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花钱赎罪
书名:朕真的没想当皇帝作者名:不问岁月任风歌本章字数:2027更新时间:2025-01-21 17:39:14
柳暝一愣:“什么弥补?”
柳闲轻轻笑了笑:“军费不足,边疆急需粮草和兵员,既然三哥并非罪人,那就请他出十万两银子,用于军费支援,弥补因粮草延迟所造成的损失。”
柳暝的脸色骤然变了,明显有些犹豫,但他马上低下头,咬牙道:“五弟,这……十万两对我而言,实在是……”
柳闲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三哥,您是三皇子,怎么能因为一点点金钱就这么轻易妥协?更何况,这笔钱不过是做一个补偿,弥补朝廷的损失罢了。父皇也不会亏待您的。”
柳暝低下头,明显有些挣扎,心中也明白这是唯一的生路。为了保命,他只能咬牙同意:“好,十万两银子,我会尽快筹齐。”
景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但他的脸色依然冰冷,显得没有半点温度:“既然如此,暂时放你一条生路。去吧,记住,你的身份不容你再犯错。”
三皇子柳暝跪倒在地,嘴唇颤抖:“谢父皇恩典!谢五弟!”
景帝挥了挥手:“起来,去吧。”
话音刚落,景帝冷冷扫了一眼三皇子,似乎不再想再多说一句话。
柳暝连忙起身,低头退下,匆匆离开了大殿。
一旁的柳闲依旧保持冷淡的表情,目光没有跟随三皇子离开,反而静静地注视着景帝。
景帝沉默片刻,终于开口:“闲儿,边关急需支援,你已经与楚怀安老将军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我决定派你再次前往边境,助力稳住大局。”
柳闲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淡:“父皇,我自然会去,但有一事请先明言——”
景帝微微一愣,望向他:“什么事?”
柳闲抬眼,眼中闪过一丝锋芒:“陛下,之前的谗言屡屡传入耳中,连三哥这样的事都能蒙蔽,我希望以后,朝中之事,陛下能更加谨慎。我不愿再轻易听信他人的诬陷,望陛下慎重。”
景帝的眉头一皱,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似乎有些不悦,但却并未反驳:“你说得对,朝中有些人的嘴巴,确实不能全信。”
他顿了顿,“我答应你,今后会更加警惕。”
柳闲目光冷峻,心中早已明白,这次自己终于能将自己的一片天地牢牢掌握住。
既然朝堂上的势力已经开始松动,那么边疆的军权,也必将随着自己的努力逐渐倾向于自己。
景帝没有再说话,冷漠地挥了挥手:“去吧,边疆形势严峻,不容有失。”
柳闲轻轻点头,脸上的笑意不自觉地散开,嘴角微扬:“是,陛下。”
在离开大殿的途中,柳闲心中已经开始谋划接下来的脚步。
姜云远在京城等着自己,自己虽然身处困境。
但这一切,早晚会成为自己崛起的契机。
若能稳住边疆,手握军权,未来的路便能顺畅许多。
到了晚上,柳闲并未在皇宫中休息。
而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都城,连皇宫的侍卫也未能察觉他的行踪。
他这次前往边疆的计划,依旧是秘密进行,不想让朝堂上的人知晓更多的细节。
为了确保大周边境的安全,柳闲必须得到楚怀安的支持。
同时借助内奸的力量,将假情报送到草原十八部的大汗巴图尔那里。
那晚,月光如洗,照亮了柳闲骑马穿行的路径。
这一夜的行动将决定未来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大周命运。
楚怀安那位老将军可算是柳闲最信得过的盟友之一,而草原十八部的大汗巴图尔却是大周的头号敌人。
巴图尔所在的草原大营内,帐篷密集,马蹄声此起彼伏,狂风吹得旷野如同大海翻腾。
巴图尔站在营帐前,眼中满是急切。
副将阿尔敦此时走进帐内,手中捏着一封信。
“首领,终于得到了大周撤军的情报。”
阿尔敦的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若这封信属实,趁他们还未组织好新的防线,我们一定能一举击破他们。”
巴图尔的眼中迸发出精光,双拳紧握,似乎已经看到胜利的果实。
他伸手接过信件,仔细一读,果然信上写道:“大周命令撤回边疆军队,前往林州屯兵,草原十八部之地即将空虚,正是我等出击之时。”
巴图尔大笑一声,声音如雷贯耳,“太好了!准备出征,我们要在通往林州的必经之路上拦截大周撤退的军队,定要将他们一举全歼!”
阿尔敦也满脸期待:“是,首领!如果大周军队如信中所言,完全撤离边疆,我们这次有可能一举击败他们,打开大周的门户!”
巴图尔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们不单止要击败他们,还要让大周痛失军力,让他们失去信心。”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声急促的马蹄声,帐篷帘子一掀,营中的密探匆匆跑了进来:“首领,消息已经传到,大周军队已经开始撤离!我们马上准备阻击!”
巴图尔点了点头,立即下令:“动员所有部队,前往林州通道拦截,务必不给大周军队任何反扑的机会!”
不久后营帐外,草原十八部的战鼓已经敲响。
气氛紧张得几乎让人窒息。
巴图尔站在自己的营帐前,眼中带着一丝兴奋,仿佛已经看到大周的军队在他的刀剑下溃败。
夜幕低垂,寒风掠过边疆的旷野,吹得营帐边缘的旗帜哗哗作响。
柳闲已经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军营,身形矫健,像影子一样穿行在夜色中。
他的到来完全没有惊动任何人,直到他步入老将军楚怀安的帐中,才打破了这份寂静。
营帐内火光跳动,映照在楚怀安刚毅的面容上,老将军正伏案整理战报。
听到帐外的动静,他抬起头,眉头紧锁。
但当看到柳闲的身影时,眼中立刻闪过一丝愕然。
“殿下?!”楚怀安放下手中的笔,几乎是飞快地站了起来,激动地看着眼前的柳闲。
虽然他早就知道柳闲会来,但能亲眼见到这个年轻的皇子,依旧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安心。“你怎么回来了?这可是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