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1章 永王的艰难之旅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124更新时间:2025-01-27 22:09:14
一番深谈,不止让朱慈炯眼界大开,看待问题的水平直线上升,更让父子二人的关系直线升温。
此前的朱慈炯,对于自己的父皇还有些疏离。
既有以前不亲近的原因,又隐隐有些埋怨他丢了京师,害死了母亲。
可这番深谈之后,朱慈炯明白,其实困在那个皇城内,在那些朝臣的层层包围中,想做好事情难如登天。
朱慈炯的心结一去,心底的隔阂自然消融。
再加上他本就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崇拜父亲的年岁,自然而然的就生出孺慕之心来。
朱友健也感觉出了小屁孩的心理变化,也乐见其成。
虽说不是亲生的,可谁愿意养个白眼狼?
再说了,他可是打算,等消灭建虏、平定内乱之后,就履行承诺,将皇位还给朱家人的。
而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朱慈炯。
若是两人关系紧张,朱友健还能放心的丢下皇位,去过自己的逍遥人生么?
在朱友健的有意宠溺下,父子俩的关系越发融洽。
徐州城里的二人父慈子孝时,应天府外的江浦驿内,朱慈焕也迎来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这事还要从永王南下说起。
当日姐弟三人在河西务钞关分别,定王与坤兴公主跟随李岩,去见证大明士绅卖国、孔氏降贼又降虏的无耻。
永王则由陈默护送至天津,而后登上水师的战船一路南下。
比之堵塞的运河水道,海运无论是速度还是运载量都远远胜出。
可惜,旧有的利益集团太大,崇祯皇帝想改漕运为海运,也只能收了沈廷扬的《海运书》。
然后就束之高阁,望洋兴叹。
而今天下大乱,京师都陷落了,暂时也无人会纠缠这点小事,是以永王朱慈焕仅仅用了十五天,就从松江府进长江,一路逆流而上,直达应天府……外的江浦驿。
之前的旅程一帆风顺,广阔的海景也让自小困在宫中的朱慈焕大开眼界。
但是,自从过了扬州府之后,沈家的一个管事登岸采买时,一不小心,把永王在船上的消息泄露了出去。
然后,这只船队的行程就变得艰难起来。
首先是各地的关卡,开始有意无意的刁难。
每到一地,必然有官兵截船检查,然后几个官兵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永王朱慈焕。
——就像动物园看猴那样。
几次之后,朱慈焕就无法忍受了,张红着小脸训斥那些无礼之人。
从那之后,这种无礼之事就没有了。
朱慈焕刚开始还沾沾自喜,可是当天晚上,飞驰而来的沈廷扬就带来了一个噩耗:
“如今全应天府的人,都在议论,说永王朱慈焕骄横跋扈,视军士如豚犬。”
朱慈焕小脸煞白,委屈的直抹眼泪:
“不是这样的,明明是那些人无礼在先,本王忍无可忍才出言训斥的。”
沈廷扬无奈至极,他难道不知道朱慈焕说的是事实?
可是百姓们不信啊!
在大头巾们年复一年的影响下,百姓们早就对大明的亲王形成了固定的印象:
骄横、跋扈、贪得无厌、混吃等死……
朱和猪,有时候在百姓们心底是划等号的。
更让沈廷扬愤怒的是,那些人下作无耻,把这种腌臜手段如此肆无忌惮的用在永王身上。
无端背上污名的朱慈焕,旅程越发艰难。
船上的管事去采买,都无人搭理。
但凡声音大一点,马上就有人跳出来,用夸张的声音,指责永王骄横跋扈,纵奴行凶。
有个沈家的管事不服气,与那些人争辩了几句,就被一群人一拥而上,打成重伤。
当地的衙役来了之后,更是不由分说,直接将那名管事拖走,至今还拘押在大牢之中。
沈廷扬四处奔走,却处处碰壁。
吃闭门羹都是轻的,各种冷嘲热讽更是层出不穷。
即便他们这一路憋屈、忍让,可到了江浦驿之后,他们的船就被早已等在这里的几条战船包夹,形同押送一般挡在江浦驿,不得再往应天府走半步。
朱慈焕本就年幼,十一岁的他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就是大人都受不了。
再加上这一路担惊受怕,很快就病倒了。
沈廷扬着急上火,想为永王寻医问药,结果也有人从中作梗。
开始时,有人说什么也不信,一口咬定在江浦驿不可能有人生病!
沈廷扬据理力争,对方却咬死一句话,不肯放行。
后来逼得没办法,沈廷扬将病重的朱慈炯抱出来,那人却看都不看,直接就是一句“永王还真会装病!”
沈廷扬知道没法善了,被迫组织船上的人,护着永王冲上岸。
结果满镇的郎中,不是闭门不见,就是看都不看就说治不了。
更离谱的是,镇上的巡检还带着一群巡丁,气势汹汹的要找沈廷扬的麻烦,威逼他交出“殴打官兵的凶手”。
沈廷扬急于为永王治病,本打算忍气吞声,先交一个家丁出去定罪。
哪知那巡检居然指着病恹恹的永王,污蔑他就是殴打官兵的凶手。
朱慈炯本就病重,当场就被气晕了过去。
这一下,沈廷扬忍无可忍,操起火铳,将那个嚣张跋扈的巡检一枪打翻。
早就怒火冲天的沈家家丁,也将那些只知道欺辱百姓的巡丁们打的落花流水。
发作过后,沈廷扬很快就冷静下来。
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召集所有的手下,浩浩荡荡的杀向江浦驿,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整个驿站攻下。
肥胖如猪的驿丞早就吓尿了,沈廷扬当众一审,他便交代:
有人发话,要让永王进不了应天府。
气急的沈廷扬将驿丞当众砍死,冲着驿站内外的人宣告:
若是永王殿下死在沈家人的船上,沈家人唯有出海为盗一条路,届时谁家的船也别想安生出海!
驿站里南来北往的人都有,少部分是官吏,大多是商贾,而这些商贾也都是背靠各地豪势之家的。
发生在驿站里的事情,根本没人遮掩的了。
许是背后的人,也知道事情闹大了,不用沈廷扬再去特意寻找,就有当地有名的郎中,自己找上门来给永王诊治。
至于被沈廷扬杀死的巡检和驿丞,这个时候根本没人提及。
就好像以前的事情并未发生,只是一场幻梦而已。
也是自那以后,永王得以住进江浦驿,在里面养病。
一直到今日,有人拿着中旨登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