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79章 战事的开端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76更新时间:2025-02-01 21:34:14

看到阮大铖眼中的嘲弄,韩赞周突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不等他想出办法阻止,阮大铖就抢先说道:

“为殿下安危着想,也为了大明江山稳固,本官觉得,永王殿下除了要学圣贤文章外,还要修习军备武略,以备不时之需。”

韩赞周听到这话,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若不是理智尚在,他都恨不得把手指头戳在徐文爵的肥脸上质问:

“这就是你给永王殿下挑的武略师傅?”

魏国公府权势滔天,这是南京人的共识。

魏国公各个都是草包,这是天下的共知。

——徐达不算,他老人家是中山王!

最有名的,当属嘉靖朝的魏国公徐鹏举。

据说这位老兄出生前,其母梦见金翅大鹏飞过,与宋朝时的岳飞一样。

因此,他老子给他取名字的时候,毫不客气的把岳爷爷的字拿来就用,寄希望于他能成长成岳爷爷那样的名将,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

谁知道徐鹏举名号大的吓人,本事稀松的同样吓人。

平时克扣太狠,把南京城内的振武营给逼反了。

结果徐鹏举处置不当,不但没能平定乱子,还把自己搭了进去,被一群乱兵给俘虏了。

整个魏国公府脸面丢尽,整个天下也是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名将?

中流砥柱?

就这?

气急败坏的嘉靖皇帝,差点想把徐鹏举给砍了,虽然被人劝住了,但还是没忍住,夺了徐鹏举的南京守备,直到嘉靖十七年才得以继续担任南京守备。

与徐鹏举相比,后来的徐家子孙,就没一个成器的。

贪污受贿喝兵血,他们在行;

相互勾结挖大明墙角,他们在行;

至于军备武略?

别逗了!

别说让他们带兵打仗了,就是操练点兵都要靠手底下的人帮忙,才能糊弄过去。

与韩赞周的惊怒不同,本来有些无措的徐文爵,却是大喜过望,还大言不惭的叫道:

“不错不错!整个天下,除了本世子,还有谁有资格担任永王小殿下的武略老师?”

这一句话,把屋里其他人恶心的够呛。

可偏偏,却无人出言反驳。

韩赞周是顾略重重,不敢得罪魏国公府;阮大铖同样得罪不起,同时又需要有个草包衬托自己。

于是,大明最废柴的勋贵,担任永王的武略老师一事,就这么草率而荒谬的达成了。

于此同时,韩赞周心底疑窦暗生。

他可是知道,魏国公府是最希望扶持潞王登基的,这位小公爷还“纡尊降贵”,亲自去拜望过寄居在南京的潞王朱常淓呢。

哦,对了,福王与潞王就住在东苑,与西苑遥遥相对,两处园子如今都是魏国公府的产业。

当初还是徐文爵,想要拉近与潞王的关系,所以才大方的腾出东苑,请潞王入住。

按理说,魏国公府在潞王身上下了重注,却被永王破坏了他们的打算,以徐文爵的性子,应该气急败坏才对。

别说亲自担任永王的老师了,不暗地里动手,弄死永王就不错了。

“这里面,一定发生了什么咱家不知道的事情!”

韩赞周的疑虑并没有持续太久,他陪着徐文爵、阮大铖,一起拜见过永王殿下,并且商议好日后的课程之后,就将两人送出了西苑。

韩赞周刚回自己的居所,就看见李国辅像只兴奋的老鼠一样,来来回回不停的在他门前打转。

韩赞周有些不喜,出言斥道:

“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

李国辅满脸涨红,眼睛亮得吓人,压低声音道:

“义父!出大事了!陛下在报纸上昭告天下,他将亲率定王镇守徐州。”

韩赞周有些不以为然,嗤笑一声:

“他还曾经亲自镇守过京师呢。”

这话多少有点大逆不道,李国辅却恍若未闻一般,猛地揪住韩赞周的袖子:

“义父,这不是重点啊!”

韩赞周挣了挣没挣脱,有点不耐烦的问:

“那重点是什么?”

李国辅满脸病态的潮红:

“重点是,陛下定了序位!他在昭告中,明确他死之后,由定王继位;定王之后,由永王继位……”

原本还不耐烦的韩赞周猛地一震,反手扣住李国辅手腕:

“你说什么?”

李国辅兴奋地直点头:

“没错,就是永王!”

韩赞周这才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砰砰乱跳。

两父子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什么意思,两人都心知肚明。

做太监的,谁心底不羡慕汉唐时期的那些老前辈啊?

好一会,韩赞周才稳住自己的气息,正要交代李国辅稳重些,猛然想到徐文爵,顿时破口大骂:

“难怪徐家的小杂种上赶着来找殿下,感情是也收到了消息!”

……

南京城内,收到这份昭告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消息也不出意料开始快速扩散。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原本门可罗雀的西苑,现在开始变得车水马龙,每天从早到晚,都有无数的人前来拜见永王殿下。

虽说韩赞周与徐文爵联手,将绝大多数人都挡了回去,但也有些人,是他们挡不住的。

比如同居一城的马士英、钱谦益、史可法,还有从庐州匆匆快马加鞭,匆匆赶回来的卢九德!

于是,在数天的争吵之后,永王府的官职被迅速瓜分一空,永王的老师也增加了好几位。

此时的钱谦益,还不是那个“头皮痒”、“水太凉”的天下笑柄,曾经担任礼部侍郎的老钱当仁不让,堂而皇之的让永王拜了师。

除此之外,南京城里的重臣史可法、吕大器等,也都兼了永王老师的身份。

阮大铖就比较倒霉,若不是好友马士英据理力争,他都差点保不住这个名分。

倒是徐文爵的武略老师十分牢靠,除了多了几个南京城里的勋贵以外,也没人敢提剥夺他这层身份。

再就是韩赞周与卢九德,两人同入永王府效力,就连永王殿下对他们的称呼,也都改成了“韩伴伴”和“卢伴伴”。

就在南京城内,因为永王的到来闹出一地鸡毛的时候,七百里之外的徐州城却是一片肃杀。

西城外的大校场内,朱友健高居点将台上,对着台下数万将士高声训话:

“将士们!太平的好日子,到头了!建虏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