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与六朝对话(1)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作者名:傅国涌本章字数:2774更新时间:2024-06-07 15:31:15
先生说
这是我们此次南京寻梦之旅的最后一课,这一课也是总结课,两个总结——六朝的总结和南京寻梦之旅的总结。
我们从游学手册的目录可以知道,南京寻梦之旅一共分了五篇,大致上能看出一个结构,从南京篇开始,这是总纲。从唐、南唐到近现代的宗白华、朱偰、汪曾祺、柏桦,一路下来,从唐代诗人的作品、南唐词人的作品到白话文,然后从六朝篇进入到晚清民国篇。
以时间为顺序,六朝篇到晚清民国篇,然后是台城和石头城篇、秦淮河篇,从时间切换成了空间。第五篇是教育,把教育放在最后,是因为教育可以贯穿时间、空间,教育是关于人的。实际上我们讲了三个词,即时间、空间、人物。教育造就了鲁迅、赛珍珠、陶行知,这些人都是在南京这个空间里孕育出来的。看看这个目录,就能了解一些思考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简简单单的目录包含了这么多,里面有很多的判断,而不是随意的。我把教育放在最后一篇,有没有想法呢?压轴。我们去了鲁迅当年求学的矿路学堂和陶行知求学的南京大学,而且通过教育,我们可以认识六朝,认识民国,教育可以打通时间也可以打通空间。鲁迅、赛珍珠、陶行知,他们都接受了跨国的教育。鲁迅离开南京之后,留学日本;陶行知在南京金陵大学毕业,留学美国;赛珍珠是美国人,在中国和美国受的教育,他们都接受了新旧教育、中西教育。这些人可以贯通我们的南京寻梦之旅。与其说我们要寻的是古老的六朝,或近代的民国,不如说我们要寻的是南京的心灵。南京的心灵既是旧的,也是新的,这是一座生生不息的城,是一座现在还活着的城,不只是一座历史中的城。我们这一行走过来,从这五个篇章可以知道,我们想寻找什么——我们在寻找南京之美,寻找中国之美,也在寻找世界之美。
你们回去写一篇与南京对话的文章。第一个思路是南京的知己到底是谁?我曾讲过一个南京的知己朱偰,他是现代南京城的第一知己,但是南京的知己难道不能是南唐后主李煜吗?前面说过,如果要在历代人物中找出一个符号性的人物来代表南京,恐怕还是李煜。那么在你们的心中,南京的知己到底是谁?
第二个思路可以是寻找南京之美。你们认为南京的美是在银杏的叶子里,还是在枫树的叶子里?或者在法国梧桐的叶子里,或者在石头城的石头里,或者在六朝的文物里,或者在某一个人物那里,比如赛珍珠,或者在《桃花扇》中的某一个角色里。
第三个思路,南京的心灵是什么?南京的心灵是一块砖?南京的心灵是一块石头?南京的心灵是南京的城标吗?南京的心灵会是云吗?美学家宗白华是个能读懂云的人,他是少年时代就想做云谱的人,所以他写得出很美的文字。这是第一个题目。
第二个题目是与六朝对话。你们想在六朝找到什么呢?你们不能泛泛地与六朝对话,你们要找到一个人,找到一个文物,如一个碗、一个瓦当,或一个故事……也就是找到与六朝对话的一个切口。
第三个题目是与民国对话。可以与法国梧桐对话,或者与民国的银杏对话,再或者与民国的红枫对话,这个你们可以自己找,把孙中山、黄兴他们的故事融到这个题目里面去,不要泛泛地去写。
第四个给你们参考的题目,可以选择与曾国藩对话,从他的家书入手。
第五个题目有两个选项,你们想选择台城的柳,还是石头城的石头?如果你们特别想把两个都写出来也可以,如果你们想把两个合在一起写一篇也可以,这是你们的本事,你们只需找到最佳的方式来表达。
第六个题目是与秦淮河对话,估计你们昨天晚上都写了这个题目。
第七个题目就是教育方面。有三个思路可参考:
第一个与青年鲁迅对话,比如矿路学堂旧址鲁迅纪念馆前那个铜像,没有辫子的鲁迅,那是个败笔,一个不能原谅的败笔,鲁迅在矿路学堂时还是留辫子的。从那个没有辫子的青年鲁迅铜像入手是一个角度,从鲁迅读过的《天演论》入手是一个角度,从鲁迅的作业入手也是一个角度。看看鲁迅那时候的作业,那些图画得那么精细,字写得一丝不苟。
第二个是与赛珍珠对话。通过赛珍珠的《中国之美》,你们可以细细体会中国之美、日本之美、法国之美及美国之美,感受美的不同、美的相同。
第三个是与金陵大学的满地黄叶对话。你们在金陵大学玩黄叶玩得不亦乐乎,你们写黄叶的时候要在黄叶里看见陶行知,要在黄叶里看见赛珍珠,要在黄叶里看见那个时代的莘莘学子,看见那个时代的老师,如果看不见,这些黄叶就只是黄叶。这几个思路你们可以选其一。
现在我们开始做六朝的小结。你们看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六朝文物,你们在这里最先看的是六朝的器物,器物是什么?就是你们看见的那些碗、盘子、青铜器、瓦片,这些东西都叫器物。第二看的是什么?六朝的人物,比如《世说新语》里的那些人物,比如王羲之,比如谢安、谢石、谢玄。六朝的人物和六朝的器物,在这个博物馆里,地下发掘的遗址也在这下面,六朝的人物和器物都是“一代风流”。如果让你们来选,六朝最能打动你们的一个词或一样东西,是什么呢?
戴欣然:青瓷。
想到六朝就想到青瓷,青瓷的特点是什么?没有一点杂质,很纯净的,六朝就像青瓷一样纯净。
徐茜茜:辉煌。
辉煌太抽象了,无法体现六朝的特色,像这样的词我们要回避,这叫“大词”,这样的词不足以呈现特点,放在任何时代几乎都能用,不能抓住特征,不具体。
李益帆:瓦当。
瓦当有沧桑感、有历史感,所有的一切就像瓦当。这个词算。
刘艺婷:石头。
石头也是有沧桑感的,六朝的石头,台城就是由石头建造的。
戴欣然找到了六朝的“青瓷”,李益帆找到了“瓦当”,刘艺婷找到了“石头”。“青瓷”“石头”“瓦当”从不同侧面,已经接近了六朝的心灵。
王旖旎:莲花。
莲花也可以,因为六朝也是佛教大盛的时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有点意思。
李点乐:火焰。
第一层含义,陶瓷是从火中烧制出来的;第二层含义,南京城的历史像火焰一样辉煌。
戴欣然:釉。
泥巴上釉之后,就价值连城又富有神秘感。釉和青瓷还是搭界的,釉加青瓷使你的那个词更完美,很好,这个釉给你添了一些色彩。六朝是一个有釉的时代,六朝不仅简朴,还带有神秘色彩。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是哪两家呢?王导家族和谢安家族。王家的故事在《兰亭集序》中,《下棋》和《咏雪》都是谢家的故事。淝水之战的决策者是谢安,淝水之战,东晋出兵八万,打败了北方前秦苻坚领导的八十多万大军,号称是百万,以八万打败八十多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非常显赫的一个战例。谢家的这个故事很动人:
公元383年,谢安正在下棋的时候,有人进来交给他一封信,信从前线送来,他看完以后一句话都没说,神色也没有任何变化,继续下棋。客人问,前线的情况如何?他的回答是:“小儿辈大破贼。”
淡淡的一句话,这要多大的镇定、淡定、笃定、确定,才能做到啊。一般人会怎么样?喜形于色,对不对?谢安的小辈是些什么人啊?谢石、谢玄,这些人是他的弟弟、他的侄儿,谢石是他的弟弟,谢玄是他的侄儿,他们所带的八万兵,把北方强大的前秦八十多万大军打败了,这就是东晋时代的风流人物,六朝风流可以说就在谢安的淡定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