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99章 郭升求援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75更新时间:2025-02-11 21:39:14

因为朱友健的介入,大顺被挡在了天津以北。

连带着南路山东的进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原本快速掌握的鲁北地带,依旧名义上掌握在大明朝廷的手中。

这也就造成了,原本历史上4月份就进入德州的郭升部,如今还滞留在运河对岸的景州。

这固然让郭升所部难以寸进,受到了李自成的斥责。

但好处就是,停留在景州的这段时间,郭升的三万人马,在吸收了各地的流民之后,膨胀到了十万大军。

在京师开始拷饷之后,这十万人四处出击,几乎将包括景州在内的附近州县搜刮一空。

除了向京师上缴部分之外,郭升部还在景州、深州、故城、东光、献县、盐山等地,共囤积粮草六十多万石。

因为郭升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各军将士私下瓜分的金银无数。

即便是最底层的军士,也在这一轮搜刮当中,最少分到了十几两银子。

在看得见的好处之下,郭升所部十万大军的士气空前高涨。

军中上下,对一河之隔的德州更是垂涎三尺。

与作为运河枢纽之地的德州相比,景州等中县、下州的富庶程度根本无法相比。

因此,从最底层的小卒到郭升本人,一直都在觊觎着德州的财富。

只不过因为运河的阻隔,水师力量又一直是大顺的弱势,这才不得不暂且放下贪心。

等到山海关大败,京师弃守,原本高歌猛进的大顺,突然间就陷入颓势。

不仅各地降服的明朝官吏反叛,就是军中内部也变得人心惶惶。

反倒是郭升所部,由于被堵在景州一带,反而积聚实力,军威雄壮,让周遭地区的敌对势力都不敢冒头,不得不暂避锋芒。

但也因此,让郭升部不敢觊觎德州,反而开始收缩兵力,紧固防线。

如此一来,郭升也不得不彻底放弃德州,只能望河兴叹。

而随着李自成在北路退往山西,南路退回河南,位于景州一带的郭升部,陡然变得重要起来。

此时的郭升,早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满清的压力。

虽说满洲八旗入京师后,忙于争权夺利,争夺京师内的钱财、宅院和商铺,忙着在顺天府一带跑马圈地。

但是满清的兵锋并未止步。

那些被排挤出京师的汉八旗、蒙八旗,乃至于忠心于豪格的正蓝旗各部,都被委以“重任”,不断的在顺天府周边出兵劫掠。

郭升所部占据的景州,东北方向的献县、青县都先后弃守,慢慢的收拢败兵,在东光、武邑、深州一线与满清相持。

但是,郭升深知,他手下的十万大军,根本不足与凭峙。

想想也知道,李自成的十六万精锐,都在一片石大败于满清。

他郭升三个月时间,纠集起来的十万乌合之众,又怎么会是兵锋正锐的满清对手?

心急火燎的郭升,陡然间收到消息:

李岩所部,居然在天津打退了满清定国大将军多铎的进攻,并且全身而退,在德州站稳了脚跟。

深感孤木难支的郭升,马上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数日后,李岩就见到了郭升的使者。

一看,熟人。

李岩不由笑了:

“竟是吴兄?一别经年,不意竟在今日重逢。”

堂前的吴征一脸的苦笑,深揖及地后便开始告饶:

“属下惭愧,不能在制将军蒙冤时施以援手,如今却要厚颜登门,请李将军看在往日情义上,不计前嫌,施以援手。”

李岩一怔,暗自诧异。

他可是知道,郭升此人在顺军内部名声不显,实则是个心高气傲之人。

一同面见使者的红娘子,却是勃然大怒:

“当初在南阳,郭大头作战不力,是我夫君为他求情才免于责罚。可是后来呢?郭大头是怎么做的?”

吴征与阎杰相视苦笑,竟是一起曲身下拜,对着李岩行了个大礼。

当时李岩被排挤出京师,被打发去攻打天津时,郭升统军三万,就在相距不远的霸州。

若是郭升肯仗义执言,李岩绝不至于孤身上任。

但凡郭升念一点旧情,都会派一部人马去支援李岩,这样也就没有后来被白鸣鹤、吴胖子之流夺权的事了。

当初李岩落难,郭升坐视不管。

现在郭升自己顶不住压力,又来向李岩求援。

这也难怪红娘子发火,吴征、阎杰这两老熟人惭愧了。

李岩终究不忍故人为难,叹息一声道:

“两位何必如此?若是事有不济,我这里总归有你们一碗饭吃。”

对于郭升的求援,李岩闭口不谈,实际就等于是表明了态度。

两人都信得过李岩,知道他言出必践。

可是他们两有了地方可去,景州那里的十万顺军就处境不妙了。

两人还待继续恳求,李岩却已经起身:

“两位都是老友,来到我这里,总要先喝上一杯接风酒。”

红娘子也收了方才的怒气,板着脸道:

“酒菜已经准备好了,两位贵客这边请。”

德州作为运河沿线大城,一向繁华富庶,酒楼歌舞也是北方一绝。

李岩夫妇二人布置的酒菜极好,堪称色香味俱全,可吴、阎二人却心事重重,味同嚼蜡。

他们身负使命,哪有心思喝酒?

可不管他们怎么努力,想将话题引向求援,都会被李岩轻描淡写的敷衍过去。

到了后来,下了值的李牟赶来,更是嚷嚷着不醉不休,三不五下的,就将两人统统灌醉了。

李岩这才放下酒盏,与红娘子相视而笑。

红娘子还有些担心,不自觉地问道:

“相公,我们如此做,真的合适么?”

李岩也有些无奈,一摊手道:

“不然又能如何?别的不说,若是郭大头提起,我们该以何种名义自处?”

红娘子顿时沉默了,未几便气道:

“朱家小儿恁地不靠谱!当初还信誓旦旦,说要劝说皇帝将我们夫妇诏安,到现在一月过去,却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她哪里知道,朱慈炯为了此事,再三向朱友健哀求,却被果断拒绝。

几次之后,更是惹的朱友健呷醋,罚了那傻小子去抄《孝经》。

李岩倒是隐约有所猜测,不无苦笑道:

“这谁知道呢?怕是咱们哪位陛下,另有安排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