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1章 晋商余孽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80更新时间:2025-04-06 15:43:57
“老爷放心,银子已经送过去了,保证万无一失。”
亲随跟了胖员外几十年,深得他的信任:
“如此最好,三天之内,我要那个小杂种的狗命!”
亲随犹豫了一下,还是劝道:
“老爷,毒死朱慈炤不难,可若是打草惊蛇,以后岂不是更难报仇?”
胖员外脸色铁青,眼中闪过刻骨的恨意:
“若不是狗皇帝唆使闯贼,我们常家又怎会遭此横祸?”
“可怜我常家四百三十八口无辜被杀,历代族人积攒一百多年的钱粮也被抢掠一空。此仇不共戴天,我多等一日就要多受一日的煎熬!”
“既然狗皇帝缩在徐州的乌龟壳里不出来,那就先拿他的小杂种开刀!”
常诜咬牙切齿,满脸狰狞,哪还有方才的半点和气?
他是晋商八大家中,榆次常家的人。
只因自小聪慧,读书开慧远超同族兄弟,受到族内重点培养。
短短十几年下来,常诜不仅进士及第,入仕为官,还借着家族的财力支持,在士林中闯下偌大名头,成为享誉海内的大名士。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许多人都知道,以晋商的精明,自然也不例外。
晋商集团很清楚,自己做的就是卖国勾当,他们比谁都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大明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在这种恐惧之下,晋商们一面结交权贵,大撒金银,收买文臣武将、藩王勋贵,既是为了走私时的方便,也是为了求得庇佑。
不仅如此,晋商们还四处投钱办学,资助贫寒学子,襄助各种文会,在士林中博得了巨大的美誉。
更重要的是,晋商们一直都在竭力培养自家的优秀子弟,为培养自己的代言人,可谓是不遗余力。
常诜就是榆次常家的代表,更是族人们的骄傲。
一百多年下来,晋商们通过走私军器、囤积居奇等肮脏的手段,早就积存了大量的金银。
他们的实力急剧膨胀,肮脏的黑手也早就伸向了大明内地。
常诜作为榆次常家培养出来的大名士,成了责无旁贷的南下急先锋,代表晋商各家,与江南的士人相互勾连。
也正因此,在李自成血洗晋商时,他才得以逃过一劫。
但是,老家被抄,也使得常诜的地位岌岌可危,从人人追捧的大名士,变成许多人眼中的肥肉。
为了报仇,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常诜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了投靠满清。
虽然已经没办法提供大量的钱粮物资,但打探军情还是能做到的。
正好满清进入京师之后,一直忙于内斗,先后在张家口、天津和德州,连续数次吃瘪。
这样也使得多尔衮等人,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入主中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也是在这样的认知下,满清开始改变一些策略。
以前击败大明或者大顺的军队,满人们经常是放开手脚,大肆屠戮,既是为了发泄内心的兽性,也是为了震慑、恐吓其他的大明人,击垮大明的抵抗意志。
可在那之后,这种血腥的屠杀就开始减少了。
满清的将领们开始约束士兵,有意识的招降、俘虏和收编大明和大顺的败兵。
像是晋商这种曾经为满清入关,立下汗马功劳的集体,满清高层更是大力拉拢。
在晋商八大家被李自成清洗之后,满清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派兵前出,去接应逃出山西的晋商余孽。
常诜也是从这些侥幸逃得性命的人口中,得知了发生在家族的惨案。
一番打听过后,常诜更是气得差点吐血。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向掩饰的极好的晋商,居然会被朱友健一眼看穿,还顺手卖给了李自成。
李自成一路败退,正好拿晋商来祭旗。
一则借晋商的人头,宣泄败军的怨气;二则借晋商的人头,提振军中衰败的士气。
除此之外,还能“因粮于敌”,有利于抵抗即将到来的八旗大军。
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暴虐的李自成手中,晋商死伤极其惨重。
榆次常家,全族四百多人几乎被斩杀一空,除了常诜这样常年在外的之外,侥幸逃出生天的族人还不足三十人。
这也难怪,常诜恨朱友健,更甚于恨李自成了。
他看到亲随似乎还有话要说,当即冷笑一声:
“虽然徐文爵的三路大军狗屁不是,但有一点他说的没错,只要有这三支人马,堵住徐州的退路,狗皇帝就必定会死在朝廷手中。”
亲随跟着常诜走南闯北,见识也是不凡,很快就明白了常诜的意思,心里也变得高兴起来。
亲随是常家的家生子,李自成屠杀晋商时,他的家人也没能幸免。
对朱友健的痛恨,他也不比自家主人弱,此时还犹自不解气,恨恨说道:
“倒是便宜了狗皇帝,还能多活这许久。”
常诜嘿嘿阴笑,眼神狠厉:
“便宜他?怎么可能!老夫已经走通了操江都督衙门的路子,从现在开始,徐州休想再从南京运一粒米过去!”
操江都督设立于成化年间,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 江 防之事。
现任操江都督是诚意伯刘孔炤,开国功臣刘基的子孙。
简单来说,长江、运河中,什么东西可以运,什么东西不能运,都由刘孔炤一言而决。
诚意伯府一向对海贸巨利垂涎三尺,刘孔炤提督操江之后,这份贪欲更加如烈火般炽烈。
奈何海贸的肉虽肥,但大小就那么多,这块肥肉如何分配,早就被那些个海商大家瓜分完毕了。
诚意伯府想掺和一脚进去,其他人怎么会同意?
双方做过几场之后,诚意伯府毕竟势单力孤,无奈只能放弃,转而一门心思的经营江防巡查。
如此一来,不可避免的与松江沈氏龌龊不断,进而对沈家投靠的朱友健,刘孔炤也不愿承认。
平时长江水师,遇到去徐州的船都要为难一下,顺带着捞点油水。
现在常诜插上一脚,砸下大把金银,徐州的运输船只自然会更难过。
像常诜说的那样,一粒米都进不去徐州不太可能,但限制大额的粮食运往徐州,却是不难。
常诜这个晋商余孽,可谓是十分恶毒,一出手就奔着下死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