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229章 启用权万纪?问过我李承乾了吗?
书名:我李承乾,从当太子开始发癫!作者名:铁骑绕龙城本章字数:2042更新时间:2025-01-22 23:39:14
“父皇,儿臣觉得权万纪这个人不错。”
李泰弱弱的说到。
李二却陡然眼前一亮。
权万纪,官职不高,以至于李二都没注意到。
但李泰一说,李二瞬间想起了这人。
过去李恪目无王法,在地方任职时经常被人弹劾。
但自打权万纪做了王府长史后,李恪老实了很多,最近在长安滞留期间,李恪深居简出,听说多数时间都在府上听权万纪讲学,对王府上下众人颇有恩泽,真的有了点藩王的气度。
而且,之前权万纪还和太子硬扛过,在武才人的事情上,逼的太子发誓,一旦武才人无法迎回就让出东宫。
看起来,权万纪真的是个人才。
关键,他不怕太子,又颇有手段!
这样的人,担得起“聪明机警”。
李恪和太子没有太明显的利益纠葛,他去了灵州,自然比李泰的人更容易展开调查。
如果事情做的不错,回头还能调权万纪到魏王府做事。
李二的脸上渐渐浮起笑意。
“青雀,你长大了,用人这方面,你还是可圈可点的。”
李泰一脸惊喜:“父皇,权万纪真可用?”
李二微微颔首:“权万纪机敏过人,又颇有胆识,他去灵州,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若他查明事情,回头父皇给你也记一桩功劳!”
李泰喜出望外,功劳无所谓,主要权万纪是自己推荐的,回头权万纪得了好处,那不得对自己感恩戴德?没准就能挖来为自己出谋划策!
……
吴王府。
“殿下,看来暂时我要离开一段时间了。”
权万纪有些不舍,毕竟面对一个尊称自己为“仲父”的皇子,他是真的舍不得离开。
但说话间,权万纪脸上的踌躇满志却很明显。
去灵州调查,这事的分量他是知道的。
这么大的事情让他去查,说明深得当朝陛下的器重。
一旦事情办妥,回来必然加官进爵。
想不到,自己临老还有这等破天的富贵。
仲父固然好,但比起皇帝的重用,自然差点意思。
李恪倒是不介意权万纪担当大任,就是由李泰举荐这事,让他心中很是忐忑。
“仲父,灵州路远,如今天气转冷,请把这件皮裘带在身边,希望能为仲父挡风御寒。”
权万纪接过了厚重的皮裘大衣,一度有些哽咽。
“殿下,有这大衣,就是严寒冻死肉身,可臣这心一定是热的。”
李恪见他这个态度,心里有些窃喜。
自己的麾下,还没什么像样的大臣。
但权万纪如果一切顺利,回来必能跻身三品之列。
既然权万纪表态说心是热的,那以后肯定还能为自己效力。
根基一点点充实,李恪甚至在偷偷展望未来。
太子被拉下马,三哥李泰把自己作死,自己的机会就在眼前!
……
“什么?朝廷要用权万纪去灵州查案?”
东宫,正和三位妃子调情的李承乾得了消息,心情瞬间一团糟。
权万纪这人,李承乾早有感觉是个威胁,是以一直在暗中戒备着。
如果这人到了灵州,也许就能查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看来,这个权万纪,是真的要动一动了!”
“权万纪去灵州,未必就只有调查武才人这一桩差事,谁知道那位会不会暗中给他别的安排!”
“不过,要用权万纪,你问过我李承乾的态度吗?”
李承乾也不犹豫,直接叫来薛先图,交代一番后,薛先图便匆匆去了魏征府上。
不多时,魏征离开大宅,径直到大理寺和御史台走了一趟。
翌日早朝,新任御史大夫马周有本要奏。
“陛下,听闻齐王李佑在京期间暗中招募死士,不知有何图谋。臣请陛下派人彻查此事,免得酿出祸患。”
死士?
这东西,瞬间让满朝大臣陷入了惊恐之中。
皇子豢养死士,这要查实了,那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没人敢吭声,朝堂上瞬间寂静!
李二的面色也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可有证据?”
大理寺卿孙伏伽闻声走了出来:“陛下,大理寺早先陆续接到几次举报,有说齐王形迹可疑,也有直说齐王招募死士的。”
说着孙伏伽掏出了几道举报信,太监递上去给李二看过后,李二顿时面色胀红。
“陛下,保重龙体。”
魏征有些担心,之前李二就被气昏倒几次。
这要再犯病,天知道会不会就噶了。
“你还真关心朕啊。”
李二愤怒的瞪了魏征一眼,心中满是不爽。
李佑的事是你捅出来的,事先都不打个招呼,现在又假惺惺来做好人?
魏征也意识到自己处境有些尴尬,索性低头装起了没事人。
“查!给朕查!最近的魑魅魍魉还真多啊!看来,朕真要有些雷霆手段……”
话没说完,李承乾突然咳嗽了一声,站起身来。
“陛下,臣有话说。”
李二愣了一下,有些惊讶。
自己和太子之间隔阂已经很明显,不肯以父子相称,自打回来也从不主动开口。
今天,这还是头一回!
见李承乾的意思要私下说,李二直接散了早朝。
进了两仪殿,不等李二开口,李承乾已经说了自己的意图。
“这一年来,朝野上下事情不断,就是皇室之中,也多有祸事。先有高阳之死,后有魏王发疯,若陛下查实了齐王的罪名,齐王必定难逃一死!如此,陛下名声受损不说,就怕天下要对皇室事情频发议论纷纷。”
李二点点头:“承乾,你的意思是,父皇把这事私下处置?”
李承乾点点头:“现在事情不明,齐王也没做出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来,完全没必要闹的满城风雨。”
“你说的在理,只是若就这么压下来,就怕你五弟不长记性,日后恐酿出大祸啊!”
李承乾淡然一笑:“五弟如此,只因为身边有人唆使。其娘舅阴氏一族,和我李家有生死大仇,却都在五弟身边任职,这自然是取祸之道。另外,齐王长史薛大鼎又无法约束五弟,更助长了阴氏的气焰!其实,只要选派合适的官员出任齐王长史,压制阴氏,规劝五弟,今后自然可保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