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81章 牛犇事我如兄,我事你为父
书名:我李承乾,从当太子开始发癫!作者名:铁骑绕龙城本章字数:2089更新时间:2025-03-18 23:59:15
牛犇之死,李承乾自然也很痛心。
牛犇,尉迟宝琳,程怀亮哥仨个个对自己极为忠心,这毒杀拔灼之事,算算时间,发生在薛仁贵抵达灵州之前。
也就是说,牛犇应该就是受权万纪之计。
只不过当时朝廷要册封拔灼为汗,并准备放其离开灵州,故而派出了禁军,导致牛犇不好下手,又为了避免自己牵连家人,直接选择以身入局。
如此忠义刚烈,就算韦挺不提醒,自己也会好好安抚他的家人的。
韦挺拔李二的意思说过后,又突然提前另一件事。
“太子,陛下近来对李泰宠爱日增,前几日占城来使,送上一只象牙,陛下盛赞之后竟当着使者的面赏赐给李泰!此番太子出去,请务必小心谨慎,免得再惹祸上身。”
象牙?
象牙这东西,在大唐那也是难得的东西。
除了做成名贵饰品,最大的用途就是笏板,而谁家有一根笏板,那都是传家宝一样的东西。
这进献给李二的,更是象牙中的精品,而且意义也不一样。
李二把这东西送给李泰,某种意义上,就是把天下送给了李泰。
而当着使者坐做这种事,这使者回到占城后,势必会把这细节告诉占城国高层,民间一旦议论开大唐太子地位不稳,那对李承乾又是不小的影响。
李二作为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影响,但他就是要这样!
李承乾咬咬牙,对李二又增加了些许不满。
“行了,这些孤都记下了。你先离去,孤走后面,免得上头那位疑心。”
李承乾心里烦躁,也不想再听下去了。
韦挺笑笑,起身走了出去,到门口时,却突然停了下来,看看周围,眉头皱起。
“太子可知,先前李泰被囚于何处?”
李承乾闻言,顿时冷笑一声,指了指脚下:“还能是哪里?就是这里!”
韦挺抽了一口,随即重重的叹了口气:“太子,前途渺茫,务必小心啊!”
说着摇头晃脑走了出去。
显然韦挺已经看透了一些东西。
实际上,李承乾比他都看的透彻。
李百药闲来无事,这几日几乎都在里头陪着自己。
而李承乾也从他口中得知了一件事情。
关到李泰之前关押的地方,这就是李二特意交代的。
这操作,看似无从揣摩,但李承乾却不难猜测到一些李二的想法。
今日太子明日魏王。
李泰住的地方给你住了,那你太子住的地方是不是也能让李泰住住?
又或者,朕让你住哪就住哪,你的生死荣辱,都在朕的一念之间。
但总之,李二和自己的关系,由此更加撕裂,那所谓的父子深情,也终究因为权力而变成了猜疑。
稍有不慎,甚至直接就是生死仇敌。
“唉!”
李承乾叹了口气,心事重重的走了出来。
李百药还在外面和几个衙役扯淡,见他出来倒是笑脸迎上。
“太子,听说您自由了?”
“是啊,自由了……李大人,这几日多亏有你作伴,不然这地方倒还真是有些憋闷。”
“应该的,应该的。太子贤德,老臣能近身作伴,实在是荣幸之至!”
李承乾有些感慨。
自己在大臣们的心中,看起来来是真不赖。
然而这种情况,也确实会引起李二的猜疑。
这种事,换了自己也一样,毕竟人心隔肚皮,而且古往今来父子相残不在少数。
如今自己和李二在这个位置上,身处这等情形,这矛盾真是无可避免。
“如此,孤先告辞了。”
“太子走好,有空常来……老臣失言,太子莫怪。”
无视了李百药的尴尬,李承乾匆匆回了东宫。
和武媚娘阔别几日,倒是想了她的妩媚动人。
安顿好几个太子妃后,李承乾便借故思考,关起门来和武媚娘切磋武艺到半夜。
“太子,深更半夜怎么还不睡?”
半夜里,武媚娘昏昏沉沉的醒来,见李承乾挑灯坐在下面,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你睡你的,孤还有点事情要做。”
武媚娘见灯油少了,便披了纱裙下来添油,又见李承乾正在写信,也不避自己,武媚娘便多看了几眼。
然而看着看着,突然就心中一震。
牛犇事我如兄,我当事你为父!
这竟然是太子给牛进达的书信中所写的东西!
武媚娘看的感觉人生观都碎了。
太子,竟然把一个大将称作“父”!
虽然不知道牛犇为何人,又为太子做了什么,但是太子可是大唐储君,怎么能这样?
现在是太子的“父”,那将来还不成了太上皇?
牛家不得因这特别的宠爱而一家独大?
太子到底为何如此?
他就不怕被人笑话?
李承乾见武媚娘想的出神,这才突然想起来她在历史上可是最终成长为一代女皇的人物!
“媚娘,你先去睡!”
李承乾的声音不容质疑,武媚娘献上一个香吻后,倒也没敢纠缠。
然而躺下之后,武媚娘却辗转难眠,忍不住反复盘算自己的见闻。
身在东宫,虽然深得太子宠爱,但比从前都要寂寞乏味。
这里不敢和宫女交往太多,不敢走动,最痛苦的是,自打隐姓埋名以后,连家人都不敢联系了。
每日如此,武媚娘唯一能做的,看着有点意义的事情,基本就只有观摩李承乾,学习李承乾御下处事之道。
连李承乾都想不到,即便是自己,也在无意中影响到了武媚娘的成长。
……
太极宫。
太子李承乾给牛进达的书信才刚送出去,随即就到了李二手中。
“嗯?竟然认牛进达为父?简直有辱皇室威风!也就是他,换做其他皇子,哪个有他这般不讲究?便是拉拢人心,也用不着这样啊!”
摇摇头,李二脸上涌起明显的不屑。
这信的内容,自然写的感人肺腑,但也有拉拢牛进达的意思。
但李二对此却并不在意。
牛进达依旧要调往并州,无法继续执掌灵州兵马,区区一个武将,根本无法影响到什么。
如果去了并州他和太子交往过密,那还能继续把他调往其他地方。
总之,只要把牛进达调走,以后再怎么安排那都是很随意的事。
“有了这封信,灵州应该能尽快稳住局势!不过,高句丽今年怕是无法出兵……李恪这个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