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226章 原来是听说

第226章 原来是听说

书名:朕真的没想当皇帝作者名:不问岁月任风歌本章字数:2105更新时间:2025-02-12 14:01:32

姜云轻轻拍着她的背:“所以那些黑衣人是府尹派来的?”

杨雨柔擦了擦眼泪,“他们追杀我和几个忠心的家丁,就是为了毁掉证据。我之前逃走,是因为...因为父亲临死前说,这个府尹和某位皇子有关系。我、我不知道是哪位皇子,所以...”

姜云恍然大悟:“所以你听说五皇子,才会那么害怕?”

杨雨柔小声啜泣着点头:“我怕...我怕...”

“傻孩子。”姜云的声音更加温柔。

“我家殿下虽然是五皇子,但从不与那些贪官污吏往来。他这些年在朝中也是清清白白,从不参与这些肮脏事。”

杨雨柔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希望:“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姜云笑道,“我家殿下虽然被人称作废物五皇子,但心中自有一番抱负。若他真与那府尹有关,又怎会救你?”

窗外月色朦胧,照进房中,映在杨雨柔泪痕未干的脸上。

她咬了咬嘴唇:“可是...那些证据...”

“证据在何处?”姜云问道。

“藏在家中的密室里。”杨雨柔低声道,“只有我知道位置。”

姜云眼中闪过一丝精芒:“这样吧,明日我让殿下派人护送你回汴州,取回证据。有我家殿下在,没人敢动你。”

杨雨柔终于露出了一丝真诚的笑容:“多谢王妃。”

“不必谢我。”姜云站起身,“你好好休息,我去告诉殿下这件事。”

当姜云走出房门时,发现柳闲早已站在院中,正望着天上的明月若有所思。

姜云快步走到柳闲身边,轻声道:“殿下,那姑娘说出实情了。”

柳闲转过身,月色映照下的眸子深邃如潭:“说说看。”

“她是汴州县令的女儿。”

姜云将杨雨柔说的话一一道来,“那府尹为了掩盖罪证,竟狠下毒手。”

柳闲眼神骤冷,一股凌厉的气息瞬间在院中弥漫:“好一个汴州府尹,为了自保,连朝廷命官都敢杀。”

院中的灯笼随风轻摇,将他的身影拉得极长。

“殿下打算如何处置?”姜云轻声问道。

柳闲冷笑一声:“一个小小的府尹,也敢如此胆大妄为。背后若真有皇子撑腰,那就更该查个水落石出。”

“可是殿下...”姜云有些担忧,“您现在...”

“我知道。”柳闲打断她的话,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没钱没势又如何?这种恶事,我柳闲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查个明白!”

姜云看着眼前这个被称作“废物”的五皇子,心中一暖。

这就是她选择的男人,虽然没有权势,但心中自有一番担当。

“殿下准备怎么做?”

柳闲眼神锐利:“先护送她回汴州取证据。若是那府尹敢动手...”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就让他知道,这废物五皇子,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夜风吹过,掀起他的衣袍。

这一刻的柳闲,哪还有半分废物的影子?

“王妃。”

他忽然开口,“你去告诉她,就说我柳闲在此立誓,必为她父亲讨回一个公道!”

姜云重重点头:“是,殿下!”

隔天清晨的阳光透过大殿的琉璃瓦,在地面上投下一道道斑驳的光影。

朝臣们按品级依次而立。

玉阶之上,景帝端坐于龙椅,目光如炬。

柳闲站在后排,眼神平静。

失去兵权后,他的位置愈发靠后了。

不过这些对他来说无所谓,反正很快就会有转机。

"说说各地情况。"景帝开口,声音威严。

"启禀陛下,凉州近来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江南六府税收上涨,商贾往来频繁..."

"西域商路畅通,互市贸易兴盛..."

大臣们轮番禀报,景帝不时颔首。直到说到汴州。

"陛下。"一名官员出列拱手,"汴州在府尹大人治理下,可谓政通人和。府尹大人爱民如子,体恤百姓。每月都要下乡体察民情,实在是难得的好官啊。"

景帝满意地点点头:"甚好。这样恪尽职守的官员不多了。"

柳闲冷眼看着那个谄媚的官员,心中冷笑。

装,继续装。

他扫了眼站在首位的陆志高,只见这位首辅大人面不改色,仿佛与己无关。

柳闲抬起眼,目光微微一挑,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他轻轻拂了拂衣袖,缓缓出列,朝玉阶拱了拱手:“启禀父皇,臣有一事不明,想请这位大人解惑。”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站在前排的几位大臣互相递了个眼色,而那位刚刚对汴州府尹大加赞赏的官员,脸上的笑意微微一顿,但很快恢复如常。

“哦?”景帝眉头微挑,目光淡淡地落在柳闲身上,“朕倒想听听,你有何疑惑?”

柳闲抬起头,看向那位赞赏汴州府尹的官员,目光深邃如潭,带着几分戏谑:“这位大人刚才说,汴州在府尹的治理下堪称政通人和、爱民如子。柳闲不才,想请教一番——大人何时亲临汴州察看过此等‘盛况’呢?”

那官员显然没料到柳闲会突然发难。

脸色微微一变,但还是硬着头皮应答:“回禀五殿下,本官自然是去过汴州的,对那里的情况十分了解。”

“哦?”柳闲闻言轻轻扬眉,笑意加深,眼中却透着淡淡的寒意,“既然如此,那臣更想请教——大人上次前往汴州,是在何时?”

此话一出,大殿内顿时陷入短暂的沉默。

官员的额角隐隐冒出冷汗,他张了张嘴,显然没有想到柳闲会刨根问底。

“这…这……”他脸色微变,言辞支吾,“自然…自然是半年以前的事情了。”

柳闲闻言,静静地看着他,嘴角笑意不减,语气却已染上几分凉意:“半年以前?半年多的时间,汴州难道一直停滞不前?还是说,大人凭借半年以前的印象,就能对这位府尹的德政侃侃而谈?”

官员咽了咽喉咙,心头一紧,脸上的神情如馅饼被揭开了一半般尴尬。

他勉强扯了扯嘴角,故作镇定:“五殿下有所不知,这……本官虽然未曾亲临过,但汴州的情况,一向是由各地官员汇报上来的,其他同僚也曾提及,确实是……治理有方。”

柳闲轻轻点了点头,神色间并无异样,但眼中的讥讽却愈发明显:“哦,原来是‘听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