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0章 马刑
书名:百棺夜行作者名:细柳兰舟本章字数:2017更新时间:2025-03-01 11:02:10
“小子,这俩眼珠子是真眼珠子吗?”
周策看到这俩跟灯泡似的眼珠子就想上手摸一摸,我赶紧拍下他的手,鄙夷得看向他。
“你咋手这么欠,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
周策冷哼一声。
“切!”
说罢还是把手抽了回来。
不过看到这玩意儿我心中已然差不多有了数,不管这眼珠子是干啥的,重要的是石像上的那根手指,光是这玩意儿就能养出一只野鬼出来,也从侧面证明这玩意儿远比我想象中要邪门。
我从腰间取出三柱香,这玩意儿我都随身带着敬天地,敬鬼神,这是白山河教我的,敬畏万物。
供香点燃,将我插在地上,随后朝着石柱拜了拜。
“你脑子没毛病吧,这野飘子你也拜?”
我没理会周策的嘲讽,咱们现在在别人的地盘上,这玩意儿不得不防。
随后我踮起脚尖,伸手将那根手指从石像上取了下来。
“这玩意儿你拿了干啥?”
“这是咱们离开这里的关键。”
我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将干尸手指包裹之后放进盒子里,随后伸手摸了摸那对眼睛,比我想象中的要硬,就像是两颗石头。
“刀!”
周策将刀递给我,我接过刀直接把石像的两颗眼球直接撬了下来。
这两颗眼球看上去不是寻常之物,收在身上总是没错。
“你小子怎么胆子这么大?”
“这叫请仙!”
不管是仙是鬼,只要你诚意足够,顺着毛就算是玉皇大帝你都能请下来,当然我没这本事也没这资格,但请这洞穴里的野仙还是不在话下。
“你那只手就这么扎着?”
看我手指还在流血,周策也问了一嘴。
“带药了吗?”
他随手丢出一卷绷带。
“只有这个。”
我拔出竹签子,这玩意儿扎在手上还是很疼,不过现在野飘已经请下来,就不必再压着鬼脉。
重新包扎好伤口,周围虽然没发生什么,但我知道这应该没有什么太邪门的东西了,不然我俩早死了。
“接下来怎么办?”
周策再次问道。
“砸了!”
“砸了?你前脚摁住他,后脚就把柱子砸了,不怕他找你麻烦?”
我蹲下身子看着石像之下那密密麻麻的铭文,虽然不认识,但也能猜出个大概,这石像应该是就是钉命柱,手指的主人被困在柱子里,用一种名为马刑的手法困死了这里的人。
“马刑?”
“马刑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我爷爷说过,葬有七忌,其中第三种就是马刑,将活人皮肉剥开,将其贴在石柱上,待到血流干的时候,人也就死了。”
“这是个什么说法,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不懂就少废话!把柱子砸了!”
“切!”
说完,他冲着石像狠狠踹了一脚,这石像并不是固定在白蚁巢穴里,这一脚下去,石像反倒,身体已经碎了大半。
“好像有什么东西出来了!”
周策指着地上出现裂纹的石像,随之无数的飞蛾飞出,朝着一个方向狂涌。
“这石像里怎么会有飞蛾?”
看着飞蛾齐齐涌入一个方向,我也来不及多做解释便带着他朝着飞蛾涌入方向寻找,飞蛾涌入墙壁缝隙之中,这缝隙虽然狭窄,但我们俩却是无法注意到。
“能把这堵墙给弄开吗?”
我看向他,江东蛇用的是术,想必是有手段应付这种情况的。
“不好说,先试试!”
周策掏出一根木棒,摩梭墙面,好像在倾听什么声音,随后他举起手中木棒,将那些原本我用作抓鬼脉的竹签子依次扎进墙壁里,待到十二根竹签完全钉在墙壁上,周策后退两步,飞起就是一脚。
墙面轰然倒塌,露出了一条漆黑的甬道。
“我靠,你还真牛啊!”
“哼,这算什么!”
说着他捡起竹签子和木棍放进怀里。
“不过你之前怎么不试试,没准咱们不用这么麻烦也能打开。”
“你懂什么,这叫抓隙术,用这根空心的木棍找到缝隙位置,然后将竹签插进裂缝的位置,再用最小的力就能砸开墙壁。”
听他这么一说我倒是明白了,不过这门手段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要不是耳力极好的人,恐怕也听不出其中端倪。
收拾好一切,周策打开手电,这甬道冗长到一眼看不到底,我最烦的就是这个,之前在东源山不知道在里头吃了多少亏。
“对了,你还没说那些飞蛾是什么东西呢?”
“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猜应该是石像上的铭文,这东西很邪,我爷爷说这东西人死一口棺,要是这口气不散,千百年不散就容易养出蛾子。”
“你说这些飞蛾就是那一口气?”
周策反应过来,看向我。
“多半是的,咱们脚下有地磁,这东西我摸不准到底和被镇在下面的鬼有没有关系,这东西还真说不明白。”
“还有一件事儿你想过没?”
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应该是翼人的壁画,自从进来之后我也观察过,白蚁巢穴里根本就没有壁画,但在外头看到的确实实打实的东西,之有一件事让我特别怀疑。
我们是不是真的只在一处巢穴里行走,抑或是在我们被地磁影响的时候,或许根本就不在这里头。
但这些问题眼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找到其他人,只有找到其他人才能最快弄清楚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正当我思索之际,我突然听到甬道里传来声音,这声音我之前就听到过,起初以为是风,但发现身处白蚁洞穴之后意识到应该不是。
在这甬道之内,声音显得格外清晰,我身旁周策耳力极好,想来早已听出方位所在。
“能听出是什么吗?”
“乐器。”
“乐器?什么乐器?”
周策表示自己只是耳力好,对于乐器是一无所知,但他随即表示这是一种浑厚的声音,应该是很大的一种乐器,而这曲子相当浑厚,但距离我们还很远。
“哪个方向?”
“不知道,声音太散,有回音,只怕这里不止有一条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