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4章 天机
书名:重生文娱,我是乐坛教父作者名:青春换糖本章字数:2147更新时间:2025-02-07 22:14:15
夏知音和廖思思坐下后,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林闲的身上。
此刻的他坐在嘉宾席上,衣着简洁,却散发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气场。他的眼神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嘴角不经意扬起的微笑让人觉得他对一切都胸有成竹。
“他看起来心态挺好的。”廖思思悄声说道,“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夏知音点了点头:“嗯,林闲是那种永远不容易被外界干扰的人。今天,他肯定能证明自己。”
在夏知音和廖思思进入发布会现场后,那些留在外面的粉丝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
“夏姐姐最后说的那话,到底啥意思啊?”高马尾女生皱着眉头,一脸疑惑。
“我看啊,她就是在安抚咱们,让咱们别在这儿闹事,影响发布会。”
那个齐刘海粉丝又开始发表自己的“高见”,语气里满是怀疑。
“不会吧,夏姐姐不像是那种人。”
黑框眼镜男生立刻反驳。
“怎么不会?她之前的话就模棱两可的,一直不正面回答林哥到底是不是编剧。”
齐刘海粉丝双手抱胸,一副笃定的样子。
其他几个原本就对夏知音心存疑虑的粉丝,听齐刘海粉丝这么一说,也纷纷点头。
“好像是有点道理,她要是真知道什么,为啥不直接告诉咱们?”
“就是,还说什么天机不可泄露,我看就是不想让咱们知道真相。”
而那些信任夏知音的粉丝们,又不干了。
“你们别瞎猜了,夏姐姐肯定有她的考量。她和林哥关系那么好,怎么会骗咱们。”
“对啊,等发布会结束,真相自然就大白了,现在在这儿瞎怀疑有什么用。”
两拨粉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论,互不相让。
夏知音和廖思思听到身后粉丝的低语,心里虽无奈,但也只能暂且放下。
毕竟她知道,真正能改变一切的,只有林闲自己。
此时,发布会现场灯光渐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舞台之上。
李毅峰导演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他的语气抑扬顿挫,眼神中满是对艺术的执着,开口便是一连串专业术语:“在《欢乐颂》的创作过程中,镜头语言的运用堪称关键,我们从景别的巧妙切换,到光影的细腻把控,每一个画面都经过了精心雕琢。就拿开场的长镜头来说,它不仅是对故事场景的宏观呈现,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隐晦表达……”
台下的观众们一开始还听得津津有味,可随着李毅峰导演滔滔不绝,那些专业术语像潮水一般涌来,大家的眼神逐渐变得迷离。
台下的记者们忍不住交换了眼神,几乎全员都在假装认真听着,实际上却早已开始心不在焉。
李易侃侃而谈,却忽略了大家根本不关心这些深奥的术语。他的专业话语像是在空中漂浮,没人能抓住重点。
前排的一位记者忍不住小声嘀咕一句:“这专业知识讲得,比我大学教授上课还催眠。”旁边的同行也跟着点头,强忍着困意。
夏知音悄悄看了看旁边的廖思思,眼角不自觉地抽了抽,嘴角微微翘起。
“这段话听得我快打瞌睡了。”廖思思低声笑道,“能不能把这些无聊的术语给省了,大家想听的不过是《欢乐颂》背后的故事。”
夏知音点点头,笑得有些无奈:“他这是想让大家觉得自己很有深度,结果自己先睡着了。”
坐在角落里的林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心里想着:“李导这艺术创作的科普,怕是要把大家都送进梦乡了。”
而在粉丝区,那些原本还在讨论夏知音的粉丝们,此刻也被这冗长的发言搞得昏昏欲睡。
“这李导到底什么时候说完啊,我都快睁不开眼了。”
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粉丝揉了揉眼睛抱怨道。
李易继续说着自己的长篇大论,台下几乎所有人都在打哈欠,气氛也慢慢变得有些沉闷。
就在大家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李毅峰导演的助理终于看不下去了。他快步走上台,接过话筒,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非常感谢李导的精彩分享,相信大家对《欢乐颂》的艺术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让我们把时间交给我们才华横溢的演员们,听听他们在拍摄过程中的有趣故事和深刻感悟。”
李易的助理话音刚落,台下的气氛顿时一片松弛,记者们纷纷清醒过来,聚精会神地盯着舞台上的演员们。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听演员们分享拍摄中的趣事,特别是对于《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和角色的理解。
夏知音和廖思思作为主演,率先站起身来。
夏知音刚要开口分享拍摄趣事,还没等说出一个字,一位眼疾手快的记者就像离弦之箭一般站了起来,大声问道:“请问各位老师,你们都认识《欢乐颂》的编剧吗?毕竟剧本可是一部剧的灵魂啊。”
这突如其来的提问让演员们微微一愣,场面突然安静了几秒钟,所有的目光立刻转向了演员们。
林闲坐在一旁,嘴角微微扬起,眼中有些玩味。他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来。因为,编剧的身份,最近可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
夏知音在旁边坐着,稍微一愣,随即轻轻捏了捏廖思思的手臂。廖思思偷偷笑了一下,默默示意她放松,显然她知道,接下来的回答,很可能会引发一场“风暴”。
舞台上的几位演员互相对视了一眼,显然有些意外,但很快就明白了记者的意思。
最先开口的是夏知音,她笑着回答:“当然认识啦,我们在剧本围读的时候就和编剧有过深入的交流,编剧对剧情的把控和人物的塑造都有着独特的见解,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廖思思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编剧写的台词特别生动,角色的性格在台词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每次拿到剧本,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演绎这些鲜活的角色。”
这时,另一位演员也补充道:“而且编剧特别耐心,我们在理解角色和剧情上有任何疑问,编剧都会详细地给我们讲解,让我们对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
记者们纷纷做笔记,其中一位记者稍显急切地追问:“那她有没有和你们讨论过角色的背景,或者给过特别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