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174章 妹娇的怒火
书名:中天稗史2:帝国的纷争作者名:李书昆本章字数:2467更新时间:2024-10-18 11:15:43
雕刻华丽的檀香步辇落定,妹娇裸露的玉腿慵懒的伸开,目光缓缓的扫过眼前这些曾经将她踩在脚下的众人,缓缓落了下来,缓缓走入光明宫。
“母亲怎么来了?”鸿泽正在许无终的服侍下穿衣服。
妹娇恨恨的看了一眼许无终,语气很是气恼,“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胡闹,马上就要祭祀大典了,若是让臣民知道你在这里,还不知如何说你呐。”
“有人敢嚼舌,看我如何拔了他们的舌头。”许无终娇媚的言道,站在鸿泽身后,温柔的帮忙整了整衣冠,上下欣赏,满意的点头,“这才是我常扬的天。”
妹娇更加厌烦了,指着许无终,大骂道:“你这不男不女的样子,在这里,我也就忍了,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我可就不允许了,若是将来有什么灾祸,常扬的百姓到时候可把罪责都推到公上身上,说他纵容奸佞。”
鸿泽笑道:“无终比女人还女人,别人怎么知道他的底细。”
“哼!”妹娇轻哼一声,“整个浦安城,谁不知道这个‘妙莲’啊!”讲到这里,正色言道:“行如已有身孕,你还不多去看看她。”
许无终娇笑着,“你身旁的崔行如可是元献的哥哥啊!”
妹娇知道许无终在嘲笑自己,勃然大怒,快步上前,伸手是一巴掌,抽了一个响亮的耳光,妹娇正要继续抽许无终,鸿泽赶紧上前拦住。
妹娇指着许无终的鼻子,“你这个阴人,快从王宫中滚出去。”
看到母亲满脸怒色,鸿泽使个眼色,让许无终退到一边,便嘿嘿笑道:“那个元献,让他为官如何?还有野力遇乞,莫不如让他也去公府为将吧!”
妹娇坚决的否决了鸿泽的想法,“元献可以放出去为官,这个野利,就做我身边的卫队长吧!现在的常扬,很多人都恨我们母子。”
见母亲神色妥协,鸿泽笑道:“儿臣听说,野力遇乞很是厉害啊!今日来看,果然没错,母亲可要当心啊,别再生了儿子,你让我如何给大家解释啊!”
听着鸿泽这么说,妹娇脸上娇羞,佯怒道:“哪里有这么说老娘的,为娘都多大岁数了,还怎么生?倒是你,多去看看行如。”说到这个,露出怒色,“以后让那个阴人远点,这个佞臣,趋膻赴炎,满是媚骨,是衿绅中妾媵,加上不男不女,真是恶心!没有奶子,不能生子,这么多女人任你睡,为何你偏要找他。”
“别忘记了,野力遇乞可是无终送给你的,你现在喜欢的不得了,也没听过你感谢无终。何况无终负责是我的安全,无终心细如发,有他在,我也放心。”
“老娘喜欢的是男人,哪里像你……”妹娇又开始喋喋不休了。
鸿泽岔开话题,“对了,妹喜在延良城找到了。”
“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她了呐。”说起妹喜,妹娇一阵心痛,“你能坐上这个位子,也是因为妹喜,要不然,我们早就被扫地出门了,哪还有今日啊!妹喜被那些老杂毛掳去,还不知道要承受多少痛苦呐。”说到这里,痛惜的流下眼泪。
鸿泽硬着头皮言道:“知道了,母亲,我已经催促姜时助很多次了,让他帮我们营救妹喜,可是那些杂毛监视的很严,几次营救都没有成功。”
“我听说你和那个姜家女孩混在一起了,她可是影卫的人,这些人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杀了人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你还是远离他们点好。”
“不管是时助兄,还是许无终,当日都助我夺得大统,我不信任他们,还能信任谁?”鸿泽不耐烦的招呼许无终,准备出门而去。
妹娇笑道,“想控制常扬,就要有手段,你带着妙莲,你说好不好?”
鸿泽听到这里,猛然停下脚步,转头对着盛装打扮的许无终言道,“你今日就不要陪我去了,在这里待着吧,我晚上过来找你。”
许无终的微笑僵在脸上,马上露出了无比失望的表情。
妹娇从许无终身边走过,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连续下了数天大雪,巨嵎城中,白茫茫一片。
邻居们边扫雪,边聊家长里短,什么东街哪个小子要结婚了,西街谁家丫头要出嫁了,坊中要准备祭拜土地神了,社火什么时候办了,最快乐的就是孩童们,在雪中快乐的戏耍,堆雪人,打雪仗,赶雪橇,欢声笑语在空中飘荡。
东元王进入贤圣殿前,跺了跺脚,将脚上的雪震落,抖了抖身上的雪糁,笑呵呵的和正在等待的众位大臣打招呼,“开春以来,雪好大啊!”
“瑞雪兆丰年!好几年没下这么大的雪了。”巫马卿笑呵呵的言道:“这倒春寒可厉害,该在舍堂发救济了,顺便把流民编伍,等天暖后,都送到元镇去。”
国王赞许的笑道:“好,爱卿想的多,想的全,想得远,这件事就由你来统筹安排吧!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孤王会给你份王命令牌,需要什么人手钱粮的,只管去要就是了,必要的时候,也可调动宿卫。”
巫马卿点头,“臣一定不辱使命,拼了老命也把这事做好!”
“谈什么拼命,以后我们还要君臣同心同力,怎么舍得把你累死。”国王谈笑风生,“安顿流民是大事,也别误了你监察百官的事,开春了,该对各级官吏考核了,这可关乎我们王国存亡,贪官不受惩治,能吏不被重用,可是要亡国的。”
巫马卿点头,“王上放心,臣着手准备了!”
国王看着师茍胜,“说到选拔官吏,茍胜去年就有建言,我们要学北地,在东序中考核士子,将优秀士子派到各郡县任官,来个学以致用。”说着,转头看了看大君,笑道:“而大君告诉孤王,说这些士子喜欢高谈阔论,谈经论道,而不谙民事,对于稼穑商贾并不熟悉,轻于施政,不能老成持国,怕东元百姓蒙害。”
牵扯大君和公子,众人不语,国王笑道:“孤王也在犹豫之间,召集大家廷议此事。今日众爱卿就谈谈,要不要让东元士子参政,这些士子此前只是议政,而不参政,茍胜有让这些士子从政的建言,大家陈言利弊,各抒己见便可。”
“父王,我们东元立国以来,就是王室和世家共治。”大君干净利索的直面否决,“这是我们东元的传统,也是我们东元的根本,儿臣认为士子从政不妥。”
“不错,君上所言有理,自立国以来,东元就是国王统大臣,大臣领卿大夫,卿大夫率士族百姓,东序士子,多寒门出身,不经官场,怎懂治国之道?何况世家大族之中,更是人才济济,这些优秀的子弟,不论出身所学,还是气度见识,其实那些学子可比?”巫马卿见大君表明了态度,也紧随上去。
师茍胜唯恐其他众人附和,出言反驳,“父王,东元是东元人的东元,要说治国之道,莫过于耕战,百姓平日纳粮纳帛,征战时,矢石不辨贵贱,他们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怎么到了共治天下时,却把这些寒门忘了?何况论及学习,这些士子所学,也不差于世族,这些士子久居民间,与小民出入同事,更是熟知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