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入仕.10黄白铺路.正文2
书名: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作者名:水泉之晨本章字数:2574更新时间:2024-09-22 09:12:11
《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
第一卷,入仕
第十章,黄白铺路
正文:《钱可通神》(下)
原来,那提学早晨起来亲自出题时,已被亲随偷看。钱四被单独锁入考场时,钱家雇来的枪手正在钱家奋笔疾书答卷呢。
卷子答完,又传入亲随手中。当提学第一次进屋查看时,那亲随便将答卷悄没声地贴在了提学大人的背上。
提学进屋,钱四一见他背心上的答卷,登时胸有成竹,他的腹稿便算妥了。提学查完出门,钱四送到门口,随手扯下他背上的答卷,纳入袖中,提学还在说:“不必起来,快快作文吧。”
此后不过誊抄一遍,钱四勉强也还对付得了,只可惜自幼不曾下功夫练字,抄得间架笔致一塌糊涂,那便无可奈何了。
至于上上下下的打点花销,这次虽然破费不少,却实在干得滴水不漏。钱四后来做了高官,每忆及此事,仍不禁得意。
这是发生在科举时代的一件真事。
当时的科举制度经过千余年的修订完备,早已成熟得如朽木死水。其防范作弊的种种方略措施,从考卷糊名、专职誊卷、单设考房、全身搜检,直至成批诛杀串通作弊者,严密得无以复加,全世界前五千年绝没有,后五千年也绝不会有这样将考生当作囚犯、当作暴徒一般监视防范的考试制度。
然而,利之所在,自不免前赴后继,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的手法经千百万人苦心钻研之后,亦奇巧万端:泄题、夹带、雇佣枪手、侍者传递、权贵请托,不一而足。
倘若既能雇人捉枪,又得侍者传递,或买贿监考后,私挟夹带,就毫无半点破绽,大字不识几个的半文盲也可科举高中。至于竟然以考官背衣传递题纸和答卷,更堪称一流高手。
然而真正役使枪手、侍从乃至考官,激发他们的智慧,并使他们甘冒杀头灭门奇险的是什么呢?
显而易见,乃在一个“钱”字。
归根结蒂,这“斑斑劣迹、处处丑恶”,不过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交易:以钱谋官。
以钱谋官,有合法的,也就是帝王允许的,有不合法的,那就是种种幕后交易。两种谋官方式皆源远而流长。
在秦朝,凡纳粟者,可按数量授爵任官。沿袭到汉代,更直接有交钱当官,都是官家许可甚至鼓励的。
但凡以财易官者,动机无非有三:
其一,为了荣誉。富豪头上再加上一顶官帽,实可光宗耀祖。
其二,为了政治抱负。这可是财才双全之辈。
最多的还是第三种人,他们把做官作为一项有厚利可图的投资,花一千银子弄到了官帽,不免要在老百姓头上刮回三千五千,甚或三万五万。
在此种种动机下,为官的多半并不具备什么才能,而政绩亦不言而喻。因此,秦汉两代纳粟纳资者所授官职多半都是毫无职权的散官。
真正形成卖官市场,列肆悬爵而卖的第一人,乃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昏君汉灵帝。
东汉光和元年,灵帝开市卖官,两千石级的部长或地方大员,两千万钱;四百石级的小官,如县丞县尉之类,四百万钱。若其人颇有德才名望,则以半价或三分之一价授官。
当时,地方商贾纷纷到京城向灵帝买官,皇帝漫天要价,商人就地还钱,油水丰足的大县县令则索得高价,地瘠民贫的小县则让与半价。
富人一手交钱一手得官,贫者则可赊官,到任后加倍偿还。卖来卖去,最后连朝廷最高职位的三公也卖了几回,价格为三千万钱。
灵帝卖官之举,受到了当时和后世的猛烈抨击,认为是千古以来最荒唐的事,但灵帝本人肯定颇为自得。
史载灵帝曾在皇宫中创设市场,令宫女们列摊买卖。皇帝本人则穿上商贾服装,喝酒观赏取乐,可见他对商人并不小看轻贱。
他给狗戴上当时的文官官帽“进贤冠”,佩以官印和丝带,逗弄玩乐,又可见一众身佩带绶、博带高冠的公卿巨宦在他眼中算什么玩意儿。
一手是轻飘飘的官帽出去,一手有沉甸甸的金银进来,如此厚利有何不美?
至于由此弄得后世江山易姓、王朝断送,子孙非但无官可卖,而且脑袋也保不牢靠,灵帝自然想不到,也绝对不肯去想。
此后首先接了灵帝衣钵的是西晋第一代君主武帝司马炎。
有一次,司马炎问大臣段毅道:“卿以为朕与汉朝哪一个皇帝相当?”
凡大臣称颂当朝皇帝,必定要夸为上古的尧舜汤之类圣君。司马炎这一问,自然料定了段毅非得回答说,汉朝的几位哪一个也比不上陛下,陛下之盛德已与唐尧虞舜相齐云云。于是皇帝大喜,谦逊几句。
这不过是闲着没事找个乐子罢了。
不料段毅神情严肃,认认真真地说:“陛下与东汉灵帝差不多。”
司马炎一听,登时变了脸色,怒冲冲地问:“我的德能虽比不得上古圣王,但勤于政事,伐灭东吴,混一天下,比作灵帝,太过分了吧?”
意思是说,我是开国之君,顶不济也可比作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刘秀吧,比成亡国昏君灵帝,那算什么话?
段毅从容道:“灵帝卖官,钱入宫府;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而论,比灵帝还差那么一截呢。”
司马炎张口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
此人倒有几分雅量,哈哈一笑,自个儿找了个台阶,借坡下驴:“灵帝之时,可听不到这样的忠言直谏,今日朕有卿这样的直臣,由此观之,毕竟比他强啊。”
后世公然卖官的皇帝,都不免心中嘀咕:“会不会人家也把我比作亡国昏君灵帝?”因此多有收敛,效法者并不很多。
而手握选官大权的大臣,只要不被皇帝查着杀了头,他们干起来可就起劲多了,没半点羞耻之感。
比司马炎早几十年,曹魏末年时,有位大臣蒋济担任护军一职。这个职位主管天下武将的选任,油水极厚。
蒋济任职时,京城谚云:“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
当时三国纷争,发行铸币会被敌国以劣钱假钱兑换,因此都以锦帛交易。谚语之意是,要求牙门将这样的军职,得送护军大人蒋济一千匹帛,百人督的小将,五百匹。
这话传入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的耳朵里,他可不能不管。
此时,司马懿已经夺了曹魏王朝的实权,这天下其实是他们司马家的。长此以往卖下去,断送的可是司马家的天下。
但是这蒋济在司马懿发动兵变、屠灭曹氏势力时,立有大功,他也不想把老朋友怎么样,只不过想劝他别闹得太不堪了。
有一天,司马懿与蒋济闲谈,顺便说起此事,问他“千匹”呀“五百”呀,是怎么回事。
蒋济卖官自肥腰包,自然没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忸怩半晌,才道:“洛阳市中买物,差一个小钱也不行啊。”
这话初听,全然牛唇不对马嘴,细细品味,却道出了心态:一个钱难倒英雄汉,钱这玩意儿还怕多吗?
司马懿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两人相视大笑,不了了之。
此后,司马懿让大儿子司马师担任护军,这才整顿法令,断了买卖军职的勾当。不过,这倒并不是司马师不爱钱,只不过他的志向高远,想当皇帝。一旦登上帝位,天下的财宝女子尽归其有,还把这几个小钱放在眼里吗?
既然当权者嗜钱,求官者趋利,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因此,只要黄白铺路,求官之途便平坦而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