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结束语:《黄粱一梦乎?》
书名: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作者名:水泉之晨本章字数:2217更新时间:2024-11-13 15:53:32
《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
结束语:《黄粱一梦乎?》
唐开元七年,道士吕翁行邯郸道中,某日,宿于客店。
一个姓卢的年轻人,穿短衣,乘青驹,进店歇息。两人互通名姓后,同席而坐,言笑甚欢。
良久,卢生看看自己的短衫,长叹道:“大丈夫生于世间,不能得志,困顿如此!”
吕翁道:“看你的模样,无病无苦,谈谐正畅之际,忽而叹息困顿,这是为何?”
卢生道:“我这不过是苟生于世罢了。士之生世,当建功立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才可言得志。我幼年立志向学,富于才艺,以为青紫垂手可拾。如今已届壮年,却犹须勤于田亩,还不算困顿吗?”
说罢,忽感目涩神困,昏昏思睡。这时,店主人正给他们蒸黄米饭,吕翁取出一个青瓷枕头,对他说:“先睡片刻吧。”
卢生俯首就枕,见瓷枕两端有小孔,细看,小孔渐大,其内明朗,卢生不觉举步入内,竟然回到了家里。
几个月后,他娶了清河名门闺秀崔氏女,容貌甚丽,嫁资丰厚。卢生大悦,从此衣装车马,日益鲜盛。
第二年,他入京赶考,金榜题名,授官渭南县尉,然后一路升迁: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知制诰、同州太守、陕州刺史。
他在陕西凿河八十里,水路畅通,灌溉良田,百姓刻石记德;而后,升京兆尹。
这一年,吐蕃入侵,河湟震动,玄宗任卢生为御史中丞、河西道节度使,遂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边地百姓立石以颂功。
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由于心想事成,飞腾太快,他为宰相忌恨,以谗言陷害,贬端州刺史。
三年后,他被召回朝廷,不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了宰相,执大政十余年,号为贤相。
玄宗宠信他,一日三召,商议万机。众大臣嫉妒,诬他与边关武将勾结,图谋不轨。
府吏率人来捕,卢生惶骇,对妻子道:“我家住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温饱,何苦入仕求禄?如今还想穿短衣,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也不能了。”取刃自刭。
妻子苦苦阻拦,遂下狱。同时被捕者皆死,只有卢生得一交好的宦官相救,流入边荒。
几年之后,玄宗知他冤屈,再度召回任为宰相,封燕国公,愈加宠爱。他的五个儿子皆入仕为官,各娶望族女子。
卢生两度流窜,如今又复执政,从此纵情声色,后庭歌伎皆第一绮丽。玄宗前后赐良田、甲第、佳人、名马,不可胜数。
卢生年八十余,上书请求致仕,玄宗慰留。不久,卢生患病,玄宗派高力士亲来问候,延请名医上药,无效,病逝。
卢生伸腰睁目,发现并未入土,仍躺在旅舍中,道士吕翁坐在旁边,店主人的黄米饭还没有蒸熟——原来不过一梦。
吕翁道:“人生的得志,不过如此。”
卢生怅惘良久,谢道:“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在下已尽知。多谢先生指教。”拱手下拜而去。
这篇脍炙人口的传奇,乃唐人沈既济所作。此前此后,类似主题的小说戏曲亦有不少:
东晋干宝,《搜神记•杨林》;
南朝刘义庆,《幽明录•焦湖庙祝》;
唐人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唐人任蕃,《樱桃青衣》;
宋代说书人,《吕洞宾黄粱梦》;
元朝马致远,《开坛闻教黄粱梦》;
明代汤显祖,《邯郸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有几则故事约略相像。
这些故事经艺人说书,舞台演唱,不用说奔波宦海的读书人,便是乡间的村夫孺子,亦耳熟能详。
由此似乎人人大彻大悟:世事皆如黄粱一梦,功名权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是过眼烟云;入仕求禄,宦海沉浮,“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纵然贵极人臣,终不免生老病死,占地数尺,化作尘土,“荒冢一堆草没了”……
但是,且慢。
听了《黄粱梦》的寻常百姓固然仍须终生辛苦,以求衣食温饱;那些显宦,看了《邯郸记》,又何曾将追逐富贵的热心稍微冷了一冷?
查一查干宝、汤显祖、蒲松龄这些人的身世经历,并没有一个出将入相,真正体验过那种如火如荼的富贵,而后又从云端里一个跟头栽了下来;倒是大半苦苦登攀,却终究坎坷沦落。
这就让人疑心,所谓“黄粱一梦”,其中有“酸葡萄”的味道,而真正的大富大贵之人,似乎并不这么想。
其实,许多贫寒士人连“一梦”也成奢望:
四十年来公与侯,
纵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向先生借枕头。
《官场现形记》的序言中写道:
“士废其读,农废其耕,工废其技,商废其业,皆注意于官之一字。盖官者,有士农工商之利而无士农工商之劳也。天下爱之至深者,谋之必善;慕之切者,求之必工。”
一旦得官,“辅天子则不足,压百姓则有余……有语其后者,刑罚出之;有诮其旁者,拘系随之……于是官之气愈张,官之焰愈烈。羊狠狼贪之技,他人所不忍出者,而官出之。蝇营狗苟之行,他人所不屑为者,而官为之。声色货利,嗜若性命。荒谬乖戾,罄纸难书”。
因此,有些人认为,权力是一种可以消融人的意志的腐蚀剂,能使好人渐变,坏人趋于其极;权力又是一种类似于鸦片的东西,一旦品尝了它带来的荣耀财富和一呼百诺的威势,幡然醒悟当作一梦者少,从此上瘾沉溺至死恋恋者多——这或者更近于真理,至少,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官场大略如此。
民贫而官富,民弱则官强。百姓处于贫困、愚昧、孤立无援的境地,才会把官吏的暴虐当作前生命定来承受。
如果民众得到良好的教育,有富裕体面的生活,心理上与官员平起平坐,又有宪法和法律限制政府的权力,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制度约束官员,使其谋不到“声色货利”,则自然息了“爱慕”之心,官场太平。
(全书完)
——————
——————
推荐作者的另一本书:
请读者移步,欣赏喜马拉雅《异时空之千山暮雪》。
共和五十年,陆军第三师文工团新兵列山,参加了剿灭马匪的战斗。成为昆仑弟子,追查瑶池金钥,探寻中心宇宙的奥秘。
一个乡村青年,在时代洪流中的探索与迷茫,末世浩劫中的挣扎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