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288章 书生们毕业了

第288章 书生们毕业了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92更新时间:2025-04-10 20:59:15

七月廿三,徐州大校场。

书生培训班毕业典礼定在今日,老天爷也似乎格外给面子,酷热难耐的夏天,今天却是难得的阴雨天。

当初南京城里的士绅察觉到大明时报的威胁,暗中布局针对,撒布各种谣言,企图挑起舆情来进行破坏。

谁曾想朱友健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地办起了书生训练班,将真正有志报国的热血青年尽收彀中。

整个书生训练班,前后共计有近千读书人人报名,但真正收录进班的,却只有两百多人。

这两百多人中,又有许多人吃不了严格训练的苦,陆续又有近百人退出,能坚持至今的仅有一百零七人。

三个月的军事训练结束,这些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三岁的年轻书生们,一个个都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以前这些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经过三个月的摸爬滚打,一个个都变得身姿挺拔,雄姿英发。

更重要的是,在军营的这段时间,朱友健会经常抽空来给他们上课,为他们讲解真实的朝政。

比如当初为什么征三饷,税赋都用在什么地方了,以及历次平乱和抗虏的战事。

反正以前都是崇祯皇帝犯的错,朱友健分析起来完全没有丝毫的避讳,全都是真材实料的干货。

这样一来,不仅让书生们佩服朱友健的胸襟,也让他们真正打开了眼界,不再受以前那些所谓的圣人之言的论调愚弄。

“陛下驾到!”

洪俊的洪亮大嗓门一吼,朱友健在一队锦衣校尉的卫扈下,大步走上正中间的主席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百多名英气勃勃的年轻书生,同时半跪下拜,人人都眼神热且地看着台上的皇帝。

这是朱友健给他们的特权,允许军中见驾不需全礼。

朱友健也很高兴,免礼之后,高声对众人说道:

“国事艰难,世人多有避之不及者。但看到你们,朕很高兴!我大明养士三百年,总有人愿意挺身而出,为国效命的。”

“卿等皆为诸生,投笔更铁衣,从戎赴国难。朕从尔等身上,看到我大明士人的报国之志,看到了我大明百姓不屈抗争之心,更看到了我大明光复大业的希望。”

“今日过后,朕要从尔等当中,遴选三十人,跟随定王北上。其余人等,也都要编入各军之中,以为栋梁。”

“值此之际,朕有一言相赠,愿诸生‘以学为刃,以德为甲’,早日建功立业。在光复天下的大业上,助朕一臂之力。”

“朕,在此拜托诸生了!”

朱友健说完,郑重其事的一揖及地。

书生班的诸生们各个激动的脸色潮红,齐刷刷的再次半跪俯首,高昂的声音直冲云霄:

“愿为陛下效死!”

……

接下来,朱友健根据诸生们平时的表现,各自颁赐不同的奖励。

除了人人都有的“天子剑”之外,各有“忠显勋章”一枚,上面有一条杠或者两条杠。

大明有从六品武散官“忠显校尉”,只有荣阶而无实职实权。

忠显勋章是朱友健特旨颁发,旨在奖励诸生们在训练中的忠勤赤诚。

其中,配一道杠的,享受从六品待遇;配两道杠的,享受正六品待遇。

大明的武职不怎么值钱,再加上现在国难当头,正是需要武人卖命的时候,因此两位冯学士就当不知道,随便朱友健去折腾。

但是,当这些勋章,由朱友健亲自为诸生们佩戴上时,诸生们一个个都激动的满脸通红。

有些感情丰富的家伙,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些人当中,朱友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陈木。

给陈木授章时,朱友健笑了:

“朕记得你!文韬、武略和实学,三科第一!”

书生培训班的课程,都由朱友健制定。

文韬就是简化版的儒学忠义教育,主要内容为历朝历代的忠臣、名将以及民间义士的事迹。

武略包括日常军事训练,以及军中老将的军事常识和策略等课程。

实学是朱友健结合了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天文地理等实际运用学科,综合而来的课程。

可以说,从书生训练班学习三年,毕业出来的话,在大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才。

可惜事情有变,朱友健不得不提前给他们毕业。

前线德州岌岌可危,后方徐州人心浮动。

随着满清不断增兵,各种船只和军械打造速度加快,曹友义和李岩已经很难守住运河一线了。

而且,在德州以南,已经频繁出现满清的小股骑兵,四处烧杀抢掠。

再加上山东各地士绅态度暧昧,曹友义打着朝廷的旗号,都很难从各府各县取得充足的补给。

可以预见,满清的军队部署到位之后,很快就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以德州现在的形势,没有任何守住的可能。

为了稳住运河沿线的守军,朱友健不得不派出更多的援军。

这一次,朱友健不打算从御林新军中调兵,没有足够的训练,派出去也是乌合之众,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至于是从高杰军中调兵,还是将金声桓顶上去,朱友健还在犹豫。

但是,不管调谁,朱友健都会从这一批书生中选三十人随军。

这三十人虽然会参与军务,但不会实际带兵,而是跟在大军主将身边,一边学习领军打仗,一边将新式参谋制度融合到现有的军制中去。

至于剩下的七十七人,则会打散之后,派进御林新军中去,从小旗官做起。

以后能有多大的造化,全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毕业典礼圆满结束之后,朱友健刚回到行宫,就听见有人来报:

“陛下,臣沈廷扬有事求见。”

朱友健一惊,立即起身问道:

“可是永王有事?”

当日永王从天津南下,朱友健是交由沈廷扬全权负责的。

现在他人突然出现在徐州,朱友健自然会怀疑出了什么变故。

幸好沈廷扬进来之后,马上说道:

“陛下且放宽心,永王殿下性命无忧。”

这话就有意思了,性命无忧,那就是其他的问题多多少少有一点了?

朱友健对南京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一无所知。

尽管永王并不是他的亲亲好大儿,但南京城里那些家伙的胆大妄为,还是让他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