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77章 一地鸡毛(上)

第177章 一地鸡毛(上)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65更新时间:2025-01-31 21:04:14

永乐十八年,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自那以后,大明便开启了南北两京并存的格局。

两百多年后,永王朱慈炤奉皇命南下,坐镇南京。

有韩赞周这个镇守太监在,永王的饮食起居一切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比之此前数月来回奔波,上顿吃完不知道下顿吃啥的时候强多了。

朱慈炤没那么重的心思,很快就沉溺于韩赞周安排的安逸生活当中,小脸上也慢慢的有了血色,不再像个流民似的惨白惨白的。

这小娃子倒是乐呵了,可阮大铖都要急死了。

作为永王长史,朱慈炤的老师,他是有责任管教永王,不使之耽于享乐的。

虽说太平时节,王爷们都疏于管教,王爷们的老师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甚至是乐得清闲——反正大明朝的王爷,都是养猪。

可时移世易,现在是什么时候?

阮大铖着急上火,可就是没什么机会。

韩赞周镇守南京多年,早就在这边结下了盘根错节的势力。

昨日接到永王,发现这小鬼更好控制之后,立马抛弃了与其他人勾结,扶持潞王的打算。

至于,为什么不扶持福王?

多简单啊!大头巾们怕被报复啊!

万历朝时,正是他们连续三十年不间断的群起而攻,阻止了万历皇帝将皇位传给福王。

结果福王就藩后,他们又在封地、年收等各种问题上,明里暗里的刁难、贪渎、克扣,侵占福王府的资产。

而福王府却奈何不得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栽。

更何况,三年前洛阳陷落,老福王被李自成一锅烩了,做成了福禄羹,与众将分食。

老福王死的如此惨烈,谁敢保证小福王不会怀恨在心?

同样的道理,这些人也没少祸害崇祯皇帝。

当得知京师陷落,崇祯殉国时,不知道多少人躲在暗地里弹冠相庆。

然后这些人就快快乐乐的凑到一起,开开心心的准备拥立新君。

拥立之功,又叫“定策”,是把武夫打压下去之后,最大的功劳。

谁曾想,才没高兴几天,北方就传来消息,皇帝没死!

这可把南方这群人恶心的够呛,还不等他们搞出什么阴谋诡计呢,北方又传来“假皇帝”的传闻。

这些狗东西简直是如获至宝,无数的阴谋诡计开始酝酿。

虽然他们不知道是谁在传播这个消息,也不确定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但不妨碍他们借此为自己谋利。

没想到徐州的朱友健,反手就给了他们一巴掌,直接把永王派到南京来了。

这一招简直是神来之笔,堪称光明正大的阳谋,让所有的算计都变得苍白无力。

南京城内,原本抱成一团的各方势力,马上就因为永王的到来,变得四分五裂。

原本摇摆不定的韩赞周,看准机会之后,果断将永王攥在手中,不肯让朱慈炤和其他人接触。

南京城作为留都,洪武爷时建造的宫城尚在。

韩赞周本想将春和宫清理出来,请永王住进去。

结果阮大铖当即反对,并言明这是太子的居所。

朱慈炤年纪尚小,又非嫡出,根本不敢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马上吓的摇头拒绝。

韩赞周被坏了好事,越发深恨阮大铖。

但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只能无奈的将永王安置到西苑去。

就这,还是韩赞周舍了老脸,亲自去魏国公府求来的。

有人就会奇怪了,西苑不该是皇城之内吗,怎么要去求魏国公府?

这是因为,有明一朝,魏国公府的底盘一直在扩张,不仅住进了原来的吴王府,改成了瞻园,还把东苑和西苑,也都圈进了国公府内。

西苑本就是皇宫的一角,被徐家得了去之后,更是大加改造,使得封闭性更强。

永王住进去之后,韩赞周更是派出心腹,将这里守卫的密不透风,阮大铖如何能进的去?

守门的人,是韩赞周的义子李国辅。

此人也是个大太监,在京师时,曾获授御马监。

后来韩赞周失势,他也跟着被扫地出门,赶到南京来了。

李国辅知道,义父深恨阮大铖,当然不会与他客气,把人堵在门外不说,还出言讥讽:

“哟呵,这不是天究星没遮拦么?怎么现在如此狼狈?”

阮大铖气得满脸涨红,恨不得撕这死阉人的臭嘴。

这天究星没遮拦,可不是水浒里的梁山好汉穆弘。

当年东林势大,遍及整个朝廷,魏忠贤刚掌权时,都不得不退避三舍。

时人更是编纂出《东林点将录》,以梁山一百零八将来对照东林党中的佼佼者。

阮大铖当时还是东林的后起之秀,位列《东林点将录》中,对照的正是天究星、没遮拦。

李国辅如此称呼,可不是在拍阮大铖的马屁,而是在戳他的痛脚。

因为《东林点将录》一出,东林党内的矛盾就被激化了,阮大铖也很快被人算计,背弃东林而投奔阉党。

阮大铖怒极,但为了见到永王,他竟强忍了下来,装作没听到一般:

“本官忝为永王府长史,李公公将我阻拦在外,怕是不妥吧?”

李国辅早有预料,一指身后的西苑,戏谑地问道:

“阮长史莫不是不识字?这里是西苑,可不是什么永王府,阮长史还会回你家王府去吧。”

朱慈炤刚到南京,鬼才会去给他建造什么永王府。

李国辅以此为借口来撵人,分明是在戏弄阮大铖,也根本就没打算让他进门。

阮大铖哪会不明白这一点?

他虽是品德低劣,智谋却是不缺的,遭此羞辱之后,阮大铖也并未纠缠,反而冷笑连连:

“好好好!好的很!”

阮大铖不再争辩,掉头就走。

李国辅看出不对,总觉得这家伙不应该这么轻易罢休才是。

他有点放心不下,赶忙给其他人打了个招呼,叮嘱他们一定要守好大门,这才进门去找韩赞周请教。

两人是父子关系,虽无血脉却有真父子之情。

韩赞周听闻之后,也不吝赐教,笑着说道:

“我本就没打算用这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能挡住其他人多久,倒是没想到,这阮集之心性与机变都不缺,难怪陛下会让殿下拜他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