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大象和马(1)

大象和马(1)

书名:大象与国王作者名:托马斯·特劳特曼本章字数:1687更新时间:2024-06-07 15:29:35

大象的退却则表现为这个范围的最东端和最西端在急剧收缩,以至于大象被限制在中间区域,如南亚和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云南省。如今在此区域内,亚洲象的栖息地被高度分割,成为孤立的地带,且被人类聚居区包围。地图上绘制的大象退却情况展示的是有历史记录的时期,即从早期文明留下文字记录以来的时期。从某种程度上,我们依据档案追寻大象退却的原因和速度,可以发现其与文献记载中早期开化文明的扩张情况相吻合。

在漫长的历史中,整个亚洲范围内的野生大象都在退却,直到大幅缩小至现在的生存范围。但是,在印度和其邻国的部分区域内还是有大象留存下来。为了获得古代印度野生大象更加详细的描述,我们可以参阅梵语文献中提到的8个大象森林。考底利耶在《政事论》中罗列出了这些森林的名单。《政事论》是论述王权的专著,相关论述在该书中占据主要篇幅;其中记载了这8个森林的名字,并根据总体情况划分了优劣。《政事论》是已知最早列出8个森林名字的文献;虽然这部著作的成书年代还有争议,但人们大都认为该书成书于两千年前或更早时期。在《政事论》之后,又有4部著作列出了相同的8个森林名称。由此,这个名单就变得非常清晰了。后来的文献也详细说明了这几处森林的边界,我们可以依据文献绘出地图。

当然,这些森林中会存在大象固定活动的区域,也会一直不断出现新的林区,其中可能存在大象活动,但是在我们的资料中并没有用单独的边界展示出来。大象森林的名单依据北印度的视角列出;因为正如我们所见,该名单不包括南印度西高止山的大象森林,如今这里的大象数量位列全世界之冠。有一个例外,即《心智之光》,这部文献没有以北方的视角看问题。该文献来自德干半岛,记述了从阿帕兰陀森林向南延伸至喀拉拉邦的西高止山和从羯陵伽森林向南延伸至泰米尔国家的情况。这份文献就这两个地区提供了其他资料所没有的详细记述。很显然,《心智之光》通过向南延伸边界线,完善了大象森林的名单。

抛开南印度这个有争议的案例不论,这份名单列出的8个大象森林向我们阐述了,中印度和东印度地区很好地保护了野生大象,同时也说明了两千年前印度河流域和西部海岸也存在着一些野象,但是如今这些地方已经找不到大象了。从历史趋势上看,印度次大陆上大象生存范围的西部区域正逐渐收缩,因此野生大象曾经的总体分布范围并不会小于最早的文献《政事论》中的记载。

有关这8个森林,我们掌握的资料并没有直接给出大象数量的密度。但是如果我们把名单和地图进行比较,就能看出野生大象的范围在西部随着时间推移而缩小。我们可以合理地推论,虽然在古代,野生大象确实在印度河流域和西部海岸的森林中存在,但是它们的数量本来就比中印度和恒河流域森林中的少。梵语文献虽然没有透露出大象的密度,但却根据大象的品种优劣将这8片森林依次排序。尽管各个文献对森林的排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通过比较可看出,它们的排序规则是一致的。古代官方文献一致认为品种最差的大象产自印度河流域和卡提阿瓦半岛。这一地区的野生大象如今已经消失,因此我们能推断出古代这里的大象数量也不如其他森林的多。中上等的象种据说发现于东印度和中印度的森林中。因此,北印度恒河流域的国王,如孔雀王朝的诸王,比印度河流域的国王拥有的大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据着极大优势。

最近,印度政府大象问题工作组的报告使用了8个大象森林的地图,这既是我们了解两千年前情况的最佳资料,也为当前绘制大象分布图提供了数据。在此,我绘制了2005年大象官方保护区所处位置的地图。这些保护区在地图上以点状而不是以片状呈现。这幅地图虽然没有将印度3万头大象全部包含在其中,但是已经包含了绝大多数。许多保护区非常小,并且全都被介于其间的土地所分割。但是,在其中一些保护区,大象可以通过走廊通道进行迁徙。在过去的两千年中,也就是从《政事论》时代起,保护区的范围就在自西至东急剧收缩。我们还可以看出大象的森林栖息地变得有多么狭小且支离破碎。大象通过走廊通道可以在森林之间迁徙,但这种缓解生存困境的方式并不多见。走廊通道地区往往存在人象冲突的隐患,因此这种缓解方式依然不够。总而言之,在栖息地萎缩的时期,大象种群的孤立是一个巨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