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1章 微澜渐起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89更新时间:2025-03-24 09:17:56
午后阳光正好,关帝庙前的大榕树下,一如既往的聚满了人。
江夫子穿着一身簇新的青色澜杉,捧着一张报纸: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这是大明时报上,连载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今日正好讲到“五丈原丞相归天”的段落。
周围数百听众,人人唏嘘,有些眼睛的,早已泪流满面。
一向以文人自居的江夫子,更是发了癔症一般,反反复复地念: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不数次之后,更是痛心疾首,以拳捶胸:
“为什么啊?为什么诸葛丞相救不得大汉,非要让曹操这样的奸贼篡了大汉江山?”
江小鱼早有准备,赶忙抢上前来,一把夺了报纸,在江夫子耳朵边大喊一声:
“爹啊,你读报就好好读报,若是继续发癫,丢了这么好的差事是小,辜负了陛下对你的信重如何得了?”
这话果然有效,刚刚还有些癫狂的江夫子,没多久就清醒了过来,开始向众人讲述自己的点评:
“这三国人物中,最忠义的便是关圣帝君,但老夫最崇敬的,还是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丞相一生的写照。”
“可见做人呢,还是要秉持忠义,如关圣帝君与诸葛丞相这样,都能流芳百世。反之如曹贼、吕布之流,各个都留下了千古骂名……”
像江夫子这样,从读报员里脱颖而出的人还不少,每当大明时报发行,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
他们带着报纸,穿梭在徐州的大街小巷中,按时来到各个街坊们约定俗成的聚集点,向广大市民宣读报纸中的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通俗演义故事,又或者市井传闻。
讲完之后,还要加上各种官方点评,类似于后世报纸上的“编者按”。
其他人或许不清楚,来自后世的朱友健可太明白舆论宣传的厉害了。
就比如鱿鱼的洗白之路,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在全世界范围内,他们的言论都代表着绝对的ZZZZ。
后世满清能快速占据全国,背叛大明、卖身投靠的汉奸犬儒们绝对功不可没。
既然早知道他们的危害,朱友健又怎么会不早做应对?
办报纸争夺话语权,就是朱友健的妙手。
而数十个宣讲员,更是将朱友健的想法,在不经意间,飞速传播至徐州城内的各个角落。
朱友健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个月一百多两银子的开销。
花费又小,效果又好,简直赢麻了!
江夫子读完今日的报纸,还有些意犹未尽。
但江小鱼却不给他机会,手脚麻利的收起报纸和其他杂物,一边还小嘴叭叭的跟众人告别:
“孙里正,各位叔叔伯伯,今日就到此为止了,下次请早啊!”
大家下午都还有活要干,各自都三三两两的散了开去。
唯有里正孙德礼,一反常态的等在边上,见人走散的差不多了,才拉住江夫子,小声说道:
“江夫子,你上次不是说,朝廷有交代,要时刻关注里坊内不寻常的人和事么?”
原本有些恹恹地江夫子,立马来了精神,反手抓住孙德礼,忙不迭的追问:
“怎么?有什么不正常的吗?”
孙德礼也不好拉扯,继续小声说道:
“咱们关帝庙这一带,都是些勤恳老实的百姓,也就陈三他们一群老鼠屎。前段时间,陈三不是被抓去服劳役了么?不知怎的,这两日他居然回来了,而且,他们家居然还吃上肉了。”
原本按照朱友健的想法,像是那些城狐社鼠、地痞流氓,这种危害社会的渣渣,最好是丢到各个窑场内去服劳役服到死最好。
奈何这是人情社会,即便是这样的臭虫,也是有家人亲朋的。
只是抓去服一段时间的劳役还好,时间一长,还是会让百姓不满的。
这也使得陈三这些为恶不深的家伙,只服了三个月的劳役,就被放了出来。
原本这事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但是,服劳役是无偿的,也就是说没有工钱的。
这种做法在现代,肯定要被骂上热搜。
可在大明,却是再正常不过。
让街坊们奇怪的是,陈三家里居然开始隔三差五的吃上肉了!
这就很离谱了!
尽管朱友健到徐州之后,一直很重视民生,还按照后世的思想,大力发展场矿工业,制造就业,安置南迁百姓,极大的刺激了徐州的经济。
但是,即便是场矿上的工人,也做不到隔三差五的吃肉。
在一个经常闹饥荒的时代,肉食一向都是奢侈品,否则也不会有那句流传后世的“肉食者鄙”了。
孙德礼听到不止一个人说,立即引起重视,亲自去验证过之后,他并有声张,而是乘着今日读报,告诉了宣讲员江夫子。
江夫子问清楚之后,也不敢怠慢,连家都没回,就带着江小鱼,急匆匆的赶到报社,将此事上报。
短短半个时辰之后,江夫子的报告就出现在陈默的手中。
有鉴于需求的扩大,朱友健终于还是将亲卫百户,从御林新军中分拆了出来。
原本他想取个新名字的,奈何陈默等人对“西爱诶”什么的都难以接受,索性仍然叫“锦衣卫”,任由陈默负责。
考虑到提拔不能太快,也只是任命陈默为锦衣卫千户。
陈默归拢之后,急忙求见。
“你是说,最少有三十几个无业游民,突然间就发了财?”
朱友健看着奏报,有些好笑:
陈三、张九、刘麻子……
这都是些什么样的奇葩玩意?
也不知道是哪方面的敌人,事情做得也太糙了吧?
陈默先是将下面的发现禀报清楚,然后才说起自己的想法:
“陛下,以臣之见,怕是又有人想散布谣言。”
朱友健不在意地笑了笑:
“猜来猜去干嘛?直接把人抓起来问一遍不就是了!对了,记得留几个尾巴,看看能不能把背后的人给钓出来。”
陈默答应一声,正要告退,就看见两位大学士匆匆而来:
“陛下,城中有人传言,说是多尔衮已经册封郑芝龙为水师大都督,即日就要北上攻打南京!”
朱友健一愣,然后就与陈默面面相觑:
这流言,这么快就传播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