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玉玺在我手里
书名:开局签到霸王色霸气,独断玄幻三国作者名:执笔洒春秋本章字数:2054更新时间:2025-01-25 22:04:14
“老哥,瞧您这话说的,你才是最仁慈的,要是您不放下武器,回到吴郡跟我继续打下去,到时候又不知道多少人要死在战火之下。
而且到时候我肯定会让降兵跟你打的,自己人打自己人,实在是让人闻之落泪啊,老兄大善,凤感激不尽,快上座。”
潘凤说着,拉着孙坚上座。
孙坚哪里敢啊。
“败军之将,何来上座,侯爷莫要折煞于我,您请上座。”
“诶,老哥,别提什么败军的事情,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咱们今天只是大口喝酒,好好叙旧。
你是兄长,你就该上座。”
潘凤执意拉着孙坚上座,孙坚则是不停地推辞。
营帐之外,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孙策本以为潘凤单独把老爹喊入营帐,肯定是要好好的羞辱老爹一番,没想到竟然这么客气。
而赵云担心单独相处,孙坚会对大哥不利,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事情。
最终一番僵持下来,潘凤还是坐在上座,两人把酒言欢,聊着往事,渐渐的孙坚也放下戒备,认识到潘凤真的是跟他想的不一样的人。
“侯爷,自打洛阳一别,我就一直憎恨于您,觉得您是一个无耻之人,还在将士面前,宣传你偷盗玉玺,栽赃于我,现在看来,后也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是我错怪侯爷了。
孙坚心里愧疚,给侯爷赔罪。”
孙坚说着,自己给自己倒了三大碗,咣咣的往嘴里灌。
潘凤这边也喝得有些醉,嘴上没个把门的。
“这个真的不怪兄长,我其实真有坑你的意思,还请兄长勿怪。”
“这......难道说,玉玺真的在你手里?”
孙坚紧张的看着潘凤,潘凤嘿嘿一笑。
“老哥一直咬着玉玺在我手中,难道你其实心里也没谱?”
这话几乎等于承认了玉玺在自己手里,孙坚停的都惊呆了。
“当真如此?你是怎么得到玉玺的?从小皇帝手里抢走的吗?”
眼看孙坚都这么问了,潘凤也没有隐瞒。
“事情是这样的,玉玺不在小皇帝手里,而是在郭汜手里,我追击郭汜的时候,他为了求活命,就把传国玉玺献给我了。
我当时就把他杀了,不仅是为了隐藏消息啊,而是这家伙占据洛阳之后,荼毒百姓,还放火烧城,我是绝对不能饶了他的。”
潘凤这么一说,无论是孙坚,还是外面的孙策,都是一脸的震惊。
孙策咬着牙看着赵云。
“看到没有,我就说,传国玉玺在那个贱人手里,我猜的没错,郭汜就是被他灭口了。”
赵云也知道,自己大哥这么做确实有些对不住孙坚,但是他还是要站出来维护大哥的。
“注意言辞,你们都投降了,还敢说我大哥是贱人,这可是找死。”
孙策愣了一下,意识到以后不能在骂潘凤了,不过也并没有那么紧张,他知道潘凤不是那种人。
“哼,我以后还是他的大舅哥呢,他不会杀我的。”
这个赵云倒是没有反驳,潘凤曾经就说过孙尚香是十大美人之一,这种绝色,大哥又是个好色之徒,八成是要据为己有,那以后孙策就成了大哥的大舅哥,这直接成了一家人了。
孙坚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传国玉玺,能不能让我看一眼,就一眼!”
那可是传国玉玺,孙坚因为这东西搞得身败名裂,被人骂成窃国贼,现在知道这东西在潘凤手里,怎么能不想看看。
潘凤轻咳一声,想要拒绝,可是自己都把玉玺的事情说出去了,不让人看看,也说不过去。
“给你看可以,但是你要答应我,不许外传。”
“放心吧,天下都觉得玉玺是我的拿的,说出来也没人会信是你的。”
孙坚坚定地保证,潘凤则是小心翼翼的将玉玺从怀里掏出来。
“看吧,这就是!”
玉玺递给孙坚,孙坚颤颤巍巍的接过去,放在桌子上,然后将盒子打开。
取出里面的传国玉玺。
玉玺是汉白玉所制,入手有一种冰凉的感觉,可是孙坚的表情却变得愈发的炽热。
“怎么,老哥,想要嘛?”
潘凤这是一句玩笑话,却让孙坚的贪念瞬间熄灭。
“不不不,不敢!”
孙坚急忙摇头,潘凤都想笑,历史上,传国玉玺,就是被孙坚抢走的。
而且他一开始可没打算交出去,是他死了以后,吴郡知道他死了,那些被他欺压的士卒,要将孙家赶尽杀绝。
孙策这边献出玉玺,以求援军。
也就是孙策献出玉玺之后,袁术才称帝的。
只是这要比真正的历史,早了一些。
所以,孙坚是敢的。
只不过现在兵败成为俘虏,他心里的野望,也差不多该熄灭了。
潘凤看着孙坚。
“老哥,传国玉玺的事情,还真的是老弟在坑你,你不会责怪老弟吧?”
潘凤询问,孙坚赶紧摇头。
“不,传国玉玺乃是天命所归,如今大汉已经是病入膏肓,气运早就消散殆尽,传国玉玺,择主而事,您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啊。”
孙坚在这拍马屁,潘凤被吹嘘的也是有些飘飘然。
“来,接着喝酒。”
两人又喝到一起,潘凤这边,喝的正酣的时候,庞统那边正在忙着将士兵都运到这边来。
只是运兵的时候,出现了意外,庞统将来汇报。
“主公,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与您!”
“什么事情啊?”
潘凤此时已经喝的醉醺醺,意识都快不清醒了。
“主公,咱们不是要去江南岸发展嘛,所以我们就忙活着将夫人,还有士兵的家眷们运到江南来。
可是有些投降的江东士兵,他们不愿意渡江而来。”
这话一出,潘凤酒都醒了大半。
“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愿意?”
“他们大多是庐江郡,还有九江郡的人,他们父母妻儿都在江北,听说主公要南渡,去吴郡安居,他们都不愿意开自己的家乡。”
庞统解释,潘凤立即明白了关键所在,他是要放弃庐江郡,跟九江郡的,可是这些士兵里面有这两个郡的士兵,他们不愿意走,也是理所应当的。
“家在这两个郡的士兵有多少人?”
“差不过一万五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