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固宠.2面谀.链接2
书名: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作者名:水泉之晨本章字数:2523更新时间:2024-10-14 09:32:33
《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
第四卷,固宠
第二章,面谀
链接:《口舌与祸福》(下)
3. 杨恽诽谤
杨恽与其父杨敞的性格截然不同。
杨敞的官场生涯正处于汉武帝、霍光这一政治动荡时期,他是出了名的胆小。
秦皇汉武向来并称,汉武帝的严苛暴虐,可以想见,当时大臣无辜而诛者难以计数。后来有人立志要超越这二位,做他的臣民,难矣!
杨敞不过是有点明哲保身,不肯犯险以搏富贵,当然,他也的确得以善终。
杨敞最初在霍光的大将军幕府任职,得到了霍光的欣赏与重用,升为大司农。当时,上官桀父子要谋害霍光,稻田使者燕仓得知这一阴谋后,告诉了杨敞。杨敞这个人素来胆小怕事,竟不敢上告,装病回了家。
不过,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于是上告,上官桀等人被杀。事后,燕苍、杜延年等人都被封了侯,杨敞没有。杨敞后来升为御史大夫,他直到升为丞相后,才封为安平侯。
第二年,昭帝去世。昌邑王继位后,行为淫乱,大将军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密谋废昌邑王另立新君。
议既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延年起至更衣,敞夫人遽从东箱谓敞曰:“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教令,遂共废昌邑王,立宣帝。(《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大将军霍光与自己的亲信商议决定之后},派大司农田延年通知丞相杨敞。杨敞非常惊慌,不知道说什么好,汗流浃背,只是不停地点头。田延年起身上厕所,杨敞的夫人急忙从东厢房出来,对杨敞道:“这是国家大事,现在大将军已经决定,派九卿一级的官员来通知君侯你。你如果不立刻答应,和大将军一条心,犹豫不决,恐怕会先被杀掉。”田延年回来,杨敞和他的夫人与田延年一起讨论,答应遵从大将军的命令,于是一起废除了昌邑王,立了宣帝为帝。
杨敞在这个事件中充分表现了他的胆小怕事。宣帝即位一个多月后,杨敞去世,他的长子杨忠继承了他的爵位。
杨恽是杨忠的弟弟,最初被任为郎官。杨恽的母亲是司马迁的女儿。
杨恽比他父亲要大胆得多。
霍光去世后,霍氏谋反,杨恽先听说了。这大概是因为他父亲杨敞本是霍光的亲信,他与霍氏家族还有来往,也许来往相当多。他通过侍中金安上告了霍氏谋反之事,宣帝召见他,让他叙述了详细情况。
霍氏被诛,杨恽等五人皆因此封侯。杨恽这一下不但把自己摘了个干净,还立功封了平通侯,并升为中郎将。
杨恽廉洁无私,也很有才干。当时,朝廷对郎官的管理极为混乱,杨恽上任后,整顿了管理制度:郎官有罪就上奏罢免,郎官考核为上等,就推荐上去,有的后来升为郡守或九卿。于是,郎官们努力向上,贿赂请托之类的弊病都消除了。
为此,杨恽荣升光禄勋,这是一个与皇帝更为亲近的职位。
杨恽为人也很慷慨。最初,杨恽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五百万,他封侯之后,就将这些财产分给了同宗族的人。
他的后母没有儿子,死后也把几百万财产都给了杨恽,杨恽却把这些财产全部分给了他后母的兄弟们。
但是,杨恽又有对人苛责、喜欢发人阴事的毛病,因此被许多人怨恨,并终于出了事。
太仆戴长乐,是宣帝在民间时的朋友。宣帝即位,将他拔擢起来。有一次,戴长乐跟随宣帝去宗庙祭祀,回来后,向他的下属官员吹嘘他如何受到皇帝的亲近重用。这大概是因为他从一个民间的普通人突然升到很高的位置,不懂官场的禁忌。
有人上书告戴长乐讲了不该讲的话,让廷尉审理。戴长乐怀疑是杨恽让人告了他,于是也上书告了杨恽。
戴长乐所告杨恽有以下数事:
高昌侯的马车奔入北掖门,杨恽对富平侯张延寿说,听说以前曾有马车奔入碰了殿门,而昭帝驾崩,今天又出现这样的事,这是天意,而非人力。
杨恽去观看一些历代人物的画像,他指着桀和纣的画像说,天子到这里来,听一听他们的过失,就可以得些教训。戴长乐说,这些画像中有尧、舜、禹、汤,而杨恽偏偏拿桀、纣说事。
杨恽听到来投降的匈奴人说到单于被杀时说,这样的君主,大臣为他们出良谋善计而不用,才落得这样的下场。秦朝的时候,只任用小人,诛杀忠良,因此灭亡;如果当时任用贤臣,秦王朝就可以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感叹说,古与今如一丘之貉。戴长乐说,杨恽妄引亡国以诽谤当世,无人臣礼。
杨恽还曾对戴长乐说,正月以来,天阴不雨,这是恶兆,皇上只怕走不到河东。戴长乐说,杨恽以主上为戏语,尤悖逆绝理。
这些话都是杨恽平日与同僚的私语,或一时的感慨,举报后可以上纲上线到“诽谤当世”、“无人臣礼”、“悖逆绝理”,罪当杀身灭族。“反右”和“文革”时期,同学、老乡之间的私下议论,一旦被揭发,只言片语就可以抄家下狱,真所谓“古与今如一丘之貉”也。
事下廷尉审理,杨恽见事急,与富平侯张延寿、户将尊私下串供,也被揭发。廷尉判定他大逆不道。汉宣帝还不算太苛刻,只是将杨恽、戴长乐同时罢了官。
杨恽失掉爵位官职后,回家经营产业,过起了富家翁的日子。
一年多后,他的朋友安定太守孙会宗给他写信,说大臣被罢废,应当全家惶惧,不应当治产业,来往宾客,被人称誉。杨恽被罢免后,内怀不服,所以就给孙会宗回了一封信。
杨恽的《报会宗书》极有文采,与他外公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一样,为后世所传诵,但这封信中颇有些怨愤、嘲讽、讥刺之语。
碰巧当时发生了日食,有人上书,告杨恽骄奢不悔过,所以引发了日食。廷尉查案,查到了这封杨恽给孙会宗的书信。宣帝看信后,讨厌憎恶。
廷尉于是判杨恽大逆无道,腰斩,他的妻子和儿子迁徙酒泉郡;所有与杨恽关系好的大臣,如卫尉韦玄成、京兆尹张敞以及孙会宗等,都被免职。
杨恽终于因一封信被杀。
“文革”时,许多人通信,都在看过后就随手烧掉,写日记更是自取灭亡之事,除非这日记只记做过的好人好事、学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等着给人发现之后登报。
古人说,“口可以食,不可以言”。历史上最暴虐的专制王朝,会用很大的人力物力钳制民众的口舌,努力截断民众表达意见的每一条渠道,大臣以及普通的民众因为一句话而被杀死或灭族的很多。但也有人知难而上,因为会奉承而升官。诸葛恪善于奉迎,所以升官特别快。
所以,口可以食,也可以言,关键要看说的是什么话。
(本章链接完)
——————
——————
推荐作者的另一本书:
火红的五十年代,壮美的西部河山,一个文工团新兵走进职场,走向江湖。
请读者移步,欣赏喜马拉雅《异时空之千山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