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7章 大义之事,不甘人后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44更新时间:2025-04-09 19:49:17
尽管有了沈青的解释,但整个沈家码头并未完全解除警惕,只不过从全戒备变成了外松内紧。
奉族长之命,前去拜访郑家少当家的快船,倒是很快就出发了。
居中联络,自然少不了沈青这个中间人。
现在他已经摇身一变,从穷酸破落的旁支族人,变成了光鲜富贵的正房子弟。
有他在中间勾连,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初步的交际意向。
郑家少当家郑森为表诚意,乘坐郑家的蜈蚣快船,亲自登岸拜会沈家族长。
随着郑森的到来,沈家的最后一丝戒备也彻底打消。
虽说沈家与郑家在海上行商时,都难免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与摩擦。
但是,相对于江南其他的海商而言,沈家显然更乐于与郑家合作。
毕竟郑家只是抽沈家的水,要的只是钱;
可江南的其他海商却想掘沈家的根,要的却是命!
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对于郑森的到来,沈家人极为重视。
收到快船的报信之后,自族长沈叙以下,族中大多数族老,除了那些伤病在身不良于行的,也全都到码头迎接。
在一群老态龙钟的沈家族老当中,刚登岸的郑森显得极为特别。
年轻,朝气!
之前去南京求学,郑森也曾路过长江口。
不过那时候,他搭乘的是登州副总兵郑鸿逵的顺风船,并未在长江口逗留。
此时登门拜见,郑森做足了姿态,以晚辈礼与沈叙见礼,让沈家人赚足了面子,也都对他印象大好。
一群人前呼后拥,进入沈家的会客厅后,叙礼已毕,沈叙终于忍不住,问出了沈家人最关心的问题:
“不知贤侄此番北上,行止如何?”
按理说行军打仗,当以保密为要。
但是前不久,郑家已经收到消息,他们家奉皇帝旨意,北上袭扰辽东沿海之事已经暴露。
此事固然让人愤怒,却也不是没有好处。
郑森此时就毫不掩饰,慨然说道:
“国事艰难,吾辈忧心如焚。今日幸得陛下赏识,令吾家北上抗清,吾家自然义不容辞!”
沈家族老们顿时一惊,此前他们也听到过类似的风声,但都没有几个人相信,全都以为是江南海商针对郑家的阴谋。
如今看来,竟然是真的?!
不管郑家是什么出身,在国家大事上,他们这一次站住了大义。
沈叙坐不住了,赶紧起身,冲着郑森深揖及地:
“郑家大义,老夫深感佩服!”
其他的沈家族老,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也都跟在族长的后面拜了一拜。
这一礼,郑森坦然受之,而后回拜道:
“说来惭愧,晚辈初次领军,经验不足,致使给养出现短缺,而今只好向沈伯父求助了。”
沈叙想也不想,立即说道:
“说什么求助不求助的?郑贤侄为国出战,我沈家自当相助。”
沈叙叫来管事的晚辈,不但将郑森所需的食物和净水全部补足,还十分慷慨的免了银钱。
此时沈叙又想起了沈廷扬,以及他提起的出镇海外大岛的提议。
既然要在皇帝面前立功,为什么不在此事插上一脚呢?
满清骑兵凶悍,世所共知。
但是同样的,满清的水师孱弱不堪,连当年皮岛毛文龙那支乌合之众都打不过,还让东江镇数次建功。
由此可见,从海上袭扰辽东,不但大有可为,而且还风险极小。
沈家虽然不清楚辽东的海况,但怎么也不会比长江口这一带更恶劣吧?
沈家都能在一众江南海商的围追堵截中杀出一条血路,难道还会怕满清八旗的那群旱鸭子?
沈叙越想越觉得可行,也顾不得与其他族老商议,抢先对郑森说道:
“顾炎武先生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郑家愿意为国出征,我沈家又岂能让贤侄专美于前?”
“不若这样,贤侄先歇息了数日,容我们沈家调集船只、人手和物资,也派出一支北上船队,与郑家船队互为奥援,共讨鞑虏如何?”
郑森先是一惊,随后大喜过望,慌忙起身大礼相拜:
“沈伯父大义,沈家大义,小侄自然是求之不得。”
沈家的族老们被打了措手不及,但也知道在外人面前,不能折了族长的脸面,各个都忍着没有提出质疑。
等听到沈叙与郑森商议,各出多少船只和人手,只在辽东外海干些袭扰的勾当,大家也都反应了过来:
这他吗的,不就是奉了皇帝的旨意,去辽东沿海抢劫吗?
与满清在陆地上拼死拼活,沈家的族老们肯定要齐声反对。
但是出门去打家劫舍,在座的就没有一个不喜欢的!
大明的海商,在陆地上的时候,他们是海商。
出了海之后,把旗子一降,刀子一掏,那可就是绿着眼睛四处乱飘,随时准备干一票的海盗了!
沈叙原本还有些担心族老们反对,没想到他与郑森商议时,族老们一个个都忍不住,纷纷表示愿意派自家子孙参与进来。
说到最后,沈家的族老自己先争起来了:
凭啥你家儿子能去,我家孙子不能去!?
不行,你家的能去,我家的也必须去!
要不然,大家都别去了!
郑森听的目瞪口呆,而后十分感叹的向沈叙致敬:
“沈氏为国效力争先恐后,小侄佩服之至。”
郑森还有些单纯,看不出沈家族老们的真实目的,沈叙却听的老脸一红,赶紧拿出族长的威严,一锤定音,这才阻止了这场闹剧。
最后,沈家决定,将派出二十条大小船只,族中子弟五百多人,携带火炮、火枪等若干,组成破虏船队。
三日后,准备就绪的沈家船队出海,在长江口外海不远处,与郑家北上船队汇合,转向北方,出征破虏!
如此大事,沈叙当然不会隐瞒沈廷扬。
他一面放出飞鸽传书,一面又为了确保书信送到,特意派出族中子侄搭乘沈家北上经商的快船,飞速赶往徐州。
若是能在半路截住沈廷扬当然更好,若是慢了一步也没关系,总归是能在皇帝那里博得好感的。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沈家的快船刚到镇江,就被人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