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5章 沈家的出路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142更新时间:2025-04-07 21:49:20
江南一众海商当中,沈家算是后起之秀,与谢、顾、俞、张等老牌海商之间,一向龌龊不断。
暗地里下的小绊子不少,以前斗的凶的时候,只要双方在外海遭遇,几乎都是不死不休,必然是打到一方船毁人亡为止。
也就近些年来,随着福建海商的飞速崛起,最终诞生出郑芝龙这样独霸洋面的海上枭雄,江南的新老海商之间,关系才慢慢缓和下来。
可即便不再火并,双方的关系依旧剑拔弩张,一有机会肯定会落井下石弄死对方。
像这般将破天富贵,送到对方口中的事情,绝不可能发生。
族老们其实也都知道这一点,但毕竟是富贵动人心,更何况是世世代代的富贵?
是以族老们会心动,并不奇怪。
沈廷扬的劝说,迅速让族老们冷静下来。
族长沈叙尚有不甘,为难地说道:
“没人提起还好,现在夷州的好处到处都传遍了,族里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地,就等着大显身手。季明啊,你是咱们沈家的千里马,难道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么?”
沈廷扬一阵无奈,都说财帛动人心,更何况是这泼天的富贵?
但他更知道,越是诱人的馅饼,就越是凶险的陷阱。
这也是他收到消息之后,日夜兼程,抢在南京的“钦使”前面赶回松江的原因。
尽管他略施小计,将天使戏耍一番,以儿戏般的手段将此事糊弄了过去,但不说服族人,让他们彻底死心,此事就依旧会有绝大的隐患。
不得不说,徐文爵此计确实阴险。
沈廷扬心念电转,很快就有了对策,他眼神扫过族老们,预期恳切:
“咱们沈家能有如今的富贵,都是祖祖辈辈们在海上豁出命去搏出来的。我与每一个沈氏子弟一样,都希望这份富贵能够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族老们缓缓点头,有些人还露出了微笑,显然这话博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沈廷扬见状,乘机问道:
“但是,南京城里的那些狗东西,有哪个会愿意咱们沈家世代富贵的?”
族老们沉默片刻,好些人都在摇头。
双方只是迫于郑氏强盛的压力,矛盾暂时得以缓颊罢了,真有机会,双方都不介意送对方去见龙王爷。
沈廷扬知道族老们已经被说动,突然间语气一转:
“再说了,咱们想要这泼天的富贵,为何一定要和郑家人去打生打死?难道咱们就不能乘机与郑芝龙联手,共享富贵么?”
族老们一怔,显然还没人这么想过。
族长沈叙却摇头,叹息道:
“季明你想的太简单了,郑芝龙一世枭雄,这时候怕是已经将夷州视作禁脔,如何能容许咱们沈家染指?”
其他的族老纷纷点头,面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沈廷扬却诡诘一笑,出人意料的反问:
“谁说咱们要染指夷州的?我可是听陛下提过,南洋大岛无数,比夷州更好的也有不少呢!”
族老们面面相觑,一时哑然。
作为时代海商的家族,朝廷里被销毁的海图,他们却是珍藏了不少,很多行船路线,都是当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时趟出来的。
当年大明耗费无数,牺牲的军民百姓更是数以十万计,最重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这些海图!
可笑的是,这份成果大明朝廷不但没有享用到分毫,在一声声的“祖制”高呼声中,被束之高阁,最后居然神奇的消失不见了!
反而是一群江南海商,贪天之功,窃取了大明耗费无数才描绘出的海图,并借此大肆走私,吃的脑满肥肠。
尽管沈家在一众海商中,无论是实力还是底蕴都略显不足,但论见识和眼界,沈家的族老们都是当世第一流的。
此前大家受祖祖辈辈的乡土观念束缚,根本没想过出海开疆拓土。
现在却是不同了,朱友健的妙计,简直就是个核弹,一下就在十七世纪的大明,轰开了大明精英们的思维和格局。
再加上这混乱的时局,战事也在步步紧逼,谁都不知道将来松江会不会沦为战场。
都说八旗铁骑天下无敌,将来打到松江来了怎么办?
难道大家一起敲断脊梁骨,跪下去给满洲鞑子当奴才么?
现实的压力,未来的期许,无一不彰示着出海的美好前景。
此事事关整个沈氏家族,说是影响到生死存亡都不为过,由不得族老们不慎重。
他们先是小声与周边的人议论,继而不出预料的因为意见相左而发生争吵。
最后这种争吵像以前一样,激化成几乎波及到所有人的激辩。
但这种激辩,对一个家族而言是必然存在,且十分有益的。
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族有诤子,不亡其家!
在沈廷扬的劝导下,族老们最终勉强达成一致:
由沈廷扬出面,去徐州向皇帝求一份恩典,准许将来沈氏立功之后,在海外选一大岛为封地。
仿夷州郑氏之例,世镇其地。
此事紧急,拖延不得,沈廷扬第二天就选了一条快船,飞速赶往徐州面圣去了。
他才走了半天时间,一条细长的小船,如同飞鱼一般飞也似的闯进沈氏码头。
船上的是父子二人,都是沈家的子弟,平常以打渔为生。
起初码头上的人还有些惊讶,族中管事还上前去询问:
“广泽叔,你们这是怎么了?”
打鱼的沈云泽累的脱了力,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倒是他儿子年纪小,恢复的快,人也机灵,赶紧说道:
“志力叔,不得了了,外洋来了一大群战船,看着不像是好来路,好像是奔着咱们这来的。”
管事的沈志力惊的一跳三尺高,忍不住埋怨起来:
“这么紧急的事,你们怎么不早说?快快快,快跟我去见族长。”
等到沈志力带着沈广泽父子两个来到祖祠时,这里已经有不少听到消息赶来的族老了。
其中一个性子急,抓着沈广泽就问:
“你们看清楚没有,来了多少船,打的是什么旗号?”
沈广泽这时候也缓过气来,紧张地说道:
“有好几十条船,最少三十多。领头的两条大船都比咱们最大的福船还大,其他的船也不小。”
他还在努力回忆,族老们都急的跳脚了:
“旗子呢?打的是什么旗号?”
沈广泽脖子一紧,他儿子却快速说道:
“‘郑’!旗子上的字是‘郑’字,我以前在志力哥那里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