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4章 第4章

第4章 第4章

书名:江夜未央作者名:风临岸本章字数:2356更新时间:2024-12-24 09:14:16

关素汐接过楚倩的遥控器,摁下,第四张照片跃然而出:一张色泽更加冷艳绮丽的蓝色晶体。

关素汐的声音平稳冷静:“解剖结果显示,李志才的直肠内被强行塞入了一包毒品。这包毒品的体积并不大,但塞入手法极其粗暴,导致直肠内壁多处撕裂,伴有出血和炎症反应。这种损伤并非长时间携带造成,而是在死亡前不久强行置入。”

第五张幻灯片是几张李志才尸体的局部特写。

“此外,除了右太阳穴因枪击造成的致死性颅脑损伤外,李志才的背部、腿部和手臂发现多处新鲜皮下瘀血痕迹,瘀血呈鲜红至暗紫色,边缘清晰,伴随轻微组织肿胀。这些伤口形成时间在死亡前数小时内,符合钝器或钝性暴力作用特征,但并未造成致命损伤。”

陆云珽若有所思:“李志才在被枪杀前,还被人殴打过?而且殴打他的可能不止一个人?”

“从淤血分布和形成深度来看,不排除是多名施暴者的可能。具体判断还需要结合伤口方向和其他现场证据。不过可以确定,这些伤并不足以直接导致他的死亡,更多像是为了控制或逼迫他的行为。”

关素汐说完,把遥控器递给旁边的陈景文,陈景文调出第六张照片,是口袋里那包‘蓝鲸’与直肠内那包‘蓝鲸’的对比图,前者被标注1号,后者则是2号。

1号虽然也能称得上是色泽艳丽,但和2号对比则明显黯然失色。哪怕是一个对制毒的工艺一无所知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二者显著的高低贵贱。

陈景文语气淡漠,眼里却隐隐透露出一丝兴奋:“经过我们鉴定,2号的纯度高达99.8%,是江海市至今为止发现的纯度最高的‘蓝鲸’。目前我们尚未确认国内是否存在能够生产这种毒品的实验室,但可以肯定,这包毒品的价值远远超过普通的MDMA类毒品。”

刘国忠:“江海市之前缴获的‘蓝鲸’最高的纯度是多少?”

"99.5%。”陈景文推了推眼镜,几不可闻地勾了一下嘴角,“从化学工艺的角度来说,每提高0.01%的纯度,都是对制造工艺、设备和制毒师技术的极大挑战,需要非常先进且精密的生产条件。"

刘国忠:“所以你的意思是,2号可能是从境外流入的?”

陈景文点点头,目光在众人间扫过:“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陆云珽:“两包塑料袋上有没有发现指纹?”

楚倩:“除了李志才自己的指纹,没有任何其他人的痕迹。”

放映结束,会议室一片鸦雀无声,只有投影仪的嗡嗡声清晰可闻,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屏幕的最后一帧。

原本以为李志才不过是个抗拒伏法的流窜抢劫犯,没想到他的逃亡竟牵扯出毒品——还是这种纯度罕见、价值连城的高端货。

这不再是单纯的越狱,可能会牵出一条隐藏极深的、跨境毒品交易链。背后的势力恐怕比他们想象得更加黑暗罪恶、更加根深蒂固、更加难以撼动。

刘国忠打破长久的沉默,语气冰冷:“看来,李志才不仅是个抢劫犯,还是一个被跨境毒品犯罪网络利用的‘人体运毒工具’。在假死逃脱后,被接应他的人逼迫用身体藏毒。但是,李志才起了贪心,试图私吞毒品,结果被发现后遭到殴打,最终被灭口,丢弃在海运码头附近。”

陆云珽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眉头微蹙:“不,李志才不是‘运毒工具’。”

会议室内几道目光齐刷刷投向他。刘国忠眉头微扬:“怎么说?”

陆云珽目光冷沉,缓缓开口:“首先,李志才是个流窜犯,抢劫才是他的老本行,但接触这种高纯度毒品?不可能,他连个小喽啰都算不上。而且,我们在抓捕他时曾做过毛发检测,没有任何毒品残留。第三,尸体上的新鲜淤青和伤痕、以及藏毒的方式——粗暴得可笑,如果是专业的‘运毒工具’,一定会做严密的防漏设计。明显是临时起意。

这些都表明,李志才不过是个临时被推上棋盘的‘棋子’。有人故意利用他,进行了一场表演。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线索,正是‘他’精心布置的道具。”

江海大学主校区主楼B座,汽车与机械制造工程学院。

这是一栋气质优雅、四面被林荫环绕的楼宇,也是江海大学自建校以来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历史建筑。瓦砾色的外墙上被绿色的藤蔓温柔包围,叶片在风中摇曳,楼前是一个颇具欧式风格的小型喷泉,泉水在微风中跳跃,水珠飞溅,清澈动人。

据说,当年有个德国工程师也参与设计了这栋楼,汽车与机械制造工程学院的创办也有他的重要支持。

顾清的单人办公室就在这栋楼五层,朝南,面积大约五十平。由于楼层较高,平时除了上课的学生,很少会有人走上来,所以远离喧嚣,相当安静舒适。

门的右上方是一张姓名牌:

姓名:顾清

职位:江海大学汽车与机械制造工程学院客座教授。

推开办公室的门,靠窗的位置是一个纯白质地的升降桌,三台显示器一字排开,桌前是一张黑色皮质的人体工学椅,桌下方左侧是一个可滑动的文件柜和垃圾桶。

一摞由高到低、由厚至薄的文件整齐码放在升降桌的左手边,右手边是一本摊开的硬皮笔记本,字迹密密麻麻,看着不像中文又不像英文,笔记本夹缝躺着一支蓝色的圆珠笔,再右手边竖着一个黑色的男士休闲水杯。

这种摆放顺序是经过顾清严密计算过的,对他来说可以为他处理工作节省至少5分钟的时间。

除此之外,桌上再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一尘不染,简洁有序。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随时跑路风”,这一切也是顾清追求的——一种随时可以抽身的自由。

没有任何多余的牵挂,上班就是上班而已。

顾清上课的教室基本都在这栋楼内,由于他中午不吃热食,不用去食堂,所以一整天都可以中途外出。

一杯浓缩咖啡,一个三明治,一根香蕉,就是顾清的午饭——甚至天天如此。其他的老师一开始还会热情地问他要不要一起去食堂吃午饭,顾清总是礼貌地微笑婉拒,久而久之,中午时间他几乎总是一个人。

“这位新来的顾老师,长得这么文弱清秀,不会有什么自闭症、孤僻症什么的吧……”

“应该不会,顶多是什么‘刻板行为’,之前不是有个被抓到动物园的老虎在笼子里来回踱步的科普吗,我看顾老师就和这只老虎差不多。”

“噗嗤……顾老师看起来哪像老虎啊,顶多是个被关久了的小松鼠吧!”

……

其实对于顾清倒不觉得孤独,这种规律有序的安排,不用强迫自己迎合别人的人际关系,他已经过了二十年,反而令他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