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51章 意外收获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64更新时间:2025-01-10 20:29:15

我大明别的不多,就是有骨气!

即便是下九流的妓子,也不会自甘堕落、糟践自己去与红毛夷纠缠不清。

陈默也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羞愧,正要道歉时,却不想静怡姑娘又开口了:

“本姑娘倒是知道,这济南城中,谁与他们最亲近。”

陈默猛然抬头,大为意外。

这倒是个不折不扣的意外收获。

静怡姑娘嘴角弯弯,笑得像个偷鸡成功的小狐狸,嗲嗲的声音拖得老长:

“不过嘛……人家忧心陈郎,好像又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

陈默一阵无语,也是服了这小娘皮,索性说道:

“本官保证,此事成功之后,就带你去徐州,亲手将陈秀才交给你!”

静怡姑娘捂嘴窃笑,好半晌才努力控制住自己,又变得豪爽起来,拍着自己的小胸脯道:

“陈官人且在此等待,奴奴去去就来。”

为了找到旧情郎,这小娘皮是真的豁出去了,没多久就醉醺醺的回到自己的小花船上。

或许是喝多了酒的缘故,这小娘皮也变得放肆了许多,媚眼如丝的调笑起来:

“嘻嘻……陈官人,奴奴打听到了那些红毛夷的落脚地了,你该如何谢人家?”

谢你?

我卸你个螃蟹八条腿儿!

无端被调戏的陈默心中郁闷,黑着脸不说话,只定定地盯着对方。

静怡姑娘起初还不在意,后来就被看得心里发毛,马上就变老实了:

“其实这也要怪你们这些个做官的!若不是巡抚衙门里有人发话,伯鱼山庄也不该收纳这些个红毛夷才是。”

陈默不是济南人,不知道伯鱼山庄是哪里。

正要开口问时,静怡姑娘一脸不乐的叨叨:

“那可是孔圣人家的产业,用的是伯鱼老祖宗的名号呢!”

所谓的伯鱼老祖宗,是孔圣人的独子孔鲤,字伯鱼。

在山东地界,敢用这个名号的地方,那必然是曲阜孔家的产业,陈默心里顿时一动:

难道这事里面,也有孔家人的手尾?

这孔家人也未免太不安分了吧?

正哟继续追问,却发现静怡姑娘已经歪倒在香妃塌上,却是不胜酒力,已经醉倒了。

好在伯鱼山庄名气大,陈默也不愁找不到人打听。

他让花船上的老鸨过来会了账,就顺手从她口中问出了伯鱼山庄的位置。

好巧不巧的,老鸨居然还告诉他,说是最近几日伯鱼山庄都有文会,山东各地、乃至江南的才子佳人,有空的都会前往游玩。

陈默不由心中暗骂,这些混账东西,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了,还在醉生梦死。

果然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多打赏了老鸨一两碎银,陈默成功获得一辆代步的马车,晃晃悠悠的直奔城郊。

伯鱼山庄占地极大,方圆不下百亩,而且位置极佳,就在大明湖畔,又有河水溪流。

若是开垦出来,都是上好的水浇地。

偶有一些田亩,种也不是果腹的粮食瓜果,而是各种奇花异草,供贵人们随时欣赏。

这一次,陈默没有被人揭穿,借着“天津陈栩”的秀才名头,很容易就混进了庄子里。

此时的伯鱼山庄内,正是热闹的时候。

陈默刚进门,就听到一群人在那里喝彩:

“候兄的《超然楼记》大气磅礴,尽显家国之忧,以某观之,唯有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可堪比拟!”

“我倒是觉得,马公子的《天心水面亭记》,能与欧阳永叔的《醉翁亭记》不相上下。”

“非也非也,要说今天的文章,最好的还是李先生的《大明湖曲》,‘远看大明湖,近看明湖大’,你们看看,写的多好!”

……

超然楼与天心水面亭都在大明湖畔,这些文人士子聚在一起,少不得要吟诗作赋。

只不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最后谁也不服谁,唯有比拼谁的嗓门大,不一会就吵吵了起来。

陈默在边上听得满头黑线,虽说他读的书很少,但也听得出来好歹。

什么狗屁“远看大明湖,近看明湖大”?

这也能叫诗么?

陈默表面做倾听状,其实心里已经在作呕了。

要不是想打听消息,他才不会混到这些膏腴子弟中间来。

也不知是陈默的运气好,还是伯鱼山庄的人太大意。

陈默本来打算着,冒充一个爱好西学的秀才,好方便他打听那些红毛鬼的消息。

还没等他开口试探,就听见一个胖乎乎的家伙,一脸得意的从怀里掏出一物,向身边的朋友炫耀起来:

“这等宝物,你们可曾见过?”

陈默只看了一眼,就嗤之于鼻。

一个小小的火炮模型而已,有什么好稀奇的?

不过很快,陈默就感觉到不对!

虽说大明不但从佛郎机人那里,购买了一批火炮,还对之加以仿制,并命名为“红夷大炮”。

可在民间,许多人都对此极为不屑,士林中更是有不少人将之斥之为“奇技淫巧”。

这小胖子手里的火炮模型,有七寸大小,从筒壁到照门,无一不是惟妙惟肖,从头到尾还闪耀着迷人的黄色光芒。

要知道,在大明,黄铜的价格可是比等重的铜钱还贵!

一般的人家,就算有这么些黄铜,想要铸造出这样精巧的模型,根本没有这个技术和工匠。

陈默正惊疑不定时,就听胖子的一个朋友开始哈哈大笑:

“孔老九,你又偷你老子的宝贝了?”

周围的人顿时一阵哄笑,显然这个叫孔老九的,以前就有过类似的前科,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来。

孔老九胖脸涨的通红,愤愤不平的叫道:

“你们知道什么?这可是西洋奇珍,我听说最少能值五百两银子!”

虽说在坐的各位,大多数都是济南或附近的豪势之家的子弟,五百两银子并不放在眼里。

可这么一个小小物件,就值五百两,还是让众人感到好奇。

就在众人围拢上前,轮流把玩这个所谓的“西洋奇珍”时,陈默心里一动,顿时有了主意。

他故作感兴趣的样子,也围了上去。

等到轮到他把玩时,他却不屑一顾的冷笑一声:

“这算什么西洋奇珍?本公子家里,这种破烂货都是赏给下人,拿去换糖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