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23章 固宠.3表达忠诚.链接3

第123章 固宠.3表达忠诚.链接3

书名: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作者名:水泉之晨本章字数:2382更新时间:2024-10-18 17:52:45

《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

第四卷,固宠

第三章,忠诚如何表达

链接:《夺嫡与传位》(下)

2. 中国古代王位传承制度

曹丕能够成功地保住太子地位,主要是因为他是嫡长子。杨广虽然夺嫡成功,尽管如此,历史上帝王废长立幼的情况并不常见,传承的主流方式依然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嫡长子继承制是从周朝开始建立的。

自夏朝确立家天下之后,王位继承并没有变得简单起来。在此之前,首领以氏族民主制公选,部分靠贤能,大半靠实力,并无明确划一的标准。

但由于当时氏族并立,各自独立自主,联盟首领的地位和权力并不高,也不能享受太多的特权,因此人们争位的兴趣并不是太过强烈。至家天下,王位自然要传给其子孙,王位传承以血缘为依据,似乎变简单了。但由于此时王的权柄地位很高,争夺激烈,制度不严密,就会造成大变乱。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自夏启至桀,共十三代,历十六王,他们有的传子,有的传弟,以传子为主。传子是否传长子嫡子,史料匮乏,不得而知。

商代自汤至纣,经十七代,历三十一王。商代多有“兄终弟及”者,即兄死由弟继承,弟死再由少弟继承,直到同辈兄弟全不在世时,再由长兄之子继位。这种制度破绽甚多。因为自私乃是人的天性,继位之弟往往不肯把王位再交还给哥哥的儿子,而想传给自己的儿子。于是常引起争夺,据说“殷有九世之乱”。

至周朝,因“殷鉴不远”,开始预立世子。《太平御览》上说:“故自唐虞以上,经传无太子称号。夏殷之王,虽则传嗣,其文略矣。至周始见文王世子之制”,也就是说,太子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周文王的时候。从此之后,才有了预定接班人的制度。

西周经过几代的传承,终于形成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制度,也就是说,在嫡庶所生的诸子中,必须先选取嫡正所生。而在诸嫡子之中,又必须确定长子的优先继承权。

可以看出,这种制度的本意是尽可能地排除各种不确定因素。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实行多妻制,帝王之妻妾不计其数,子嗣也必然极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定一个破绽极小的制度以约束之,才能减少争夺。

长与贤相比,长由出生年月确定,贤则无客观标准;贵与长相比,贵以血缘确定,庶子中年长的则可能不止一人。而且,帝王的正妻一般出身于大家庭,嫡子有舅氏支持,地位也比较稳固。

这一规定从理论上大致解决了王位继承的问题,因此,此后的三千年都大致得到了遵行。

春秋战国时代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一则是由于当时的战乱局面,二则也因各国习俗的不同。

当时,部分诸侯国“大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择卜,古之道也”。这种嫡子中的兄终弟及制,主要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在诸侯激烈兼并的情况下,君主死后,如果依嫡长子制而立了年幼病弱或昏乱的人,无疑是给邻国可乘之机,因此不能不考虑立贤长之子。

此外,当时战争频繁,诸子中有才之人多立战功,乘机培植自己的势力,也不免会起争夺之心。还有些国家,如楚国,初期还沿袭了少子继承的地方风俗。

各国立世子,还要考虑列国关系,所谓“太子无外援将不立”。楚平王废太子建,立秦女所生之珍为太子,也有引秦为外援之意。其后,伍员复仇,借吴国之兵破楚,楚国最后仍依靠秦国出兵才得以不被亡国。

围绕着君王继承权,当时各国的君主、太子、诸公子、后妃、外戚、权臣、宦官等进行了各种争斗,发生过许多阴谋。

各种争夺手段中,以进言于君主进行废立最为有效。其次有借兵攻打,费力较多,一般还要割地为酬。再次,是发动宫廷政变。

有人统计,中国历史上共发生过一百七十多次夺位政变,几乎半数发生于这一时期。最后,以刺客从肉体上消灭政敌,当时也时常成功,如吴国公子光使专诸刺杀吴王僚。

秦得天下后,因始皇放逐长子在外,发生了少子胡亥夺位之事。刘邦时,又欲废长子刘盈,立赵王如意。汉武帝也废太子,立少子。其余如西晋、隋、唐各朝,都屡有夺嫡废立之事。至于一些割据小国,则继承权之争更为频繁。

正因为变故良多,君主与大臣都更为警惕,嫡长子制更为巩固。曹操是精明之人,有见于此,遂不废长立幼。

但君位之重,过于泰山,皇室诸子弟莫不觊觎,生取而代之之心。一人在太子位,数十人窥伺于侧。以数十人之智、力、财,攻陷一人;但有小过失,则谗言立进。太子的日子是很难熬的。清康熙时,有所谓“九子夺嫡”,太子终于被废。

秦汉之后,兄终弟及也偶尔有过。五代时,军阀角逐,各国动荡,如立幼子,则江山难保。周世宗柴荣死,遗幼子,为赵氏所乘。赵氏立,遂鉴此而预立其弟为储。其后赵宋江山渐稳,赵匡胤有后悔之意,但赵光义羽翼已盛。还有传说赵光义杀兄夺位的,就是所谓的“烛影斧声”之谜。

越是精明强干的帝王,对接班人越挑剔,往往会不顾嫡长子制的传统,想另立一个他中意的儿子为储君。当皇帝表现出要挑挑拣拣一番,嫡长子并不能当然继位时,其他诸子立生取代之心。

而挑战者只要略微露出一点意向,就再也没有安身退步之处,因为不论谁成为新皇帝,都绝不会放过曾经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这么一来,天下虽大,他却无处可逃。

因此,这场亲兄弟间的战争,除非从一开始就绝不参与,否则必定是个不死不休的局面,相互间的构陷、倾轧会极为惨烈。

当旷日持久的争夺最终以一人胜出尘埃落定后,更血腥的场面才真正上演。这时候,胜利者在多年的焦虑、恐惧、仇恨的煎熬下,其实已经心理极端扭曲,一旦可以肆无忌惮地发泄,会用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变态方式来虐杀兄弟和仇敌。

这是世界上最残酷的死亡游戏。

与后世相比,曹丕的行为并不太出格,而杨广就没有用太多的气力掩饰自己的仇恨。

杨广继位后的很多昏乱行为,都可以看成是“夺位后遗症”的发作。他的好大喜功、征伐高丽,都是想证明他应该得到这个位置;他的乱伦,则表达了对老皇帝的怨恨——这是唯一可以决定他的生死的人。在这个人的阴影下,他胆战心惊地痛苦生活了许多年。

(本章链接完)

——————

——————

推荐作者的另一本书:

火红的五十年代,壮美的西部河山,一个文工团新兵走进职场,走向江湖。

请读者移步,欣赏喜马拉雅《异时空之千山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