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38章 入仕.9读书.链接3

第38章 入仕.9读书.链接3

书名: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作者名:水泉之晨本章字数:2047更新时间:2024-09-22 09:12:11

《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

第一卷,入仕

第九章,读书

链接:《书中自有颜如玉》(下)

2. 富贵前后之世态

穷人家的孩子苦读而做官,一朝富贵,对世态人情便会有很深的体会。因为一个人在富贵前后,周围的人对待他的态度会截然不同。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刘邦当了皇帝后,某日去见他老爸,“太公拥篲迎门却行”。这是说,刘邦的父亲在大门口迎接他,拿着扫帚倒退着往里面走,表示要为尊贵的客人把路扫干净,这是非常恭敬的迎接客人的礼节。

而在以前,刘邦的父亲却常说刘邦“无赖”,不如他二哥。于是,刘邦洋洋得意地问刘太公,今天我的产业和成就,跟二哥相比,谁的多?

《南史•沈庆之传》记载:沈庆之既通贵,乡里老旧素轻庆之者,后见皆膝下而前,庆之叹曰:“故是昔时沈公!”

苏秦富贵回乡,他嫂子迎接他时非常恭敬,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他的嫂子曲着身子伏在地上向他道歉。

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史记•苏秦列传》)

有个运动员获得奥运冠军后,发表感言说,感谢爱她的人,也感谢恨她的人。苏秦这段感叹,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如果当年他有良田二顷,生活无忧,或者没有受到人们的轻视,就不会有以后的发愤,也不会有大富贵,所以他散千金给当初也曾怠慢过他的宗亲朋友。

当初,苏秦去燕国,借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苏秦对曾经给他恩惠的人一一予以回报,他的随从中只有一个人没有得到报偿,于是这人前来询问。苏秦说,我不是忘了你。你与我去燕国,在易水再三欲去。当时,我处境困难,对你怨恨深切,所以才放在最后报答你。

有的人少年贫困,受辱太甚,行事不免偏激,主父偃就是这种情况。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齐国临菑人。他在齐国游说求官时,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挤。他家中贫困,无处借贷,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国,客居异乡,处境困顿。

汉武帝元光元年,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青)。卫将军几次对武帝推荐他,都没有得到任用。主父偃长期滞留在长安,资用匮乏,诸侯宾客多不待见他。情急之下,主父偃冒险向皇帝上书。他早晨上书,当天晚上就被武帝召见。主父偃所上书中共言九事,其中八条后来成为律令。

是时,徐乐、严安亦俱上书言世务。书奏,上召见三人,谓曰:“公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乃拜偃、乐、安皆为郎中。偃数上疏言事,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岁中四迁。(《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一年之中四次升官,按理应该感到满足。但他对人相当刻薄阴狠。在尊立卫皇后,也就是废去原来的陈皇后,以及揭发燕王犯罪等事件中,主父偃都有功劳。而在这些事件中,有无数的人家被灭族。

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或说(劝说)偃曰:“大横!”偃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阸(音è,潦倒)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

一个人心志很高,偏偏又非常贫困,被人轻视,就会非常敏感。主父偃居然这样过了四十年,怪不得他得志后行事相当偏激。

元朔中,主父偃说齐王内有淫佚之行,于是武帝拜主父偃为齐相。

汉代郡和王国并置。王国的王在“七国之乱”后不涉政事,由朝廷任命的相管理王国事务,王国相的地位与郡太守相当。

主父偃到达齐国后,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给他们,并斥责他们道:当初我贫困时,众兄弟不给我衣食,宾客不接纳我。今天我成为齐相,诸君有的到千里之外来迎我。我与你们绝交,从此不要再进我家的门!

主父偃当年在齐国受辱最深。于是,他让人调查齐王与其姊的奸事。齐王以为终不得脱,害怕最后落得燕王的下场,于是自杀了。

主父偃当初没有做官时,曾经在燕、赵求官,不得意。他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后,就揭发燕王的罪行,使燕王被杀。赵王害怕主父偃也怨恨赵国,报复他,想上书武帝揭发主父偃的阴事,因为主父偃在朝廷中枢任职,最终没敢。

等到主父偃成为齐相,出关离开朝廷后,赵王立即让人上书,告主父偃收受各诸侯王的贿赂,所以各诸侯王的儿子才有许多人得到朝廷的分封。

等齐王自杀的消息传来,武帝大怒,以为主父偃威胁齐王,使其自杀,于是将主父偃召回,调查他的罪行。主父偃的确接受过诸侯的贿赂,但没有威胁齐王使之自杀。武帝不想处死主父偃,丞相公孙弘认为,不杀主父偃,无以谢天下,这才将主父偃灭族。

主父偃得到武帝的宠信时,门下的宾客有几千。被灭族而死时,没有一个人救助探视他,唯有孔车收葬了他。

——————

——————

事实上,以读书来求官,两千年来,越来越卷。

不但读书人自己“卷”,他们的家庭也“卷”。无数望子成龙的人,倾尽全力让孩子读书,也时常拿这些苦学故事教育孩子。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苦学故事很多,这些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都是最终成功的人。还有成千上万的苦学之人,成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穷困潦倒如孔乙己的人物。

但也正是这些成功的榜样,使后来千千万万的人将一生的光阴全放在经书上。

当然,如果没有这一线希望,社会上就会出现许多智力高绝、坚忍不拔的超级罪犯,甚至会产生无数的黄巢、洪秀全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