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755章 光速封号

书名:重生文娱,我是乐坛教父作者名:青春换糖本章字数:2127更新时间:2025-04-14 14:51:28

网上吵得飞起,但大部分人都看出来了。

林闲,不像是个怕事的主。

而且,他现在的文章,已经不止是在骂人。

他在普及知识,在科普历史,在带动一场真正的文化觉醒。

更有网友说:“我爸妈平时从不刷微博,现在都被林导拉去上网看文章了,真·全龄段传播。”

此时,林闲正在手机上潜水,上下滑动屏幕。

林闲刷着网友们的评论,但是内心毫无波澜,反而盘算着下一篇该写什么。

《帽子不能乱扣,文化不能乱偷》?

《你说我破坏友好,那我请你先别偷我家菜刀》?

还是《文化输出不是诈骗工具》?

一排标题写在备忘录里,林闲边写边笑:“你们以为是骂战,其实是我出专栏呢。”

现在的林闲就像个开挂的战士,键盘就是他的枪,逻辑是子弹,网友是后援团。

吴青青看着他越写越带劲,彻底放弃挣扎,转头发了条微博:

【我们林导……现在可能不是个导演了。他现在转行去当文化特种兵了。】

底下的热评第一条是:“而且是重火力那种,直接炸穿棒子的壳。”

林闲看完吴青青的发文,倒是觉得很合适自己,哈哈大笑,嘴都快合不拢了。

网上,林闲的文章发布之后,双方的局势彻底进入“神仙打架”阶段。

前脚刚点了发送,后脚热搜就顶上了去。

评论数、转发数、点赞数蹭蹭往上涨,不到半小时,热度就把所有娱乐八卦压得死死的。

但最炸裂的还不是这。

而是——胡主编的回稿,也来了。

网友们顿时精神一振:“来了来了!上回林导刚开完大,胡主编要回敬了!”

“快冲!看文化界世纪对线第二回合!”

然而。

点进去的网友们,下一秒就收到了统一提示:

【该页面不存在!】

【该资源已被下架!】

【您访问的内容无法显示】

“啊这?”

“我这怎么是404?”

“我手机卡了?还是我眼睛瞎了?”

紧接着,全网陆续开始怀疑自己网络是不是出问题了,大家纷纷清缓存、换WiFi、用电脑登录。

结果一致:

胡主编那篇刚上线的回文,直接消失。

不仅如此,大家顺手点进他的主页一看:

好家伙!

主页空空如也,内容为零。

再一刷新……

【该账号因违反相关规定,已被封禁处理】

全网炸锅。

“什么情况?胡主编账号没了??”

“这是哪路神仙出手了???”

“谁把文化铁齿铜牙的牙给拔了?”

吃瓜群众当场原地震惊,满屏“我靠”齐飞。

热搜第五秒钟变脸:【胡主编账号疑似被封,原因不明】

弹幕纷纷直冲云霄:

“刚还在说建议封杀林闲,结果自己先下线了?”

“这就叫,打人前得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文化碰瓷翻车现场系列,建议收录入教科书。”

与此同时,林闲这边正打算用大号回一句调侃。

打开评论框,输入了六个字:“等等我先笑完。”

他刚打算点“发送”,结果页面提示:

【该用户已被封禁,无法评论】

林闲:“???”

他怔了一秒,缓缓放下手指,望着屏幕陷入沉思。

五秒后。

他忍不住了。

尽管他已经在尽力了。

林闲笑了。

但是没出声,只是肩膀在一耸一耸地抖,嘴角一会上一会下的。

吴青青端着咖啡路过,一看他笑成这样,立刻警觉:“干啥了你又?”

林闲终于是绷不住了,笑得眼泪都快飙出来了,指着屏幕:“我刚打算回怼,结果人没了。”

“人?哪个人?”

“胡主编。”

“啊?你开大了?”

“没有。我还在构思开头呢。他先被清号了。”

吴青青一脸懵:“你说他……被谁清的?”

林闲摊手:“不重要。反正不是我。”

随后他表情一正,假模假样地捧起笔记本:“我认真反思,我还没动手,人家就被收走了,这是不是说明我确实说得太对了?”

吴青青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都这样了还反思个鬼啊。”

林闲仰头靠在椅背上,舒舒服服地叹了口气:“这年头键盘杀伤力这么强,我得感谢金手指。”

事实证明,胡主编来得快,走得更快。

全网开始进行“胡主编失踪事件全解析”,一边搞笑,一边阴谋论。

有人贴出了账号封禁记录,有人扒出他近年争议发言,还有人干脆P了张图:【胡主编最后的背影】。

不得不说,网友们的脑洞是无敌的。

这张图的特效做得像是某犯罪纪录片的截图。

标题还写着:他来过,他发过,他消失得悄无声息。

林闲坐在电脑前,刷着这些搞笑梗,刚喝的水都差点喷出来。

就在胡主编账号凉得透透的第二天,微博热搜再度爆了。

而这次不再是林闲对线谁谁谁,而是——国际新闻霸榜。

热搜前五直接换血,标题全是一个调调:

【棒子国自曝购买鹰国远程监控设备】

 【鹰制雷达将部署棒子国边境】

 【该设备覆盖范围波及华夏多地】

 【军事专家解读:对华夏构成潜在威胁】

 【该设备可覆盖首都,网络热议沸腾】

新闻源来自国际主流媒体,信息量不小:

棒子国不知哪根神经搭错,突然从鹰国高价购入一批高精尖雷达设备,最大监测半径能扫到整个华北地区,甚至直指华夏核心区域——首都。

媒体话说得不重,但网友们可不干了:

“敢偷文化也就算了,现在还要偷信号?”

 “棒子这是文化、军事两开花?你管这叫邻居?我看是邻诈。”

 “那雷达再智能点,是不是能测出我们家热水器什么时候坏?”

网络瞬间暴走,从文化对线直接跳到国家安全议题,评论区气氛肉眼可见地严肃了几分,但依旧不乏调侃:

“是不是怕被林导文章震到,买雷达想提前感知?”

 “建议棒子国下次再买点文化鉴别仪,看图纹是不是华夏的。”

 “雷达覆盖首都?我这儿小猫打个喷嚏都能被监听了?”

 “这年头,连文化碰瓷都配上了军备套餐。”

林闲刷到这些,眼神微凝。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那几篇“骂文”,其实只是捅破了一层纸。

但这回,这玩意是真刀真枪了。

文化之争从来不只是嘴皮子上的事。

它背后是民族认同,是主权延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