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85章 争权.3骨肉.正文2

第85章 争权.3骨肉.正文2

书名: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作者名:水泉之晨本章字数:2099更新时间:2024-10-01 15:32:27

《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

第三卷,争权

第三章,骨肉

正文:《清君侧》(中)

古代君臣之礼甚严,私损太上皇庙,虽只是空地外墙,也是大不敬罪。后来景帝的废太子临江王刘荣,便是因为侵占宗庙余地罪而被征至中尉府质讯,自杀。

申屠嘉闻知晁错此事,大怒,便要上奏刘启,借机杀了他。晁错听到风声,连夜入宫求见皇帝,一一禀明。

次日,申屠嘉上朝,要求将晁错送交廷尉治罪,刘启道:“这不是庙墙,不过是空地外墙,不至于触犯法令。”这样,便是说丞相料事不明,挟私妄奏,申屠嘉只得谢罪。

散朝后,申屠嘉又羞又愤,恨恨道:“我本当先斩了他再去上奏皇上的。唉,竟然先去上奏,反倒给这小子卖了,铸成大错。”后来他抑郁难平,发病而死,刘启便升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

不久,晁错升御史大夫,愈加显贵。他下令查核袁盎任吴相时的行为,以曾收吴王刘濞财物定罪。景帝下诏免罪,仅将袁盎免职。

晁错升职后,力主削藩,认为打击的首要目标为齐、楚、吴三王。

齐王有封地七十县,楚王四十县,吴王五十县,在各诸侯中最强大。

当年吴王刘濞的太子入京,有一天,他陪皇太子刘启宴饮博弈,因棋路发生争执,吴太子态度不敬,刘启发怒,举棋盘击打,吴太子仆地而死。

刘濞怨恨,称病不入朝;文帝赐他手杖,特准其至老死可不入朝。

晁错分析道:“吴王由于从前太子被杀的嫌隙,托病不朝。吴国得铜盐之利,富甲天下,招诱了无数亡命之徒,早有谋反之心。如今削地,他必会造反,不削地,他也会造反,不过是早晚之别。早削地,早反叛,祸害尚小;倘不削地,其财富日增,祸害更大。”

景帝令群臣集议,大家都唯唯诺诺,不敢与晁错辩难,唯独窦婴起而争论,因此与晁错不和。

景帝终于下决心削藩。他仓促动手,寻找诸侯王昔日的过错,下诏削去了楚王的东海郡,吴王的豫章、会稽二郡,赵王的河间郡,胶西王的六个县。

诸侯王中,以吴王刘濞最为勇悍有气概,他在位四十余年,亲抚百姓,招诱壮士,最具实力。

听到削藩的风声后,他立即派使者联络了胶西王刘卬,并亲自到胶西国与刘卬会盟,约定造反成事后,两人共分天下,他称东帝,刘卬称西帝。

然后,他俩又联络了齐王、葘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共为七国。

当朝廷削除吴国封地的诏书下达后,吴王、胶西王率先动手,杀了朝廷派驻两国的高级官员,进而起兵;胶东、葘川、济南三国随即响应,另有楚赵两国加盟。

但齐王反悔,饮毒自杀;济北王被属下官员劫持,未能起兵。反叛的诸侯仍为七国,起兵的理由是诛除残害诸侯、离间刘氏骨肉之情的贼臣晁错,“清君侧”。

吴王刘濞起兵时,下令道:“本人年纪六十二,亲自带兵;小儿子年十四,身先士卒。所以凡十四以上,六十二以下者,一律从军。”共征得二十多万人。他们渡淮水,与楚军会合,攻打梁国。

梁王刘武是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因此不肯反叛。

七国造反的檄文传到长安,景帝遣太尉周亚夫率朝廷主力反击吴楚,派将军栾布、郦寄各领一支军马攻齐赵,令大将军窦婴驻扎荥阳,居中策应。

当时的局面的确危急。

从朝廷一方来说,众文武对晁错的骤然贵幸独断专行心怀不满,也不支持削藩;而且,朝廷兵力不足,处于劣势。

在诸侯一方,他们虽然声势浩大,但以下犯上,名不正言不顺,除了吴王外,其余各诸侯的心中均惴惴不安。当时君臣礼法森严,且已深入人心,因此齐王宁肯自杀,也不肯起兵。

这时的关键在于最初几仗的结局:若诸侯战败,登时便会意志消沉,作鸟兽散;但若朝廷大军败退,诸侯便会觉得天命已不在刘启,必定信心大增。

而天下百姓士人及文武官员,有意无意皆有观望之心。因此叛乱之初,胜负并不明朗。

朝臣中只有晁错坚决削藩,诸侯反叛也是他意料中的事,因此能从容镇定地协助景帝调兵遣将。

然而,他在此时犯了一个大错——想借机除去宿敌袁盎。他与属下丞史商议道:“袁盎多受吴王金钱,因此替他遮掩,称他不会反;如今,吴王却领头反叛。我想请皇上下令逮捕袁盎,他必定知晓吴王的阴谋。”

丞史劝他,认为以袁盎的为人,不至于与吴王勾结。晁错犹豫未决,此事暂时搁下了。

袁盎在朝中交游广阔,虽被废为庶民,消息仍很灵通,很快便听到了动静。他是敢做敢当、富于智计的人,绝不愿束手待毙,当即发动了反击。

当天晚上,袁盎密见大将军窦婴,请窦婴替他向景帝禀告,他知道吴楚反叛的根由,要当面向皇上奏报。窦婴替他接洽妥当后,袁盎便进了宫。

这时,景帝正与晁错计算军中所需的粮草,就问袁盎道:“你曾任吴王家相,如今吴楚反叛,你看情形如何?”

袁盎大言道:“陛下不必忧心,可以破。”

景帝问:“吴王掘铜山铸钱,煮海水制盐,积聚财富招诱天下豪杰,直到年老发白才举兵,定然计谋周全。你为何认为他不会有什么作为呢?”

袁盎说:“吴王以铜盐而十分富有,但却未得豪杰之士。倘有真正的豪杰辅佐,便会助他行正道,又怎会谋逆呢?”

此语说得颇为牵强,但刘启听了自然高兴。自吴楚叛乱,他一直忧心忡忡,这时才露出笑容。

晁错见景帝有了平叛的信心,也对袁盎的话表示满意,附和道:“袁盎说得对。”

刘启于是又问袁盎有何对策,袁盎请人回避。刘启挥手令侍从退下,只留下晁错。

袁盎道:“我所要说的,为人臣者不应知闻。”

景帝便令晁错也到一边回避。

晁错对自己在刘启心中的地位很自信,并未疑心袁盎敢来动他,只是觉得难堪,恨恨而退,到东厢暂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