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1章 该把兵权交回来了
书名:朕真的没想当皇帝作者名:不问岁月任风歌本章字数:2093更新时间:2025-02-09 17:09:14
朝会结束,太极殿外。
文武百官鱼贯而出,殿前广场上,三皇子柳暝站在角落,目光阴沉地看着柳闲离去的背影,眼神冷漠而幽深。
“殿下。”身旁的心腹低声道,“五皇子如今风头正劲,甚至隐隐压过了太子殿下。这再发展下去,恐怕……”
柳暝冷笑一声,眸中闪过一丝阴鸷:“他回京都才多久,就已经被皇上如此赏识,若再让他继续发展下去,岂不是要骑在我们头上?”
“殿下的意思是……”心腹低声试探。
柳暝眯了眯眼,沉声道:“他手中仍握有兵权,若有一天,他起了异心……”
心腹顿时明白了他的意图,连忙低声附和:“确实,该早做打算,否则等他彻底稳住局势,就再无机会了。”
柳暝冷冷一笑:“吏部侍郎赵怀顺可还在?”
“赵侍郎一向敬仰殿下,殿下若有吩咐,他定然愿意效力。”
柳暝目光微闪,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那就让他去陛下面前说说——北方既已安定,该将五皇子的兵权收回了。”
心腹闻言,眼神一亮,连忙应道:“属下这就去安排。”
柳暝负手而立,目送柳闲的身影渐行渐远,目光阴沉如深潭。
他绝不会让柳闲继续崛起。
——
翌日,御书房内。
景帝端坐案前,批阅奏折。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使得龙案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赵怀顺站在一旁,拱手行礼,神色恭敬:“陛下,臣今日有一事相奏。”
景帝没有抬头,声音淡淡的:“何事?”
赵怀顺眼神微动,缓缓开口:“北境之战已定,草原十八部折损惨重,短时间内再无犯境之力,大周边疆可保太平。”
景帝放下手中的笔,微微点头:“不错,此次北境之战,战果辉煌,算得上大周近十年来最完整的一次胜利。”
赵怀顺眯了眯眼,低声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臣却有一事忧虑。”
“哦?”景帝目光微抬,扫了他一眼,“何事?”
赵怀顺低头,语气带着一丝小心翼翼:“陛下,五皇子此次确实功勋卓著,但……北境已平,他却依旧握有兵权。”
景帝目光一顿,眸色深沉:“继续说。”
赵怀顺斟酌片刻,压低声音道:“陛下,五皇子虽贵为皇子,但毕竟年轻,且他手握兵权,掌控一方军队。古往今来,凡握兵权者,皆有隐忧。若是五皇子日后心思浮动,难免会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这话一出口,书房内的气氛顿时沉了下来。
景帝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敲着桌面,眼神微眯。
赵怀顺见状,心中一喜,趁机继续道:“陛下,此事并非臣一人之言,许多朝中大臣亦有此忧虑。毕竟,皇子持兵,历来是朝堂禁忌,哪怕五皇子再忠心,可权柄握久了,世人怎会不多想?”
景帝目光幽深,沉默了许久。
赵怀顺心跳加快,知道景帝已经被动摇。
这一局,成了。
果然,片刻后,景帝缓缓开口,语气低沉:“此事……朕需慎重考虑。”
赵怀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低声道:“臣斗胆请陛下深思。北境之战虽胜,但朝廷方为根本,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不可一日无稳。请陛下……慎重决断。”
景帝没有立刻答应,但他的沉思已经表明了一切。
赵怀顺躬身行礼,缓缓退下,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丝笑意。
兵权?呵,五皇子……你再聪明,也不可能斗得过整个朝堂。
御书房内,沉默弥漫。
景帝端坐于龙椅之上,指尖轻轻敲打着桌案,眉头微蹙,眼中深沉如渊。
赵怀顺的话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叫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吴总管。”景帝忽然开口,声音低沉。
站在一旁的吴总管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陛下,有何吩咐?”
景帝眯了眯眼,沉吟片刻,缓缓道:“去把闲儿召来。”
吴总管心头微微一跳,立刻躬身应道:“奴才遵旨。”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退出御书房,脸上不动声色。
皇宫外,午后阳光斜洒,宫门前人流不息。
柳闲缓步而行,身姿闲散,身后跟着周昱与秦烈两名护卫。
一路上,他的心情颇为悠闲,毕竟刚刚得了封赏,回府后还打算继续看看陆松那边魔方的热度如何。
正当他刚踏上宫门台阶,一道尖细的嗓音在不远处响起:“哎哟,五皇子殿下,您可算是来了。”
柳闲微微侧头,便见一身锦衣的吴德海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惯常的笑意,微微弓身道:“殿下,陛下有请。”
“父皇?”柳闲眉梢微挑,语气懒洋洋的,“这才刚下朝,怎么又召我?”
吴德海笑而不语,只是弯腰做了个“请”的手势。
柳闲目光微闪,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但脸上依旧风轻云淡,抬步朝宫内走去。
景帝突然召见,必然不是小事。
不过……有些事,迟早是要来的。
御书房内,金龙烛台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映得殿中光影斑驳。
柳闲迈步入内,神情淡然,拱手道:“儿臣参见父皇。”
景帝微微抬眼,打量着眼前的儿子。
曾经那个在朝堂上毫无存在感的五皇子,如今已是战功赫赫,锋芒毕露。
“闲儿,坐。”景帝语气和缓。
柳闲应声坐下,神情如常,端起一旁的茶杯。
轻轻吹了吹,漫不经心地说道:“父皇忽然召儿臣前来,不知有何事?”
景帝看着他,沉吟片刻,忽然问道:“此番北境之战,你觉得如何?”
柳闲放下茶杯,轻笑一声:“父皇明知故问。北境收复,草原十八部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敢再犯,此战堪称大周数十年来难得的大捷。”
景帝点了点头,缓缓道:“不错,此战之后,北方之忧暂解。”
柳闲轻抬眸,意味深长地看了景帝一眼:“父皇既然知道北方已定,又何必问儿臣?”
景帝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声音不疾不徐:“北境既稳,大周不必再养闲兵。”
柳闲微微一顿,目光微闪,但脸上仍旧是一派淡然:“父皇此言何意?”
景帝缓缓抬眼,目光深沉地看着他,一字一句道:“闲儿,该把兵权交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