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76章 孤素来仁德,喜欢以和为贵
书名:我李承乾,从当太子开始发癫!作者名:铁骑绕龙城本章字数:2069更新时间:2025-02-08 23:34:14
“杜荷,继续说下去。”
李承乾一时摸不着李二的想法,但杜荷也只是直觉使然,真让他说个子丑寅卯,他也说不上来。
“太子,容我想想。天威难测,陛下的心意,恐怕没那么容易猜透。”
杜荷低头苦思,李承乾也没闲着,同样思索起来。
其他人一阵抓耳挠腮,却压根不得要领。
许久之后,杜荷终于有了些想法,抬头一看,却见李承乾已经拿着纸笔在写什么。
“太子,或许陛下想从灵州那边得到一些援助,或者,陛下只是想看看您的态度,比如您是想继续拓展兵权,还是愿意留镇长安。”
李承乾停笔想了想,刚刚写的东西直接揉成一团丢进了火盆。
“孤本来写一道奏章,表明愿意坐镇长安,没有染指兵权的想法。不过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我若留镇长安,陛下恐怕还要担心长安有变,他有去无回!”
杜荷张了张嘴,苦笑着感慨了一声:“唉,为臣难啊……”
太子请战,有觊觎兵权的嫌疑。
请求留镇后方,李二肯定怕后院失火,前脚刚走,长安就要大变天,自己半路就被尊为太上皇。
其他几人也醒悟过来。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太子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说?”
程怀亮心里憋的难受,忍不住低声吐槽。
然而李承乾却又感觉受到了启发。
“不说不做,还真不失为上策!你们先退下,回去等我消息。”
众人莫名其妙的又被打发走,都不明白李承乾要搞什么。
……
两仪殿,房玄龄从东宫出来,就被李二又召了进来。
询问一番后,李二对太子的表现很满意。
“承乾在外历练了一番,如今变得更加沉稳。眼下大唐又有新的危机,他倒是真能为朕分忧。”
房玄龄淡然道:“父慈子孝,上下一心,大唐便有再大的危机,我们也能从容应付。”
李二抬头看着房梁,心里却暗叹不已。
一个有兵权,还得了人心的太子,朕怎么能放心?
正沉默中,有太监走了进来,附在李二耳边低声道:“太子召见了在灵州的亲信,但很快又屏退了众人。”
李二愕然:“太子这么快就商议出了结果?快,召太子来此,朕要问个明白!”
房玄龄眼神一闪,打算告退,高士廉、长孙无忌等人也想赶紧开溜,生怕过一阵这对父子闹矛盾,他们在这里留着尴尬。
然而李二却识破了他们的想法,直接命人都留下。
等李承乾进来,两仪殿憋了一圈人。
“承乾,听说平辽的事情,你已经有了眉目?”
李承乾坦然点点头。
这一下,房玄龄等人都一阵惊讶。
他们这么多大臣在此,至今都没商议出个所以然,太子这眨眼的功夫就有结果了?
“太子,平辽乃国之大事,不可轻率。”
魏征怕他破绽百出,赶紧出言提醒。
然而李承乾却故作不解:“老师何意?轻率又如何?为何大家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仿佛,要打仗的样子?”
李二顿时鼓起了双目:“不打,何以平辽?再说,高句丽蓄谋已久,若不出兵,岂不被他们小觑?”
褚遂良见李承乾不置可否的样子,忍不住问:“莫非太子压根就没有出兵的打算?”
李承乾当即摇头:“当然没有!”
这下,李二和几个重臣彻底懵逼了。
魏征急的直给李承乾使眼色,然而李承乾压根不看他。
褚遂良见此直接大声斥责:“太子乃大唐储君,高句丽图谋我朝,太子理当比我等更愤慨!可太子竟对此无动于衷,仿佛事不关己!请问太子,这是何故?”
李二闻言,顿时拉下脸来:“承乾,褚遂良说的不无道理。你是太子,敌人都要打过来了,你却连御敌的想法都没有,你叫朕如何放心把江山托付给你?”
眼看李二如此,房玄龄赶紧站出来:“陛下,或许太子有别的想法,且听太子把话说完不迟。”
“别的想法?难道是等着高句丽联合四周蛮夷一起进犯我朝?”
褚遂良直视房玄龄,丝毫没有任何畏惧。
房玄龄虽然心胸宽广,并不生气,却更加担心李承乾。
高句丽虽然不大,但如果联络四夷一起来犯,大唐还真是不好招架。
太子如果在这种事上表现的太离谱,那必然会被动摇地位!
李承乾也感觉气氛差不多了,再玩下去,没准要玩脱,便咳嗽了一声,不急不忙的接过了话茬。
“看来,侍中大人的心里,只有打仗一个办法?”
褚遂良眉头一挑:“太子殿下难道有比出兵更好的办法?”
李承乾哂然:“听说侍中大人博览群书,难道没听说有句话,叫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李二疑惑,房玄龄、魏征等人愕然,都看着李承乾,想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褚遂良被李承乾质疑学识,顿时有些恼羞成怒:“太子说的轻巧,果真有这么简单,陛下何必召集我等谋划此事?太子莫不是怕了那高句丽,不敢与之为敌?哼,臣虽一介文弱,却敢请缨领兵,踏破高句丽!”
李承乾笑了:“孤不敢?孤屡破薛延陀,又灭沙陀一族,身经百战而未有一百,孤需要怕个区区高句丽?但孤素来以仁德自居,喜欢以和为贵,是以薛延陀愿意归附,草原各部愿意听孤号令,罢兵修好。只要大唐强盛,草原各部不敢南下为敌,只一个高句丽,何敢与我大唐为敌?”
李二听的皱了皱眉。
大唐内部原本就没有战争,这两年风调雨顺,粮价低的出奇,百姓富足,一片太平景象。
如果草原那边再被大唐镇住,只一个高句丽,怎么敢和大唐为敌?
而太子元旦会见草原各部头领,虽然苦了个回纥,却让其他各族大为满意,眼下的草原各部都在消化新得的草场,根本顾不上和高句丽眉来眼去。
这么看来,高句丽压根就不敢明着和大唐为敌,大唐乃礼仪之邦,也没道理悍然发兵,稀里糊涂的干一仗。
但是……
如果不打仗,怎么把太子手里的兵权和资源给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