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国王与大象(4)

国王与大象(4)

书名:大象与国王作者名:托马斯·特劳特曼本章字数:2234更新时间:2024-06-07 15:29:44

印度河文明

最后,我们考察印度河文明。这一早期文明对于理解吠陀时代晚期出现的战象最为重要,因为它是紧邻吠陀时代的更早的文明阶段。

据说,印度河文明的民族最先驯化了大象。在学术文献中,这已经成为主流观点;甚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印度河文明之前,驯化就已经开始了。但这种观点只是对那些模棱两可的文字资料较为乐观的解读。我认为,重要的是先将上述学术观点搁置不论,重新审视这些资料,检视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大象是否被捕获并训练;如果确实如此,则可以继续研究驯养大象的用途是什么。

虽然印度河文明是我们研究的最重要的早期文明,但它也是最神秘的,因此在解读上存在着一些困难。与其他文明一样,印度河文明也有其书写系统;我们现在已发掘出许多简短的印章铭文,但与其他文明的文字不同,人们至今都未能成功破解该文字。因此,我们不能像研究埃及、亚述、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时那样利用他们的文献记载;我们拥有的信息仅限于刻画大象形象的资料。另外,虽然在其大型城市的遗址上发现了集权统治迹象,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印度河文明的人们采用何种政治制度,是王权政体还是其他政体形式。除了一些防御性的城墙和纯铜或青铜制的武器外,我们对其军事特征也一无所知;无论如何,印度河文明都与吠陀时代不同,不是以“马拉战车”的军事文化为基础。总之,在印度河文明被发现一个世纪以后,我们已经知道该文明的城市遗迹属于吠陀文献成书以前的青铜时代,但依旧不能明确了解它向之后的文明留传了什么样的文化和制度。假如印度河文明的延续性足够强势,毫无疑问,我们就能使用吠陀时代的梵语文献来解读印度河文明的物质遗迹;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没有自信能这样做。就用象问题而言,最好的办法是研究其他早期文明的相关证据,将其与印度河文明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

从视觉表现上看,毫无疑问,印度河文明的民族熟悉大象;并且,大象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使用马哈德万编写的索引来获得相关材料的整体概述。在一份拥有超过4 000个雕刻在印章和铜牌上的图片资料库中,我们发现了57个大象图案。大多数刻在滑石印章上,另外13个刻在铜牌上,被认为是护身符。在一块铜牌上还有一头长着角和长牙的大象,另有几个长着象鼻的组合型神话动物。最后,我们还发现了几个用黏土做成的大象玩具。所有这些物品都很小:印章不大于2.5平方厘米,而铜牌稍大一些。大象的遗骨留存几乎没有,只有一处遗迹发现了一些骨头、若干被做成珠子的象牙和一根完整的象牙。研究印度河文明如何捕获和训练大象,主要依据是这些印章、护身符和玩具大象,但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尽管这些大象的图案很小,但却做得非常好,特别逼真,它们一定是由亲眼见过大象的工匠制作的。

在印章和铜牌形象中,数量最多的是一种所谓的独角兽,即长着一只角的类似牛的动物;另一种动物就是牛,形态各异,有的有背峰,有的没有。目前为止,牛的形象是最常见的。而大象的形象有57个,数量也很多。

此外,数量相当可观的还有犀牛和老虎的精美形象。更重要的是,还有2块印章上出现了大象、犀牛、老虎的组合形象。其中1块上,众多动物簇拥一个人类,他看起来正在做瑜伽。马歇尔称其为原始湿婆神,这使得人们联想到湿婆的头衔“百兽之主”和“瑜伽之主”。但是,梵语中的“Paśu”一词一般是指驯化的动物,或特别指代牛;相反,“mṛga”一词通常是指野生动物,尤其指代鹿。在这块印章中,这些作为整体出现的动物肯定是野生动物,如大象、犀牛、老虎、鹿。同时,我们还在一块铜板上发现一头大象站在一排动物中间,有犀牛、野牛、一条嘴里叼着鱼的鳄鱼和一只鸟。现在,在印度东北的加济兰加国家公园,沿布拉马普特拉河的草地和森林,人们仍然可以发现野生的大象、犀牛和老虎,而周公在中国北方森林中清除的野生动物也正是这3种。这些动物已经在印度河文明地区消失了很长时间;实际上,现在整个印度河文明遗址区都没有野生大象了。不过,正如某些考古学家认为的那样,当时印度河文明的地貌状况为更加茂密的森林,正是因此,当地才更适合这些物种生存。不过,这一发现仅仅表明印度河文明将大象视为一种野生动物,正如几千年后印度古典时期的人们认为大象属于森林而不属于村庄。没有证据表明印度河文明对大象进行了驯化,但同样也不能排除印度河文明的民族存在捕获和训练大象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生活在印度河文明的城市和聚落中的居民,周围就存在野生大象。此处出土的印章和护身符上的大象形象非常精美,因为这些都是由见过大象的工匠制作而成的。印度河文明遗址的一位发掘者麦凯曾说:“其中有4枚印章非常值得关注,上边刻画的大象形象,身体和头部轮廓周围存在着鬃毛,该形象描绘的可能是幼象,因为成年大象一般不长这种鬃毛。”我们已经看到了埃及和亚述捕捉活体幼象的证据。麦凯没有在其中3枚印章上发现长牙的痕迹,因此认为这些印章上刻画的大象为雌性。另一方面,令人困惑的是,一些印章上描绘的象鼻末端明显有2个凸尖,与非洲象一样,而不像典型的亚洲象那样只有1个凸尖。

麦凯在此话题上有一些观点是不准确的,因为他以自身所处时代的思维方式来推断印度河文明的情况:

根据当地的知识,从背部的倾斜度和腿的长度来判断,这648枚印章上的大象应该是劣等品种。印度拥有两种大象,一种是“君王型”,它们背部扁平,腿部粗壮,头部方形,更适合用来工作。另一种是劣等的“鹿型”,它们背斜腿长,头不够方且不壮实。在古代印度河流域,人们驯养大象可能只是用于国家目的,并不是用于拖运东西,因此它们的体形也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