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363章 平安回京

第363章 平安回京

书名:朕真的没想当皇帝作者名:不问岁月任风歌本章字数:2097更新时间:2025-04-03 22:39:19

南郡,三日后。

连着几场春雨把南郡的天冲得干净。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一片新翻的田地上。

湿土带着青草和雨后特有的气味,混着远处炊烟的柴火味,让人闻着就安心。

柳闲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袍,袖口挽起半截。

站在一口老井旁,看着几个孩子轮流打水。

他神色清淡,右肩还缠着纱布,却没人再敢说他“病弱”。

他身后,是刚运来的第二批赈灾粮。

五车大米,三车杂粮,还有两车被褥和药材。

“你来分。”他把手里写好的名单递给一旁的老村正。

“殿下,这……这不合礼数啊。”

老村正双手发抖,话说得结结巴巴。

“礼数?”柳闲扫了他一眼,“这些人谁都快饿死了,你跟我讲礼数?”

“你愿意讲,讲给鬼听去。”他说得很轻,听着却像笑话。

“是是,殿下说得对……”老村正连连点头,眼圈有点红,“俺这就安排。”

田埂边,段晨一身锦衣,站在三尺之外。

他没说话,只静静看着,像一头按着性子的猎犬,随时能咬人。

“今日分完,明日去西岭。”柳闲轻声吩咐。

段晨点头:“那边的河堤已经堵了,锦衣卫的人昨夜去看过,百姓把牛都拿来拖土,一晚上没合眼。”

“这口气,要给他们顶住。”柳闲淡道。

“百姓不是怕吃苦,是怕没希望。”

“明白。”段晨记下。

随手抽出一张纸条递来,“这是新送来的名册,前两批名单里还有些人藏了户口,我们已经找出来了。”

柳闲接过,扫了几眼,便撕了:“按现状发,不按旧籍。”

“赈灾不是抄户口的。”他顿了顿,嘴角一挑,“但账要记清。”

段晨轻笑:“这点我来。”

一旁村里的小孩围着柳闲,喊他“白衣仙人”。

他听了没搭话,只轻轻摸了摸一个孩子的头发,然后转身离开。

身后百姓自发跪拜,无人喊口号,只是一声接一声的“多谢殿下”。

没有仪仗,没有鼓乐,但这场面,比什么赏赐诰命都重。

烟雨楼三层,一扇窗后。

柳画靠在窗沿,手中握着一盏未喝完的茶,目光隔着远山落在田野中那个忙碌的身影上。

他衣裳普通,头发有些乱,背影被阳光拉得长长的。

“真成了。”她轻轻说了一句,声音里听不出是欣慰还是怅然。

老鸨站在她身后,低声道:“画儿,您不去看看吗?”

“他现在不需要我。”柳画放下茶盏,眼神柔了一下,又淡了下去,“也不该需要我。”

南门外,天微亮,朝雾未散,山影沉沉,风带着泥土和稻草的味道。

柳闲一身素袍立在马车前,右肩的伤还未全好,整个人却比来时更加清瘦,也更沉静。

他背后,是打包好的十几车文书、账本与赈灾册,还有锦衣卫押运着的金银车队。

全是从邓钧府里搜出来的脏银,已经换成了救命的粮米,分批送往各地。

百姓早起,跪在路边,送这一位他们口中的“白衣皇子”出城。

有人手捧热饭,有人送布鞋,更多人只是默默叩首,眼中泛红。

柳闲没有说话,站在原地,看着他们,一一还礼。

段晨从后面走来,压低声音:“城中已经安顿妥了,王妃那边也来信,催殿下尽快回京。”

“她又说我死了?”柳闲轻描淡写。

段晨嘴角一抽:“说……‘若殿下再敢以命试局,回京后不准入寝殿’。”

柳闲一笑:“那我只能露宿偏殿了。”

他刚欲登车,一抹熟悉的倩影忽然从人群中缓步走出。

细雨已止,青石板尚湿。

那女子一袭月白长裙,头戴素纱,一步步走来,不快不慢。

是柳画。

段晨识趣地退了两步,留下空间。

柳闲回头,神情一顿,随即笑了笑:“你来了。”

柳画停在他面前三步远的地方,低声道:“你走了,南郡就清净了。”

“你不跟我走?”柳闲问。

“我不属于京城。”柳画轻声道,“那里风太硬,太冷。”

柳闲盯着她,眼底的笑意一点点沉了下去:“我以为你会走。”

柳画垂下眼帘,声音平静:“你早该知道,我是留不住的。”

柳闲没再说话。

良久,他从袖中取出一方香囊,是她缝的。

随身带着,一路走南郡都未摘下。

他轻轻放在她掌心。

“你不走,就留着。”

“这香不长,但味道足够一季。”

柳画握紧了那香囊,抬眼看他一眼:“你不该对我这么好。”

柳闲轻笑:“你忘了,我是废物皇子。”

“身无官职,左右无兵,能对谁好?”

“除了你,还有谁?”

柳画眼圈一红,却没有落泪。

她只是上前一步,轻轻为他理了理衣领。

动作细致,像很多年前在烟雨楼里,他第一次披着她的外袍那样。

“京城风大,你记得添衣。”

柳闲望着她,眼神很淡,却很深:“你若后悔,哪天愿意来,我就在那儿等你。”

柳画没应,只是轻轻点头,然后退后一步。

“段晨,走吧。”柳闲收回目光,语气淡然。

“是。”

马车缓缓驶动,轮辙碾过青石,留下一道浅浅的水印。

柳画站在原地,目送车队渐远,直到身影淹没在朝雾之中。

她低头看着掌心的香囊,嗅了一口,很淡,很清,很像他。

“我不会来。”她轻轻道,“可我会记得。”

她转身,纱裙如烟,飘然离去。

春雷初动,长安宫外的天色昏沉,一场雷雨正酝酿着要落下。

皇城西苑,风竹亭。

亭中陈设极雅,水榭环绕,香炉轻烟袅袅。

半卷珠帘后,一名身着青色蟒纹锦袍的男子正倚坐藤椅之中,眉目冷峻,神色却隐有烦躁。

他是大周三皇子——柳暝。

“殿下。”门外传来一道压低的声音,一名黑衣随从疾步入内,单膝跪地。

柳暝抬了抬眼皮:“说。”

黑衣人低声道:“五殿下……已经平安回京。”

“而且,”他略顿,“并无任何损伤……官方还发了告示,说南郡灾后重建完成,赈灾顺利,百姓拥戴。”

“呵。”柳暝缓缓坐直,眉眼未动。

却冷笑出声,“我安插了三批人,连邓钧都搭进去了,他还平安回来了?”

黑衣人低头不语,额头冷汗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