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4章 萧瑀:我为陛下谋划!
书名:我李承乾,从当太子开始发癫!作者名:铁骑绕龙城本章字数:2052更新时间:2025-03-11 23:49:15
褚遂良致仕后,李二正愁自己少了个知心人,如今这萧瑀来的,岂不正合心意?
“萧瑀,你说的对,朕确实不该听人蛊惑,贸然外出围猎!看来,朕的身边,确实需要你这样的诤臣时时劝谏才是。”
李二这一声称赞,弄的房玄龄很是有些不自在。
这话说的,难道我房玄龄就不是诤臣了?
然而萧瑀大感受用,顿时得意的瞥了房玄龄一眼,不过却也没有再向房玄龄发难。
“陛下,臣还要回尚书省处理事务,就先走一步。”
房玄龄看这里也没自己什么事,便直接回了尚书省。
萧瑀几年不见李二,如今再见面,忍不住直吹自己在地方上的政绩,而在吹嘘过后,便把自己从民间听来的东西说给了李二。
“陛下,臣在外为官,屡屡听百姓说太子贤能,但却难容于陛下……”
李二闻声色变,恼火的看着萧瑀。
然而萧瑀却一点不惧。
“陛下,您别这样看臣,臣不吃这一套,您就杀了臣,臣也要说!臣请问陛下,您究竟想怎样?是不是真打算废了太子?”
李二咬牙道:“这是朕的家事,你不必知晓。”
“陛下此言差矣。太子乃储君,关乎天下人安危,这怎么能说是陛下的家事?何况,陛下不说,臣如何为陛下分忧?天下人都在议论,若臣不帮陛下,陛下就不怕发生不测,又或者被好事之人记入野史,流传于后世?”
李二咬牙默然一阵,微微摇头:“废太子?从前,或许真有过……然就当下来说,朕,也许并没有这个打算。”
萧瑀一听,顿时急了:“什么叫也许?陛下连自己的心意都不知道?”
李二斜了一眼:“朕,确实没定下决心。”
萧瑀扼腕叹气不止:“陛下,凡事犹豫不决,总是取祸之道,何况废立之事!陛下要立他为太子,就不该屡屡打压,陛下若要立他人为太子,就该立刻下旨!臣听说陛下数次刻意剪除太子羽翼,别说太子,便是臣,亦或是天下百姓,都有担忧恐惧之感!长此以往,太子必有自保之心,也自然要暗中积攒力量!假以时日,就怕惹出大祸!”
李二听的心中一阵烦躁,负手走来走去,眉头皱的厉害。
“说的轻巧!太子……太子毕竟是嫡长,又才气过人,英武不凡,甚至还颇善于拉拢人心!除了他,诸子之中,并无更合适的人继任大位!”
萧瑀眼神一闪:“原来,陛下真的想废了太子,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理由?”
“也不尽然如此。朕对太子,自然寄予厚望,又颇为疼爱,只是……只是唯恐太子心中对朕已有成见,若他继续担任太子,朕恐怕步了当年高祖的后尘啊!”
萧瑀愣了一阵,没想到李二竟然说这么明白。
现在他明白了李二的难处。
从前是真想废太子,多半是想立李泰。
但李泰自毁长城,无缘东宫,而李二和太子李承乾之间,却因此多了些隔阂。
也是从那时起,太子有了自己的根基。
如今李二不想也没有借口废了太子,但又担心太子发动政变,再上演当年的玄武门之变,把他给搞下去。
这就是骑虎难下,废也不是,不废又寝食难安。
自作孽啊……
“难怪陛下以各种手段打击太子势力!陛下这么做,倒也合情合理,只是……恕臣直言,陛下此举,势必要加深太子对您的不满!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陛下不如以雷霆之势,将太子身边之人调走,再把太子培养的心腹分遣到各地,如此太子便有心发难,也没那个实力。”
李二点点头,又颇有些无奈:“朕自然知道这些,奈何,没有理由啊!朕罢免东宫诸多属官,已经惹的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灵州那边,朕却不好处置,至今只调走了牛进达,将段志玄与苏定方安插进去而已。可灵州诸多中坚力量对太子极为忠诚,更有薛延陀部对其视为父母!太子根基,还真不易动摇!”
萧瑀在外,并不清楚灵州那边的局势,他也没想到,太子只不过出去一两年,居然让李二都有些无法撼动,一时间也愕然愣在原地。
“还有这种事?太子何德何能,能教胡人对他死心塌地?臣不信!恐怕从前只是房玄龄、魏征暗中作梗,既然臣如今回朝,自当为陛下谋划!”
李二想了想,倒也没有多说。
“你刚回来,朝中事务尚不熟悉,不要鲁莽行事。太子……如今他机敏过人,不是易于之辈,你莫要乱来。”
萧瑀点头,嘴上自然应承的利索,但心里却颇为不屑。
咱出身梁国皇室,若不是杨坚那厮,咱现在不是皇帝就是王,皇室什么事,咱没见过?
再说,这大半辈子过来,真正历经三朝,要对付一个初出茅庐的太子,那不是易如反掌?
而且,太子什么德行咱不知道?
上一次离开长安时,太子还是个喜欢结交妖道、天天和伶人腻在一起的小废物!
什么诗啊战绩什么的,明摆着是有高人指点。
如今太子身边的人都被李二罢免,东宫都没太子亲信了,他还能怎么蹦跶?
至于灵州……
呵!
眼珠一转,萧瑀回了尚书省,见房玄龄已经批阅各部奏章,自己也不甘示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批复了一摞奏章后,开始翻看从前的卷宗。
尚书右仆射管着兵部、刑部和工部事务,灵州那边各种情报,兵部有不少记录,萧瑀看了几天,便感觉对灵州的局势有了大概的把握。
……
丹阳公主府,时隔多日,几个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亲近之人都聚集于此。
除了丹阳公主本人,还有巴陵公主、柴令武夫妇,又有三皇子吴王李恪,甚至,还有老九齐王李佑在此。
“今日请大家来此,想必大家也知道什么意思。本宫昨晚从晋王那边得了消息,萧瑀回朝担任尚书右仆射,已经接了陛下密诏,准备对太子在灵州的根基下手!东宫属官被罢免,若再丢了灵州根基,那大家伸冤雪耻的机会,就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