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 长官,这项任务非我莫属(3)
书名:地狱的熔炉 : 冲绳岛战役作者名:索尔·大卫 著本章字数:1493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12
在得知第一波自杀式攻击的消息后,自1926年一直统治日本、时年43岁的裕仁天皇问道:“有必要采取这么极端的方式吗?”但随后又说道:“他们干得漂亮。”
初战告捷后,军方立即着手扩大神风特攻作战计划的规模,把包括战斗机、轰炸机甚至教练机在内的各类飞机——其中很多都是由没有经验的飞行员驾驶——全都列为可以用于特攻作战的机种,还设计出名为“樱花特别攻击机”的飞行炸弹、装满炸药的“震洋”
自杀式摩托艇以及被命名为“回天”的人工驾驶鱼雷。神津直次是第一批加入“回天”鱼雷部队的志愿者。在加入日本海军之前,神津是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与其他神风特攻队的早期队员不同,他在加入之前并不知道“自己会有去无回”。直到被分配到位于本州岛南端光市的“回天”鱼雷部队基地,亲眼见到“回天”鱼雷后,他才知道事情真相。
神津回忆道:“潜艇的艇身涂着亚黑色的油漆,让人觉得无比压抑。艇身正中央有一个个头不大的帆罩,还有一个潜望镜,显得与整个艇身格格不入。艇身的后三分之一是一枚93式鱼雷。负责维护潜艇的军官面无表情,向我们介绍潜艇的各项参数。‘总长14.5米,直径1米,艇员1人,装药量1.6吨,最大航程7 800米,最大航速30节。’”
就算不知道具体的技术参数,只要看一眼位于“回天”中部的狭小驾驶舱,神津也马上意识到,这种型号的鱼雷是自杀式武器,驾驶员绝无生还的机会。他百感交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写道:“我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虽然神津很快就发现,只要在试航的时候装作无法正确操纵鱼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退出“回天”鱼雷部队,但他从来都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要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就等于找别人来当替死鬼。“我不敢想象,怎么会有人故意退出,让别人去送死。要是我自己这样做了,肯定会后悔一辈子。”
大本营制订了代号为“天号作战”的计划,准备挫败美军在太平洋下一步的进攻计划,他们认为美军的目标很有可能是冲绳岛。1945年1月,神风特攻队已经变成了该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军令部第一部第一科的科长富冈定俊少将说:“我坚信,只有冲绳才能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场,可以让我们扭转战局。”海军的策略是,痛击来犯之敌,令美军遭受重大损失,迫使美国人请求和谈。然而,此时的日本海军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按照计划,无论在海上还是在空中,海军都必须承担大部分的作战任务,但海军的水面舰艇却已经寥寥无几,航母早已全部沉没,只剩下几艘战列舰,而海军航空兵,尤其是那些承担特攻任务的部队则更是既缺飞机,又缺飞行员;因此,必须首先补充战力,才能执行大规模的空中作战任务。要做到这一点,至少也要等到1945年5月。
但是,大本营根本就没把海军的警告当回事,并于1945年2月6日发布了“天号航空作战令”,要求海军、陆军分别派出2 000架和1 350架作战飞机向来犯的美国舰队发起总攻。在这3 350架作战飞机中,有740架是执行特攻任务的。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大本营下达了命令,海军也就只能加快战前准备的速度。军令部作战计划班的班长寺井义守中佐回忆道:“就算无法完成作战训练,我们也准备强行执行计划,用特攻战术来完成作战任务。”
日本海军计划于1945年3月11日发动所谓的“第二次丹作战计划”,派出神风特攻队,袭击美国第五舰队在加罗林群岛乌利西环礁停靠的航母,从而减缓美军的前进步伐。日军一共派出了24架携带800千克炸弹的双发轰炸机,但只有两架抵达目的地——乌利西环礁:其中一架撞上了伦道夫号航空母舰船尾稍稍低于飞行甲板的位置,造成27人死亡、105人受伤,而另一架则误把信号塔当作舰桥,撞向一座名叫索伦岛的小岛,坠毁在小岛的道路上。“第二次丹作战计划”几乎完全失败,寺井中佐指出,日本海军“措手不及,不得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应对冲绳岛战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