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756章 疯狂作死

书名:重生文娱,我是乐坛教父作者名:青春换糖本章字数:2177更新时间:2025-04-12 22:19:19

而现在,棒子国这操作,简直是从“文化窃贼”摇身一变成了“探测狂徒”。

吴青青这次没插科打诨,她也刷到了这条消息,脸色瞬间变了。

“林闲,这……还真不是一个小小的娱乐圈的事了。”

林闲没说话,打开文档,重新命名标题。

《当雷达对准我们,文化还只是文化吗?》

金手指键盘开始发光。

一字一句,干脆利落,文章里没一句骂人话,但每句话都带着锋。

他从棒子国几十年来对华夏文化的“碰瓷”史切入,再引到近期雷达事件,最后冷冷落笔:

“文化是软刀子,雷达是硬枪杆,今天它们一起指向了我们。”

“你可以不懂文化,但我们不能不明白威胁。”

“你可以不读我写的每一篇文章,但你必须看清他们走的每一步棋。”

文章发出去不到十分钟,阅读量瞬间突破百万。

后台像着火了一样在跳。

评论区比过年还热闹:

“林导不写书真的可惜了,这简直就是现代版《春秋笔法》。”

 “本来以为是在吵衣服,现在才知道,人家买雷达了。”

 “建议联合国快点开会,看看这算不算文化+军事侵略打包套餐。”

甚至还有网友做了张配图:

棒子国雷达照片左边,林闲的文章封面右边,标题写着:“文化先行,雷达随后?”

林闲看着屏幕,目光沉了几分。

他知道,这场仗,已经不只是他一个人在打了。

键盘可以写故事,也可以挡子弹。

而他这把“金手指”,也不只是段子利器,而是一把真正的文化长剑。

他轻声说了一句:“来吧,你们的雷达扫得再远,也扫不到我的字。”

就在林闲文风正猛、网友段子正火的节骨眼上,微博热搜榜突然再度换血。

不是哪个小明星塌房,也不是哪个大V开撕,而是五个严肃标题齐刷刷冲顶,像极了某种“系统警告”。

【棒子国引进鹰制雷达,覆盖半个华夏】

【远程监测系统或部署边境,专家解读风险】

【雷达扫描首都?热议:文化对线已升级】

【鹰国对棒子输出武器设备,引发外交层面关注】

【某军评栏目火线上线,深度解析雷达布局意图】

第五条,格外扎眼。

栏目名叫《锋线防务解析》,是华夏最权威的军事解读节目之一,主持人出身军方智库,语气硬核,从不废话。

节目一上线,网友就沸了。

“不是文化打嘴仗吗?怎么突然雷达都搬出来了?”

“那边刚偷完文化,这边开始买雷达了?是文化+武器联动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不是在模仿华夏文化,而是在预演另一个版本的东亚剧本?”

《锋线防务解析》的开场用了一张对比图。

左边是棒子国新安装的鹰制远程雷达照片,像是高配版“天线宝宝”。

右边,是棒子国某新剧的女主,穿着林闲剧里几乎一模一样的华服站在某“文化圣地”前。

主持人话不多,开门见山。

“有些人表面在追东方神秘风,实则内里是在铺设军事节点。”

“文化是外交前锋,但雷达才是战略落点。”

“这次设备部署,最大扫瞄半径460公里,理论上可精准感知首都上空的信号动向。”

“从文化碰瓷,到现实监控,这一步走得太快,快到我们不得不警觉。”

画面切换,主持人话锋一转。

“文化输出,确实可以互通。”

“但文化伪装下的侦测行为——就是挑衅。”

“他们在拍剧,我们在写文。可当他们装雷达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礼服对不对称。”

弹幕顿时炸锅。

“这已经不是衣服的事了!” 

“建议以后文化碰瓷+军购联动的国家,直接列入防务观察名单。” 

“笑死,原来林导打的是前哨战,我们现在才跟上。”

有人调侃:“林导,你不动笔,他们是不是就直接拉炮了?”

有人转发这期节目截图,配文:“看完这个,我只想问一句:林导,您的下篇文章标题是不是《文化雷达双轨并行论》?”

林闲没说话,只是静静靠在椅子上,手指在键盘边沿轻点,像是在等一朵花开。

 这年头,动嘴不如动笔,动笔不如等天收。

而这次,棒子国是真的捅了马蜂窝。

外交部的发言稿很快就出来了。

 短短两百字,全是标准式语调。

 但那句“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以文化交流为幌子的敌对行为”,像是核弹落在评论区。

同时,有网友默默发现,几个熟脸的棒子国顶流艺人悄悄下架了全部代言。

 再点开他们主演的几部剧。

 平台上多了一行小字:

 “内容调整中,敬请期待。”

有营销号悄悄发了个图,图里是某品牌直播间后台界面。

 棒子国某流量原本排在主推推荐位,结果被一张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海报取代。

 热评第一:

 “这味儿……真香。”

有人不信邪,发私信去问。

 品牌小编一脸懵:

 “啊?你说那个演员?他不是被文化雷达扫走了吗?”

封杀计划,已经开始。

此时此刻,林闲正在阳台晒被子。

 被子里夹着他昨晚写文时裹的那条羊毛毯。

 他一边抖被子,一边跟夏知音通电话。

“喂,你说外交部是不是看我微博了?”

 电话那头传来咔哒咔哒键盘声。

 “你可拉倒吧,林导,人家发声明讲战略,你搞笑归搞笑,别真以为自己能写出国策参考了。”

林闲吹了声口哨,懒洋洋地说:“那不正好嘛,我负责嘴炮,他们负责开会,这分工很合理。”

他挂了电话,顺手把晒好的被子往肩上一搭,回屋的时候还不忘顺手捞了口茶。

 屏幕上,他那篇《当雷达对准我们,文化还只是文化吗?》转发数已经破十万。

网友新一轮梗图已经开始刷屏:

 有把雷达P成超大麦克风的,标题写着“棒子国全境广播播音站,台词:请收听华夏骂你日常”

 也有的更离谱,把林闲P成红披风战士,背后是一整片“文化防空阵”。

而就在网友集体狂欢的同时,华夏娱乐圈内也是暗流涌动。

吴青青忙活到凌晨两点才睡。

她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电脑屏幕的蓝光在凌晨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眼。

她面前的三个显示器同时开着不同的数据面板:左边是微博热搜实时监控,中间是舆情分析曲线图,右边是水军账号追踪系统。

 她熬夜盯了一整晚微博后台数据,然后又接了七八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