子,笑着说。
钱春菊松了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缺个计时器属实麻烦。”
“去河集买一个吧,六块钱就能买到。”林巧云说着,从纸包里拿出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递给她。
钱春菊接过包子,犹豫了一下:“攒够资金就入手。”
林巧云笑道:“我先垫付你两张大团结?”
钱春菊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等几天吧。”昨晚才刚在家里站稳脚跟,她不愿意这么着急把钱带回去。钱家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藏钱都是个问题。
“你记得这事就行,不用急着给我。”她补充道。
林巧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都听你的。”她从纸包里又拿出一个包子,“酸菜馅的,多吃点。”
钱春菊咬了一大口,惊喜地说:“里面还有肉末和面条呢!我就说豆薯粉能做馅。”包子的香气在口中蔓延,让她想起了很多年前母亲做的包子。
林巧云笑而不语,她已经在盘算着等磨坊产出豆薯粉后,要让秦春珠在胡饼摊上试试这个新品。
林巧云和钱春菊刚吃完包子,学徒们就陆续到了磨坊。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进来,照在地面上留下一道道光影,空气中飘散着昨日残留的红薯清香。
八点钟这个时间,对村里人来说一点都不早。村里的公鸡早在天蒙蒙亮时就开始打鸣,母鸡咯咯叫着带着小鸡在村头觅食,田间地头已经有了忙碌的身影。
村里人大多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到这会儿,家里的活计早就干了大半。鸡喂了,猪食倒了,院子也打扫干净了。林巧云选这个时间,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安心把家里的活干完再来。
今天的学徒们格外用心,一个个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指甲都修剪得整整齐齐。有人穿着新补的衣裳,有人特意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就连平日里最邋遢的张婶子都换上了干净的布鞋。
桂河和她嫂子琳琳更是细心,头上包了雪白的头巾,连碎发都掖得一丝不露。
两人站在那里,显得格外精神。
“桂河和琳琳做得好,这样包着头发干净又利索。”林巧云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这对姑嫂身上,笑着夸道。
两人脸上飞起红霞,既害羞又得意。
琳琳低着头搓着衣角,桂河则悄悄瞥了一眼其他人的反应。
其他学徒心里一紧,面面相觑。昨天桂河帮忙称红薯得了表扬,今天又因为包头巾被夸,这两个名额怕是稳了。剩下的人争八个名额,压力顿时大了不少。
“大家都很用心。”林巧云察觉到气氛有些凝重,赶紧补充道,“今天咱们要开始正式学习制作豆薯粉,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都要认真对待。”
钱春菊今天的态度明显不同,教得格外认真。
她先检查昨天剩下的红薯挑选情况,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分辨红薯的好坏。
“这个红薯表面有黑斑,不能用。”她拿起一个红薯示范,“这种要挑出来,免得影响粉的品质。”
学徒们围成一圈,认真地听着,有的还掏出破旧的小本子记上两笔。
这些在村里备受轻视的妇女,此刻都展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林巧云看着这一幕转身从角落里搬出一个大纸箱,拿出一堆崭新的不锈钢削皮刀。
刀身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学徒们的眼睛都亮了。
“巧云,这削皮刀真好看,合作社都没见过!”张婶子忍不住伸手想摸,又缩了回来。
“这刀子亮闪闪的,肯定是钢的。”张婶摸着自己裤腰上别着的旧菜刀,眼里满是羡慕。
“你看这削出来的皮,又薄又均匀。”桂河已经拿起一把试了起来。
林巧云把削皮刀分发下去:“这是府城的新玩意,咱们这儿很快也会有的。每人一把,都要爱惜使用。”
钱春菊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崭新的削皮刀,眼神闪烁。她本想好好教大家用菜刀削皮的技巧,现在这些工具一来,她的用处就小了。手心不自觉地冒出汗来,攥紧又松开。
但林巧云及时开口:“大家要认真听钱老师的指导,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这刀子是新的,但技巧才是关键。钱老师表示及格才叫及格。”
这话让钱春菊心里舒服多了,绷紧的肩膀也放松下来。
她清了清嗓子:“来,我教大家怎么握刀。角度要对,这样才能削得又快又好。”
削了两大盆红薯后,开始磨浆。这活儿跟做豆腐差不多,但大家格外认真。水要放得恰到好处,力道要均匀,磨出来的浆要细腻。
一来是为了工钱,二来是为了那十个名额。这两天在磨坊里干活,大家都尝到了甜头。八点上班六点下班,中午还能休息,工资奖金都有保障,这样的好事谁不想抢着干?
“磨得太快了!”钱春菊突然喊道,“张婶,你这样磨出来的浆太粗了,要慢一点,细一点。”
张婶连忙放慢动作,额头上的汗珠滚落下来。其他人也都不自觉地放慢了速度,生怕出错。
钱春菊把“老师”这个角色演得很投入,恨不得盯着每个人的每个动作。只要有一点不对,她就立刻指出来。有时候语气重了些,把人说得脸红,但没人敢抱怨。
学徒们被盯得紧张,但也激起了好胜心,都想着一定要做得完美,不给钱春菊挑错的机会。磨坊里安静得出奇,只有磨浆的声音和钱春菊时不时的指导声。
“张婶子,你那边的水放少了,再加点。”
“琳琳,力道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
“桂河做得不错,就是这个速度。”
林巧云站在磨坊门口,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嘴角微微上扬。工人们正在处理新到的红薯,有的在清洗,有的在削皮,整个磨坊里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红薯清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