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迁转德州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123更新时间:2025-01-06 21:14:19
虽说过程有些“小小”的波折,原毓宗、娄光先等人最终还是成功见到了满清定国大将军多铎。
尽管伤势不轻,但这些人都很高兴,自以为顺应了时势,以后有的是数不清的荣华富贵。
包括多铎等满清将帅在内,他们所有人都不知道:
就在炮轰座船的闹剧上演时,三岔河口以南五里外的一处河湾处,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如同盯着猎物的猛兽一般蛰伏于此。
河湾附近,一颗十余丈高的大杨树上,李牟放下手中的千里镜,“呲溜”一路滑了下来。
“情形如何?”
树下等着的,除了李岩红娘子夫妇外,还有坤兴公主朱媺娖、定王朱慈炯姐弟。
听得李岩询问,李牟满脸敬服地点了点头:
“兄长所料不错,建虏果然有埋伏!而且还把殿下送出去的座船给打沉了。”
“便宜那些狗贼了!”
朱慈炯愤愤的骂了一句,心中犹自不平。
倒不是舍不得那条船,而是被哪些无耻之徒给气到了。
虽说他清楚之前都在演戏,可再怎么扮演,一番好意被人如此辜负,十几岁的少年能高兴才怪了。
李岩笑了笑,有意提点:
“殿下以为,该当如何应对?”
朱慈炯想了想,有些不情愿:
“难道,还要给那些狗贼立碑做传不成?”
李岩看着意气难消的少年,笑着说道:
“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殿下就没想过,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朱慈炯眉头紧蹙,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
他身边的 朱媺娖都替他着急,悄悄踩了他一脚之后,又指了指他本人。
朱慈炯这才恍然大悟,眼珠子滴溜溜的一转,马上露出一丝坏笑,很是兴奋的对朱媺娖道:
“阿姐,你帮我打扮打扮吧,看起来伤势越重越好!”
李岩哈哈大笑,心里满是干了坏事的雀跃。
现在他已经开始期待:
以后的大明太子,将来的大明皇帝是个腹黑、阴险的家伙,那天下一定会变得非常有趣。
不过,眼前的军情更重要。
他让李牟带着人,日夜不停监视,提防建虏的变动。
没想到半个时辰之后,李牟就匆匆来报:
“建虏大营在收拾物资,竟是准备拔营。”
按道理来说,作为一个成熟的将领,即便知道天津是空城,也该是先派精锐进城,控制四门之后,主力才会跟着进城。
多铎自小就被老奴带着上战场,在辽东也曾经让大明频频吃亏,不至于如此无智。
李岩心思一动,马上想到了之前白鸣鹤所说,李自成发给他的那条有些奇怪的军令。
“若我所料不错,应该是大顺有什么大动作,牵制了建虏的视线,看来一时半会,山东以南都是安稳的。”
对于李岩的判断,众人都十分信服。
只是准备了这么久,伏击建虏的计划却是落空了。
李岩见朱慈炯情绪似乎不高,温言安慰道:
“殿下舞勺之年,何必急于建功?更何况建虏强盛而大明式微,正该勤修内政,养精蓄锐,来日方能与建虏争长短。”
朱慈炯也意识到自己太急躁了,赶忙恭恭敬敬的行礼:
“先生教训的是,是我心急了。”
李岩心里对这个没有名分的学生越发满意,当下更是用心调教,谆谆教诲。
在李岩所部的暗中监视下,建虏大部果然拔营北走,印证了此前李岩的推测。
不过,剩下的一支三百多人的八旗精锐,却大张旗鼓,直奔天津。
如今天津空虚,若是误人阻止,这三百建虏会很快轻取天津。
李牟哪里按捺得住,极力请求要加速赶到建虏的必经之路上去,伏击这支猖狂的八旗骑兵。
李岩也有些意动,不过想想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还耐心的解释道:
“建虏已经有了提防,若是提前选好地利,伏击还有几分胜算。仓促追击,怕是所得有限。”
朱慈炯也点头道:
“我听说建虏凶残,若是受了挫折,又奈何不得我们,怕是会屠城泄愤。”
这是很有可能的,此前后金五次入关,也是一旦遇挫,动辄屠城。
而且天津已经被搬空,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建虏都搜刮不出多少好处。
与其滞留于此,不如早日南下,早做绸缪。
计议已定,船队即刻出发。
他们先是赶到静海的团泊,接上在此等候的白鸣鹤所部,然后一路南行,在第三日时抵达了运河重镇德州。
由于此前朱友健曾经在此驻晔,后续的搬迁计划中,南来北往的船只也没少在德州停留。
因此,德州上下对于李岩所部的到来,并没有太过惊奇。
只是,在得知定王殿下与坤兴公主都在船队中时,德州本地的官绅纷纷前来拜见。
其中最殷勤的,当属德州知府李大升。
此前朱友健路过时,这家伙心怀鬼胎,对李自成心存幻想,又因为自己的师爷背刺,让他觉得自己“恶了皇帝”。
所以才犹犹豫豫,一直没下定决心南行。
后来得知李自成在山海关大败,连京师都被建虏占了去,李大升这才后悔不迭。
现在得知定王在此,他哪里还会放过这个“良机”?
只是,让李大升没想到的是,德州城内,与他相同想法的人何其之多?
等李大升沐浴更衣完毕,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赶到码头拜见时,就看见整个码头外面塞满了车轿,全是来拜见定王的。
毕竟谁都知道,太子朱慈烺很有可能凶多吉少了。
那名皇嫡次子的定王,在这些家伙眼里,那是相当的炽手可热啊。
李大升又急又气,想发作将人轰走,又担心给定王留下不佳的印象。
就在他心浮气躁,强忍着性子等候时,前方却是一片哗然大作。
李大升大吃一惊,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这要是定王有什么三长两短,他这个德州知府就是第一个背锅之人。
想甩都甩不掉的那种。
李大升心急如焚,也顾不得许多,赶紧钻出轿子对外喝道:
“本官是德州知府李大升,都快让开!若是殿下出了什么事,本官为你们是问!”
虽说大明声威大挫,但父母官到底是父母官,其他人还是很给面子的,给李大升让出了一条路来。
不过,当李大升急吼吼的赶到前方时,就听见有人在义愤填膺地大喊:
“狗贼原毓宗!老夫与你势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