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放弃天津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085更新时间:2025-01-03 21:54:18
尽管白鸣鹤想抱一抱大明皇子的大腿,但朱慈炯的不客气,还是让他十分不悦。
好歹是为了留一份香火情,白鸣鹤勉强笑道:
“殿下言重了,虽说出了个内奸王杂毛,但我大顺在天津,依旧是固若金汤,鞑子若是再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回!”
这种自吹自擂的话,连好脾气的李岩都听得直皱眉头,更何况是年轻气盛的朱慈炯?
原本就不喜此人的朱慈炯,越发看人不顺眼,说话也越发不客气:
“就凭你们么?那你知不知道,若不是李先生组织船队,沿途袭扰,屡次截断建虏过河的企图,此时建虏大军早已兵临城下了么?”
这是不争的事实,白鸣鹤想狡辩都找不到借口,不由讪讪地说不出话来。
倒是跟在他身边的副将很不服气,强词夺理般狡辩:
“若不是你们把船都抢走,我们自己未必不能将建虏档在海河以北!对了,还有哪些大炮。”
朱慈炯目瞪口呆,他还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好像别人做的事情都是理所应该,他从来不会感激。
反而是觉得,别人的作为,是档了他的路,妨碍了他的发展,在他看来,同样的条件让他来他也能轻松做到一样。
就比如后世的三哥,除了找三嫂之外,就在这方面最积极也最为蜜汁自信。
李牟本就是个急性子,哪听得这种浑话,当即跳将出来,毫不客气的出言挖苦:
“要真在你们手里,怕是这个时候,早通过王杂毛的手,全部送到建虏手中去了吧?”
白鸣鹤老脸一红,有些羞恼。
他也没脸朝李牟发作,只能怒斥那个不懂事的副将:
“胡咧咧个甚呢?若不是殿下和李将军相助,咱这天津城早就丢了。”
那名副将还有些不服,但也不敢再呱噪。
李岩听出白鸣鹤的言下之意,只是觉得好笑。
这个时候了,还在担心这些有的没的,若是想要天津,李岩早就轻松入城了。
建虏会用细作收买,他又不是不会。
相反,建虏没有的船只水运能力,他现在可是强的很啊。
李岩也懒得计较这些小事,直接打破白鸣鹤的幻想:
“王杂毛私底下抢了几条船,现在都送到了建虏手中,上次的白甲兵,就是坐这些船过得河。”
白鸣鹤心中一惊,虽然他对此也早有预料,但真正在李岩口中得到确认,还是大失所望。
建虏有了船,就以为着有了过河的能力。
尽管运输能力弱,但总能让他们找到机会,一旦在南岸站稳了脚跟,后续的人马就会快速跟进。
那时候,对天津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就在白鸣鹤倍感沮丧的时候,李岩又开口道:
“而且,老白你没发现没,此前建虏出动的都是八旗兵,还有一部分一直都没照面。”
白鸣鹤脸色再变,带着几分不甘道:
“是孔友德这个狗贼的天佑军?”
李岩点点头,又说道:
“白甲兵败了这一阵,建虏不可能不报复。但最近几天,海河北岸的八旗游骑反而不像之前那样,每天都要试着趟一次河。”
“老白,以你看来,建虏的葫芦里,现在卖的是什么药?”
白鸣鹤默然片刻,苦笑着一拱手道:
“林泉兄,千错万错都是兄弟的错,以后如何行事,还请林泉兄示下。”
若说在此之前,白鸣鹤还心存侥幸,对大顺还有一丝期望。
然而,今日定王朱慈炯亲身冒险,所为何来?
白鸣鹤可不会自大到不知所以,也明白他们看中的是天津城中的顺军将士。
他可是知道,李岩现在有多缺人。
以当时顺军大败后的混乱和恐慌,数次表现出先见之明的李岩,只要振臂一呼,起码能卷走京师留守的三成人马。
或许是为了全旧日里的主从之谊,也或者是担心激怒李自成。
当日离开京师时,李岩只带走了红娘子的一部分旧部,并未在京师挖走顺军中的任何一人。
现在困在天津的这支顺军,说起来也算是李岩的旧部。
而且,李自成对这支军队并不如何重视,否则也不会让白鸣鹤放弃天津,去深州与郭升汇合。
虽然没有明言,但李自成的意思却很清楚,就是让白鸣鹤以后听从郭升的将令。
屈从于李岩,白鸣鹤尚且心有不满。
更何况是区区一个郭升!
好歹李岩也是制将军,郭升呢?
连襄阳二十六将都没排进去!
而且,从顺军席卷天下,到败退京师,前后不过四十几天。
白鸣鹤虽然算不上决定聪明,但也看出来,大顺前途未卜,李自成不是有为明君。
再加上天津已经被建虏包围,与顺军主力隔断开来。
多番比较之后,白鸣鹤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向南!
李岩见他识趣,也是松了一口气。
原本他都不打算亲自前来,是朱慈炯想要效仿皇帝,搭救天津城里的顺军将士。
为防止意外,李牟与叶凡都做足了准备。
所幸事情并未向最坏的方向发展,白鸣鹤也一如以往那样,做出了对他自己最有利的抉择。
朱慈炯顿时喜形于色,对白鸣鹤的态度也不似之前那么生硬,笑容也变得温和起来:
“白将军不必客气,父皇早有旨意,只要是抵御建虏的,都是大明忠良!他日本王面见父皇之后,定会为天津城内的诸位请功。”
有些事情,没必要刻意去提,就此揭过是最好的。
有了朱慈炯的这个承诺,白鸣鹤终于彻底放心,其余的顺军将士,也没人会再抵触。
不过,李岩并未做太大的调整,以往的顺军将校还是各领本部。
只要他们遵守将令,按计划行事,李岩也不急着对顺军内部干涉太多。
尽管如此,弃城南行还是造成了一些混乱。
有些顺军内部的老油条,死活不愿离开天津,毕竟他们进城之后,刚刚才拥有了现在的一切。
如今让他们全都放弃,肯定不会是人人都乐意。
至于以后建虏来了会怎样,这些人并不在乎。
在他们看来,给谁当顺民不是当?
以他们现在的“身家”,给建……大清当顺民,指不定还当的更有滋有味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也在打着小算盘,企图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