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0章 借刀杀人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60更新时间:2025-04-06 15:43:57
江南地区一向民风“淳朴”,向学之心尤其坚定,破靴阵也是在这样的土壤中发芽生根,并且迅速壮大。
最近这几日,南京城中的破落书生们都极为高兴,每天都成群结队,招摇过市。
满城百姓也被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消息煽动,怒气像干燥的柴火一样迅速被点燃。
如今的南京就是一座火山,在士子们的鼓动下猛然爆发。
当整个城市都陷入狂热当中的时候,距离宫城不远的瞻园,却是一如既往的闲适恬静。
静妙堂中,魏国公世子徐文爵满面春风,手中的折扇也摇得飞快,语气中更是带着十足的快意:
“本公子的妙计如何?”
今日静妙堂中,除了徐文爵之外,还有贵客两人。
主客位上坐着个胖乎乎的员外,穿着一袭织金鹤纹云锦道袍,满脸笑眯眯的看上去一团和气,对这徐文爵就是一顿恭维:
“小公爷神机妙算,一个破靴阵,花费不过万把两银子,就让徐州的逆贼无所遁形。到底是英雄出少年,咱们南方的大事,就得靠小公爷拿主意。”
徐文爵到底年轻,如此直白的逢迎让他极为受用,表面却还要假装谦虚:
“哪里哪里,全赖燕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徐文爵心情极好,夸完胖员外,又向最后那人抱拳作揖:
“也多亏了赵伯爷调兵遣将,四处奔走。”
赵之龙叉手回礼,大笑出声:
“小公爷太客气了,我等都是大明臣子,为了大明的江山存续,区区微劳,何足挂齿?”
大明江山的存续?
徐文爵楞了一下,再看赵之龙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捧腹大笑:
“哈哈哈!赵伯爷言之有理,我等世食大明俸禄,诛除冒为天子的逆贼,自是义不容辞!”
胖员外附和笑了一阵,见徐文爵兴头正好,乘机问道:
“那冒名顶替的逆贼手握数万兵马,仅靠士林清议怕是奈何不得他。后续如何行事,还请小公爷示下。”
赵之龙是当代忻城伯,手握南京卫营,是除了魏国公外,整个江南地区兵力最强之人。
江南地区一向平和,也就嘉靖年间闹倭乱的时候不甚太平。
接近一百年过去,曾经在俞龙戚虎手中泛发光彩的鸳鸯阵都只残留在兵书当中了,大明二十六卫也早就糜烂的不成样子。
南京的孝陵、龙镶和豹韬三卫处在秦淮富贵地,早就连骨头都泡酥了。
若是真要出兵讨伐,赵之龙心里恨不得求神拜佛,祈祷漫天神佛保佑:
千万别让自己上阵。
徐文爵眼底闪过一丝得色,轻摇折扇,故作淡然道:
“此事本公子早有成算,与其让龙镶卫和豹韬卫去冒险,不如来个借刀杀人!”
赵之龙心中一喜,急忙问道:
“小公爷,计将安出?”
徐文爵自得地一笑,将扇子一收,指向西方:
“吾有三路大军,可破伪帝!”
“第一路,宁南伯左良玉。”
胖员外思索片刻,不由赞道:
“虽说左良玉已老,再无与献贼死战之心。然麾下大军扔有数十万之众。只需派一能言善辩之人,晓以利害,朝廷再赏个侯爵,不愁左老儿不上钩!”
赵之龙也笑着点头:
“小公爷所言有理!据本伯所知,左良玉病体沉疴,怕是不久于世。其子左梦庚志大才疏,难以驾驭手下那群骄兵悍将。若能奉朝廷诏命讨逆,岂不是正合其心意?”
胖员外抚须微笑,接着问道:
“那第二路呢?”
徐文爵扇指南方,心中得意:
“第二路,平蛮将军方国安!”
赵之龙一拍手,大笑道:
“小公爷说了左良玉,我就知道还有方国安。”
胖员外呵呵笑着,慢慢说道:
“方国安原是左良玉麾下,然双方早已生隙。有方国安在,左梦庚怎么也要卖力些。”
连续两次得到赞同,徐文爵心中大喜,原本还有些忐忑的,现在也变得信心十足了。
赵之龙心急,抢着问道:
“那第三路呢?”
徐文爵顺势笑道:
“第三路,就在江北!”
赵之龙越发好奇,再次追问:
“哦?江北何人?”
徐文爵却卖起了关子,笑着问胖员外:
“燕公可还记得两年前,在潜山的两个庄子被一群不知死活的丘八给抢了?”
赵之龙对此不甚熟悉,胖员外却是眉头一皱:
“小公爷说的,可是花马刘?”
徐文爵嘿嘿一笑,眼神轻蔑:
“正是刘良佐!这厮前不久修书来投,还说愿为大明前驱,清扫叛逆。”
赵之龙同样看不起出身流寇的刘良佐,不过徐文爵的安排他倒是觉得不错:
“小公爷好手段,有花马刘在凤阳虎视眈眈,徐州的逆贼怕是连觉都谁不着了吧?”
胖员外白眉低垂,浑浊的眸子中精光一闪,突然笑道:
“小公爷好算计!只需几个不要钱的名爵,一文钱都不用花,就在江北布下铜墙铁壁。”
赵之龙一愣,半晌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小公爷说‘借刀杀人’,原来是借满洲鞑子的刀,杀徐州的逆贼啊!”
徐文爵哈哈大笑,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那冒名顶替的逆贼,不是说要死守徐州吗?咱们给他看好后路,绝不许他后退半步!”
赵之龙不住点头:
“不错不错!到时候满洲鞑子在徐州先来个两败俱伤,后面又有左梦庚和花马刘挡在江北,南京又有长江天险,自是可以安枕无忧了。”
三人越说越高兴,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各自分派完任务,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胖员外从瞻园告辞之后,很快就上了门口的软轿。
明初时期,洪武爷规定:
百姓不得乘轿,唯年老体弱与妇孺例外。
并且,对官员们的乘轿资格,也做了严格的规定。
例如轿子不可用红漆,五品以上官员才可用青幔,三品以上重臣才可用金饰。
可到了明末,这些规定统统无人遵守,富商权贵们甚至以违制为荣。
胖员外无官无职,全坐着八抬大轿,轿子上更是雕龙画凤,赞金镶玉,极尽奢侈。
离开瞻园不久,胖员外就掀开轿帘,对外面的亲随问道:
“都安排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