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0章 匠户的春天(下)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64更新时间:2025-02-27 21:39:14
“我的天爷爷,最少五两的月俸?”
“这也太高了吧,往前头数三十年,年景还太平的时候,咱们做匠户的也没几个赚得到这么多钱。”
“不仅月俸高,还把吃住都给包了,这岂不是纯赚五两?”
“我要是能选上就好了,这一年下来最少能存个五十两,都够我回老家买上几亩好地了。”
“就你那技术也敢妄想?要选也得是选老根叔这样技艺高超的老手。”
……
匠户们议论纷纷,一个个都摩拳擦掌,两眼放光,不管手艺高低,显然对这么高待遇的工作都有想法。
好在大家都知道,皇帝就在前方,谁也不敢放肆,就是再兴奋,说话的声音也都刻意压低。
是以场中说话的人虽多,但也并不是很吵闹。
一看到皇帝挥手示意,众人的议论声迅速平息下来。
朱友健见状,笑着说道:
“这么高的待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的,那必须是技术最好,最肯下功夫钻研的人才有这个资格。”
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匠户们纷纷点头认可。
朱友健看了一眼田广,后者会意,马上高声道:
“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的人,都到本官这里来报名!”
匠户们虽然心动,但真到这时候,却都不约而同的犹豫了。
这些匠户基本上都是从北方逃难来的,刚抵达徐州没多久。
虽说平时接触到的人,都夸皇帝是好皇帝,言之凿凿的表示皇帝做事的信用极好。
但众人以前都被官吏坑怕,有所迟疑也是在所难免。
匠户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都希望有其他人能够身先士卒。
眼看着就要冷场了,田广顿时有些急,赶紧说道:
“研究所的名额可是有限的,第一批只要三十人,先到先得啊!”
才三十个人?
匠户们平时在一起生活,可是知道光这一个安置点,就有几千工匠。
若是只要三十人的话,岂不是百里挑一?
这下急的就是匠户们了。
好些个知道自己没戏的年轻工匠,也纷纷催促自己的长辈:
“爹,你赶紧去报名啊,错过了这机会多可惜。”
“师傅师傅,你技术这么好,可别被那些技术不如你的人抢了位置。”
“老根叔,那可是五两银子的月俸,还包吃住呢。你就不为自己想想,也为我婶子想想啊,有了钱不是可以去那个什么卫生局看看?”
……
那些手艺好的老匠人本就心动,再被周围的人一鼓动,顺势就走了出来。
尤其是看到报名的人多,后面的人越发焦急起来。
好在田广知道皇帝重视此事,事先准备的极为充分,既有足够的文书负责登记,也有大量的军士维护秩序。
看着井然有序的场面,朱慈炯有些不明所以。
在他看来,招募一些技艺高超的匠户并不是什么大事,根本没必要让皇帝和皇子一起到场。
朱友健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笑着问道:
“是不是觉得朕小题大做?”
朱慈炤小脸一红,被说破了心思有些羞窘,赶紧否认:
“儿臣不敢。”
朱友健玩味的笑了笑:
“不敢?那就是有这样的想法了。”
朱慈炤被说的挠头,只能尬笑以对。
朱友健的神色却变得严肃起来,放低声音道:
“傻孩子!咱们现在还能依靠谁?大明的士人一直都和咱们老朱家不是一条心,现在就连养了两三百年的勋贵都生出了异心。”
南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早有密探飞马急报。
对于永王这个弟弟的遭遇,朱慈炯是既庆幸,又愤怒。
庆幸是当初父皇派去南京的不是他,愤怒则是因为南京城里的那些权贵,越来越无法无天。
永王朱慈炤在南京的日子,简直可以用水深火热的来形容。
朱友健又道:
“建虏兵锋凶悍,大明却有缺乏能战的军队,如之奈何?”
这话似乎是在问朱慈炯,又似乎是自问自答,朱友健再道:
“当然是训练一批,能够快速成型,又能有战斗力的军队了。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就是十个换一个,耗也把建虏耗死了。”
朱慈炯顿时了然,但还有些疑问:
“只靠这些工匠,如何挡得住建虏?”
朱友健嘿嘿一笑:
“现在的这些工匠当然不行,但若是能造出杀伤力更远更强的火器,建虏的铁骑就是狗屁!”
朱慈炯最近几乎每日都要随驾去巡营,对军中之事并不是一无所知。
尤其是组建“训练营”之后,朱友健经常在亲自授课时,做一些启发性的教学。
如今建虏是大明最大的威胁,朱友健就多次提出过问题:
该如何应对建虏的铁骑!
训练营的成员,既有投笔从戎的热血书生,也有军中训练成绩优异的军士。
众人在朱友健的鼓励下畅所欲言,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设想。
但其中最得众人认同的,反而是朱友健提出的观点:
装备足够多射速更快、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的火器!
再联系到今日,朱友健特意带他来看工匠的选拔,朱慈炯心中一跳,小心而又兴奋的问道:
“莫非父皇已有所得?”
朱友健赞许的点点头,小声说道:
“有没有效果,最后还要看能不能先把东西做出来。”
听完朱友健的描述,朱慈炯都开始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就能当场做出来了。
父子两说着悄悄话,下面的报名已经接近尾声了。
匠户们本来就地位低,习惯了谨小慎微的生存原则,没两把刷子的人,根本不敢冒头,生怕惹来大祸。
敢于报名登记的,无一不是有着数十年手艺的老师傅。
田广很快将报名情况汇总,第一时间送到朱友健的面前来。
朱友健特意将朱慈炯叫过来,对着田广说道:
“选人的第一原则,必须是家庭美满,愿意入住营区的人,技艺什么的可以暂时放在第二位。”
田广答应一声,飞快的将那些“家庭情况”一栏中,标记着“单身”或者“无子孙”的挑出来。
最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百多份了。
朱友健再次检查了一遍,这才满意的下令:
“去准备张榜吧,通知这些人明日到研究所去比试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