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李二震惊!太子到底暗中做了多少事?
书名:我李承乾,从当太子开始发癫!作者名:铁骑绕龙城本章字数:2041更新时间:2025-01-23 23:44:15
李承乾的话倒也没问题,李二听的颇感满意。
“承乾,你这个长兄能这样关心兄弟,父皇很欣慰!其实,父皇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只不过怕他今后变本加厉,酿出大祸!既然你为他求情,不如干脆你提议一人,到齐王府充任长史?”
李承乾微微仰头,作思索状,随即沉声道:“三弟的长史权万纪,为人机敏,还颇有胆识。放眼满朝文武,综合考量,唯他合适。”
李承乾说的平淡无奇,李二却听的脊背发凉。
权万纪?
自己才刚准备让他到灵州查案,这人才刚准备出发,太子就提议让他担任齐王长史?
太巧合了!
这情况,不由李二不把此事和齐王事发联系到一起。
想想御史才刚弹劾李佑,大理寺就说从前有人举报过,甚至卷宗都是提前准备好,当堂就呈上去给自己看!
当时没注意,现在想想,这一切分明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但马周和太子素无往来,也是今年才被提拔起来担任要职的,太子近一年又都在外地,马周怎么可能为太子办事?
孙伏伽一向以刚正出名,他也不该成了太子的人啊!
但事实摆在眼前,御史台、大理寺捅出齐王的事情,现在太子调权万纪出任齐王长史就变得顺理成章。
如果这里面没猫腻,李二根本不信!
到底怎么回事?
李二一时想不通,眉头紧皱,神色变幻不定。
“陛下莫非担心权万纪无法胜任?”
李承乾的声音又在耳边炸响。
“权万纪敢当着陛下的面逼迫臣下,区区齐王,他必然敢于约束弹劾,陛下用他,臣敢用人头担保,一定有效!”
李二猛然抬头,盯着李承乾,目光复杂。
震惊,怀疑,甚至还有一丝忌惮。
沉默良久,李二终于没忍不住问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
“承乾,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
李承乾眉头一挑:“陛下何意?臣不知。难道,陛下的意思是,齐王招募培养死士,是臣安排?这未免太过荒谬。”
从始至终,李承乾面色平淡,李二压根看不出任何虚实。
马周是御史大夫,孙伏伽是大理寺卿,李二实在难以相信这俩人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敢听命于太子。
但若非二人听命于太子,只以巧合解释,李二觉得太过荒谬。
深吸一口气,李二暂时放下满腹狐疑。
现在手头两件事很重要,一件是派人去灵州彻查武媚娘的事情,一件就是给齐王李佑物色一个合适的长史。
这两件事,很难说哪个更重要。
武才人固然关乎自己的颜面,但李佑的事,同样重要。
如果放在从前,区区李佑死了也无关紧要。
但偏偏今年高阳死了,李泰疯了一次,太子一度离开了长安。
这么多皇室丑事,虽然没人说,但李二知道,文武百官乃至天下百姓,那都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李佑把事情闹大,甚至带着死士作乱,酿出萧墙之祸,那自己将和李渊一样,要被天下人诟病,被后人耻笑。
然而李二想了一大圈,还真就想不到什么合适的人选。
不管是武才人还是李佑的事情,都关系到皇室丑闻,关系到自己的颜面,寻常小吏根本不能用。
尤其是灵州那边,没有一定身份,根本无法展开调查。
权万纪,真的是去灵州的不二之选。
但李佑这边也急需有人去镇住局面,毕竟李佑并非孤身一人,还有阴氏一大家子,那可都是大隋遗臣,个个都是狠人。
“陛下,齐王在长安养病两年,如今已然痊愈,这几日怕是就要回齐地就藩。御史台已经弹劾过齐王,大理寺已经呈上了罪证,阴氏族人肯定惊惧不已。一旦齐王回去,难保他们不会铤而走险,撺掇齐王做出不可饶恕的事情。”
李承乾的声音再度响起,李二目光闪烁心绪不宁,也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局面也许随时就要失控。
倒不是说区区齐王闹事朝廷压不住,只是……
高阳、李泰之后,李佑再起兵作乱,自己这个失败父亲的形象将被天下人看到。
而对于李渊,自己是个不孝子。
对于李建成、李元吉,自己又是个不义的兄弟。
对三代人有罪,这……
李二都感觉说不过去了。
擦了一把冷汗,李二感觉脚底有点虚,赶紧坐了下来。
“诚如此,可权万纪出任齐王长史的话,灵州那边……”
李承乾淡然道:“臣对灵州比较熟悉,陛下若信得过,臣可以去信让那边的人查明一切,一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又或者说……臣可以亲自去灵州办差,如果陛下愿意的话。”
李二像被针扎了一样又站了起来,一脸震惊的看着李承乾。
这一套套的,怎么看都是蓄谋已久。
如果这是太子早已谋划的事情,那这份心机太可怕了,比起当年的自己,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可怕的是,自己现在都摸不清太子是怎么做到的。
不光是想不通太子怎么让马周、孙伏伽为他做事,更要命的是,太子还会借势,完美利用李佑蓄养死士来逼自己就范。
这个时间点,也掐的恰到好处。
灵州……武才人!
抓了朱邪赤沙,又放了!
李二的脑子里又闪过无数念头,突然有种错觉,连武才人的事情,都是太子在暗中推波助澜!
但这可能吗?
太子能在短短数月之间做了这么多?
不可能!
这一定就是错觉!
李二深吸一口气,重新坐了下去,强迫自己冷静。
太子,是绝不能让他去灵州的。
在长安都能搅动风云,去了灵州再让他发展一两年那还得了?
反复思量许久,李二选择了有限的妥协。
这一切看着都和太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这是真的,那即便聪明机警如权万纪,去了灵州也是白搭。
既如此,还不如从长计议。
“那么,就由你去信,让灵州那边尽快把武才人的事情查个究竟!至于齐王……就让权万纪担任齐王府长史!”
李承乾微微一笑,颔首出了两仪殿时,心中畅快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