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4章 褚遂良:人之老矣
书名:我李承乾,从当太子开始发癫!作者名:铁骑绕龙城本章字数:2023更新时间:2025-03-01 22:59:14
长安城中,李君羡正在严格执行李承乾的安排。
“老人家!市集的那首诗,您可千万别念,那卖艺的传唱的曲子,也千万不能唱啊!啊?神马?这是个哑巴啊?打扰了,告辞。”
“少年郎,千万不要为了出风头就打听市集贴出去的那首诗!要不然,即便你能吸引邻家小妹的注意,怕也要惹上麻烦!”
“年轻人,你居然已经可以倒背如流?听我说,这首诗你驾驭不了,赶紧将它忘掉!这种诗,你碰不得,碰不得!”
“都听我说!市集那诗别传了……算我李君羡求你们,真的!”
走街串巷,连死胡同都走了一遍,家家户户都是耳提面命,把李承乾的意思完全执行到位!
“将军,可算走完了,大家伙今日腿都跑断了!”
“是啊,这全城走一圈,从来都没有过!”
“将军,饭点都过了,大家伙饿啊!”
李君羡见下面人抱怨,又见事情办妥,这才满意的离去。
见金吾卫离去,原本瑟缩在家中的百姓这才陆续出来,看其背影,众人都面露疑色。
“不就是一首打油诗吗?至于这么挨家挨户说一遍?”
“这么严重的吗?那我还真的好好琢磨一番这首诗!”
“难不成,那打油诗里藏着发家致富的秘密?”
“定有古怪!待我好生钻研一番!”
如李承乾所料,越是不让研究,百姓越是好奇。
唯一的影响,是从明面上转入地下而已。
街头巷尾,不乏关系亲密者低声谈论。
亲戚故旧登门,那更是要关起门来好好钻研一番。
一时间,区区一首打油诗,竟然成了长安百姓饭后茶语的一个娱乐节目。
没琢磨透的继续琢磨,已经琢磨透的,更是要吟唱一番,以此笑话褚遂良,甚至有人做了改编,用以讽刺自己看不上眼的朝廷大员。
……
太极宫。
李二听说褚遂良又病倒,养了几天也不见起色,不禁叹了口气。
原本一肚子怒气已经消了,毕竟,褚遂良也是一片忠心,不能因为人家办砸了事就不闻不问,不然以后谁还给咱做事?
为了彰显自己的气度胸襟,李二移驾亲自过府探望。
“陛下,臣心里苦。”
几日不见,褚遂良明显瘦了一圈,眼珠深陷,颧骨突出,甚至有种下世的迹象。
“褚卿何以至此?不过区区一首诗,何至于此??”
李二见他这样,是真的有些慌了。
褚遂良无疑是有些能力的,但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很忠心,也很有胆量,敢想,敢说,敢做。
这要有个三长两短,那自己一时半会又没有好用的助手了。
然而褚遂良作为当事人,比谁都知道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
“陛下,臣有心为您分忧,可惜能力不够,反招致横祸。如今老臣名声尽毁,已经不堪再用。陛下不宜再在老臣身上费心,而该尽快物色能臣,以牵制太子势力……说起来,老臣有种直觉,那首诗,一定和太子有某种关系!但臣担心的不是这次的事!”
李二心中一震:“褚卿,那你担心什么?”
“陛下,臣担心的是太子的城府,太子的手段!”
李二心中又狠狠的拧巴了一下。
其实,他也有这种感觉。
只不过骄傲如他,过去不想承认而已。
褚遂良同样心高气傲,然而……现在他却这样说,足见他的傲气傲骨已经被太子给揉碎了。
“陛下,臣听说刑部审了几日,至今没有任何进展!太子的手段,着实高明,根本捕捉痕迹,令人难以觉察到有用的线索。臣在时,太子还需劳神费力对付老臣,老臣不在,太子就可能专心暗中培植势力,对付陛下啊!陛下,您千万要小心,免得重蹈覆辙……老臣真是担心陛下,老臣真的还想继续为陛下分忧,奈何天命不假,日后只怕是有心无力啊!”
褚遂良老泪纵横,拉着李二的手幽咽不已。
李二心里乱糟糟的,原本就够烦心了,褚遂良又说这些。
“太子,太子……唉!毕竟是朕的骨肉,纵然他做的过分,朕又如何忍心对他严以约束?褚卿,朕难啊。”
褚遂良虽然卧病,但也听出了意思。
李二并非是不忍心,而是抓不住太子关键的把柄。
当然,难是真的难。
李二这还是在向自己问计。
这让褚遂良感觉很是欣慰。
“陛下,其实长安这边无需太担心。以陛下多年的积威,长安的大局还在陛下掌握中。不过,灵州那边陛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褚卿,你说的是牛进达?”
“不,陛下,牛进达何足畏惧?且不说他也不会为了太子就真的和陛下作对,就是他真的有什么迹象,陛下要调走他也并不困难!臣担心的,一是薛延陀,二是突厥,还有……吐蕃!”
李二瞳孔一缩,瞬间懂了褚遂良的意思。
“陛下,胡人最敬重强者,而太子几次完败薛延陀,臣听说薛延陀人对太子极为敬重,年轻一辈更对他推崇备至!而太子对薛延陀不光有积威,他还许以牧区,派人教授农事,更将得来的牲畜又还给薛延陀!如今在薛延陀人心中,太子才是他们的大汗,不管是夷男,亦或左贤王拔灼右贤王乙失钵,地位远不如太子!若太子在薛延陀人里面放点动静,那真是大唐的灾难!”
李二浑身一抽:“他敢?!”
褚遂良苦笑。
“不到危难之际,太子自然不会如此。不过,若陛下想继续削减太子势力,安知太子不会孤注一掷?”
李二怒声道:“他是太子,要那么大势力做什么?”
“陛下,人之老矣其言也善……恕臣直言,如今的局势,也不能都怪在太子一人头上。若非陛下从前专宠魏王,太子何以自危并自请出京?”
李二懊恼道:“可他至今还是太子,诸子之中,最合朕意的太子,依旧是他!”
“陛下,人心隔肚皮,太子怎能知道您的想法?恕臣直言,就是陛下亲口说这些,太子又怎么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