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慈善
书名:我只想倒反天罡!作者名:低调的666本章字数:2436更新时间:2025-02-03 14:03:42
说到花小钱儿半大事儿,一个是上坟烧纸,一个是上庙烧香。一个糊弄鬼儿,一个糊弄神儿,可归根结底都是糊弄人儿。
跟谁俩呢,5块钱烧纸就想财富自由。
扯犊子呢,3毛钱线香就想车震女神。
基本逻辑上这两种行为仪式都不靠谱,但以超自然视角看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二者其实都有实效。
烧纸能将心思传达给故去先人,托个梦寄个情,还是能做到的。恰好故去先人在阴曹地府还能有个一官半职的话,还真能办点儿实事儿。
上香是一种信仰的体现,佛门僧人会以诵经祈福的方式,提高虔诚信徒的功德,为他们带去福报和安宁。运气好一些的话,福报有可能就报应在了信徒所求之事上。
所以我以前的一些偏见认知是完全错误的,尤其对于烧香拜佛这方面。首先这确实是一个积累功德的有效方法,功德高了气运就好,气运好了,经商恋爱仕途,就都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不要觉得佛陀菩萨超凡脱俗就照顾不到世俗所愿。功德是个万能药,能够辐射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不过烧香拜佛本身并不增加功德,需要香客信徒额外做善事,烧香拜佛只是个增幅仪式,可以让功德增长更多,但不会凭空产生功德。
所以整天烧香拜佛虔诚诵经,平日却从不积德行善,一切都还是无用功。
了解了基本理论,实验功德增幅效果的方案也就好设计了。
为了节约成本,我想到了一个一举多得的方法。
我计划向般若寺捐一笔香火钱,这也是世修禅师的建议,他认为这是一举两得,既能起到烧香拜佛激活“功德倍增BUFF”的效果,也能让般若寺得到实际好处。回头我们只要再去做一些善事赚取功德就可以完成验证了。
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不过稍微调整了一下。香火钱可以捐,不是一笔,而是两笔。一笔是我们十殿超难公司的,另一笔来自香港福六生超难公司。
福六生超难公司的捐款按照正常模式,直接捐给般若寺的功德箱。
而我们的香火钱,则会通过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和地方的慈善总会,捐到般若寺的手中。
这当然不是无用功了,按照我这个流程捐出的香火钱,即起到了烧香拜佛激活BUFF的作用,也让般若寺得到了实惠,同时还符合慈善的行为条件。按照世修禅师的说法,这应该也算积德了。这样一来,原来一举两得的事儿,就变成了一举三得。
大年初八,年还没过完,但假已经放完了。我带着捐款方案来到开发区慈善总会,跟负责人谈捐款意向。
负责人了解意向后竟然很为难:“陈先生,您的善举是值得鼓励的,可是按照这个流程,我们很难做呀。”
我无法理解道:“钱我出,经你们手交给对方,怎么就难做了?这没什么技术含量吧。”
负责人油头粉面,一副金融精英的打扮,手表、戒指、领带夹、袖扣,不是奢侈品就是镶钻的。我甚至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贵的不自然!
“陈先生您不了解我们这个行业,其实我们是很辛苦很辛苦的。就说人工方面,从开发区到般若寺,20个人出差一个月......”
他还没报别的流程,第一条就让我忍不住打断道:“干蛤呀你们?就捐个款,10万块钱,用得着20个人护送吗?还一个月,大哥般若寺就在吉林长春啊,全程不到1000公里,你现在安排人出发,天黑之前就到了。”
负责人好像听到了什么有违常识的荒唐言论,笑着连连摆手:“不不不,慈善是要有仪式感的,同时要起到宣教的作用。要在做慈善的时候让更多人受到感染和影响,这样才能让慈善事业成为全民化,社会化的公益行为。”
我不是杠精犟种,听他说得好像还有那么点儿道理,便克制了一下:“你接着说。”
“您想想看,我们带着钱到了地方上,首先得跟有关部门打个招呼吧?慈善要做到实处,要留有痕迹。我们慈善总会不是体制单位,所以必须要依赖于体制管理部门才能留下受保护受认可,能够被统计被记录的痕迹,这很重要。光是这一项工作,没有3个专人跑一个星期,就办不完。”
我十分认同:“有道理,管理部门是绕不开的,你不主动找他们,他们就会来找你,找你不是来帮你,是来找麻烦。”
负责人笑道:“您看您是懂这里面的规矩的。还不止上面的管理部门要打招呼,下面的基层也得照应到,得让街道社区配合着宣传,得起到教育作用。这活儿能让人家干嘛?我们得挑大梁,人家就是行个方便。您说没有三五个人跑前跑后半个月,能宣传到位?”
“这就...有点儿没必要了吧。”
“宣传怎么会没必要呢?宣传就是树典型,就是立模范,一个优秀的模范典型可以带动无数后来者。只要宣传到位,您的这10万善款,有可能会带动数以百万甚至千万级的捐款。”
我暗暗感慨,还真是这么回事儿,直播打赏不就是优化了的这种模范典型的模式,让更多的人追捧效仿。
“还有负责疏导慰问的同志,人民群众不患寡而患不均,得知般若寺得了10万善款,当地的希望小学怎么想?蓝天救援队会不会有意见?民间动物保护组织能不能不平衡?他们都是一有机会就向我们慈善总会伸手,我们哪给得起啊,是不是得去开导劝解?不然闹起来怎么办,总不能让您好心办坏事儿吧。”
我担心道:“诶呦!还有这样的风险呐,那我还真是没考虑到。”
“所以说,想将这笔善款安安稳稳的落实到位,20个人30天的工作期,是非常科学的安排。”
我惭愧道:“怪不好意思的,我捐款行善,让你们跟着忙成这样。关键这么多人,30天人吃马嚼的,你们的经费也得往里面搭不少吧。”
负责人疑惑:“经费?什么经费?我们慈善机构哪有经费。”
“那这些花销......”
“从您的善款里扣除呀,这是行规。”
“还收钱啊?”
“您可以这么理解,虽然我们并不认为这是收钱。它和服务费还是有区别的,都是在为您的善行忙碌,属于是将一部分善款转变为其他的慈善模式。宣传维稳也是善举对吧?”
“好...好吧,那我想问一下,经过你们20个人一个月的折腾下来,最后我这10万块钱,有多少能交到般若寺的手里。”
“为什么要交到他们手里?”
“这钱我就是给他们捐的,当然要交到他们手里啊。”
“慈善不是这么做的啊陈先生,慈善是温暖关怀,是精神支柱,不是俗气的经济支援。我们只要把宣发做到位,他们所能得到的,将远比10万块钱多得多。”
我无语了:“所以说这10万块钱,那20个人准备一个月全都给花了是吧?”
“怎么会呢~”负责人纠正道:“我们这边儿又是组织协调又是保障指挥的,就不花钱啦?我们是准备一起都给花了。”
“大过年的,给你妈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