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傻子
书名: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作者名:权首本章字数:2113更新时间:2024-11-04 09:09:12
明末苛捐杂税之重,令人发指。
百姓们除了要缴纳最基础的皇粮国税,也就是所谓的“正项”之外,朝廷又先后加征三饷。
包括为平定建虏征收的“辽饷”,为剿灭流寇征收的“剿饷”,以及为增强九边练兵费用征收的“练饷”。
在税收的征收的过程中,贪官污吏们上下勾结,层层加码,层层扒皮。
原本不算高的税额,最终落到老百姓头上时,已经时让人无法承受的泰山之重。
崇祯年间本就天灾频发,粮产大幅下滑,甚至绝收。
百姓们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别说吃顿饱饭,到最后卖儿卖女犹自填不满贪官污吏们的催索。
不造反,完全活不下去,
在这种背景下,李岩向李自成献计,喊出“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轻而易举地赢得了民心。
红娘子原本是走江湖的卖艺人,见多了社会底层的悲惨,恨透了吃人的苛捐杂税,自然对“不纳粮”的口号双手欢迎。
若是以前,李岩或许还会为“不纳粮”的口号自得。
时移世易。
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如今大顺也已经攻入京师,似乎一统天下就在眼前。
同样的,新生的大顺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钱从哪里来。
这个时候,李岩早就意识到,要维持一个政权的运行,“不纳粮”是绝对行不通的。
若是其他人,李岩还能借故含糊过去。
可朱友健的追问,让李岩沉默了。
有时候,没有回答本身就时答案。
朱友健也不催促,反而微微一笑:
“区区一个天津,何须李将军出手?若朕所料不错,如今李将军该是已经恶了李闯吧?”
李岩心中再惊。
他确实是因屡次进言,惹怒了李自成。
但这件事情,就是大顺内部也没几个人知道,如今已经崩盘的大明一片混乱,根本不可能探听到这种机密才对。
李岩惊疑不定时,红娘子却怒了:
“你这昏君,到底想说什么?我家相公深得闯王信重,可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挑唆的。”
深得信重?
以前的李自成还差不多!
现在的李自成,早就被接连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变成了一个刚愎自用的独夫。
这些可都是写在历史书上的。
朱友健没有做无意义的争论,反而神情恳切的说道:
“以李将军的眼光,肯定能看出来自关外的威胁。朕以为,将来祸乱大明江山者,非建虏莫属。”
“相信李将军,早就提醒过李闯了,如今将军被大材小用,打发到天津来,怕是也与此事有关。”
李岩与红娘子面面相觑,相顾凛然。
因为事情正如朱友健所言,几乎分毫不差。
李岩先是劝李自成善待大明降臣,并从中捡拔贤良之才,被拒绝后,又因吴三桂家眷一事,与权将军刘宗敏交恶。
之后李岩发现,进入京师的大顺军纪败坏,经常进行集体性的洗劫。
李岩再次劝谏无果,已经惹得李自成老大不快。
再有其他人在李自成耳边进谗,更让李自成心中生厌。
最终,在针对关外建虏的问题上,李岩再次触怒李自成,于是就被李自成随意找了个借口,打发到天津来了。
如今这事居然被朱友健道破,李岩夫妇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朱友健心中有些可惜,以他现在亡国之君的身份,想招募李岩这样的大才,无疑是毫无说服力的。
因此,他也不急,先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再说。
“李将军不说,朕也能猜到。有识之人,都能预见建虏之害。若是李闯执迷不悟,这京师他取的快,丢的会更快!”
“若京师不守,天津卫又岂能独善其身?李将军,你我双方若是兵戎先见,最后反倒是要便宜了关外的鞑子!”
红娘子想不到这么深,直接被朱友健的分析惊出一身冷汗。
再看李岩时,发现他也神色凝重,显然朱友健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朱友健看得出来,李岩虽然已经“从贼”,但骨子里还是传统的读书人,于是又带着几分示弱:
“就当是为了天津卫的百姓,给朕半个月的时间撤离,如何?”
本就动摇的李岩再绷不住,赶紧应承下来:
“就依陛下所言!”
朱友健大喜,再次释放善意:
“如此,朕代天津父老多谢李将军!为表谢意,天津城内各衙门的粮草就赠予贵部了。”
李岩再次谢过,而后才辞别。
朱友健到底没忍心,在李岩出帐之前,突然问道:
“李将军可知道田丰?”
李岩身形一顿,最后却什么都没说,带着红娘子一起离开。
两人出了大帐,一路都没说话,不过目光却将周围的情形都看在眼中。
直到出了行营,红娘子才忍耐不住:
“相公,这昏君所言,靠得住么?”
李岩缓缓摇头,眼神示意后方的行营,压低声音问道:
“以娘子之见,此营该如何破?”
红娘子楞了半晌,才神情低落的答道:
“此处虽是草建,但形制规整、防卫严密,且士气高昂,非得有大军强攻数日不得破。”
李岩苦笑:
“可不是么,既然如此,他还有必要骗咱们么?”
红娘子一想也是,又忍不住问道:
“那他最后说的田什么是何用意?”
李岩一阵心烦,口中虽未回答,可心理却不免多想:
“闯王,会是袁绍么?唉,希望关外的鞑子晚些来才好!”
……
李岩夫妇离开后,侍卫在侧的陈默纳闷的问道:
“陛下所说的田丰,是被袁绍所杀的那个忠臣么?”
这段时间,朱友健一有空就去御林新军给军士们上课。
他也不说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讲故事一样,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明末风行的话本,挑选一些桥段与大家分享。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改造新军的思想。
朱友健正好讲过这一段,是以陈默有此疑问。
“还不错,倒是记得清楚?”
朱友健夸了一句,陈默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又问道:
“陛下的意思,李岩回去之后,也会被杀?”
朱友健摇摇头:
“以朕观之,李闯气量狭小,无容人之量,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李岩若是庸才也就罢了,可惜……”
陈默纳闷了:
“那李岩为何还要回去,他怕不是个傻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