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在颐和园与沈从文和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时代对话(3)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作者名:傅国涌本章字数:2648更新时间:2024-06-07 15:30:59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本来叫他去拟一道诏书专讲西学,他却加上一个前提,先讲根本的圣贤义理,然后又给加了一个后缀,叫什么“切于时务者”,这等于加上两个限制。他发现皇帝的意思非常坚定,但是他还想再跟皇帝讨价还价,让皇帝不要这么着急。我觉得皇帝的意思和翁同龢的意思是两代人之间的不同观念。皇帝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翁同龢是一个68岁的老人,翁同龢思想更趋保守一些,主张变法要循序渐进,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这个时候,自从秦始皇统治中国以来,中国的皇帝制度已经存在两千多年了,就是从1644年清军入关算起,也已经有二百五十四年了。当时谁掌握着中国的最高权力?慈禧太后,就是皇帝的姨妈。慈禧太后住在哪里?颐和园乐寿堂,就是我们刚才经过的地方。慈禧太后为什么要住到颐和园?差不多九年前,皇帝已经18岁了,名义上说起来,她要把权力交给皇帝,自己找一个地方养老,于是就修建了颐和园。事实上所有的大事还是由她来做决定。慈禧是一位厉害的老太太,掌握权力的时间长达三十七年。但她不太认字,亲手草拟的圣旨里错别字很多,可以叫作白字老太太。她虽然没念过什么书,错别字连篇,但是脑子非常好使,她能驾驭那些王公大臣,成为中国第一号统治者是不简单的。1861年她发动政变,“灭”了她的丈夫咸丰皇帝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有的被她杀了,有的被流放、监禁。当时跟她合作的是皇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几年以后,她又借故免去奕䜣议政王的头衔,几经折腾,全中国的男人都跪在了慈禧太后的裙摆下面。
一百二十年前,颐和园才是中国的统治中心,故宫不是,中南海也不是,这个地方才是发号施令的最高统治中心。我不知道这棵树一百二十年前在不在,这种柏树长得很慢,我猜想一百二十年前这棵树也许已在这儿,这棵树一定比我们活的时间长,它对慈禧太后的认识也比我们要深,它很可能听过慈禧说话,是见过慈禧的一棵树。树的眼睛在哪里?树的眼睛就是它的心。树的心就是树的记忆。切开这棵树,横截面上有年轮,那就是它的眼睛、它的心、它的记忆。
这个老太太,她一生做的事情都是烂事、坏事吗?不是的,要不然她也不可能掌握政权那么长的时间。慈禧太后在1861年掌权以后做了一件大事,开启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中国当时有一个特定的词叫“洋务运动”,或者叫自强运动,即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并且办工厂,建立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什么叫改革?就是戊戌变法。如果我们拿改革开放来说,洋务运动叫开放,戊戌变法叫改革,她支持了开放,但最后扼杀了改革。事实上,她一开始也支持改革,但是改革的幅度超过了她能接受的限度,所以她就反对了。不少人以为慈禧从头就是反对变法的,这是不对的。正如戊戌变法的参与者王照事后所评论的那样:
戊戌之变,外人或误会为慈禧反对变法。其实,慈禧但知权利,绝无政见,纯为家务之争。故以余个人之见,若奉之以主张变法之名,使之公然出头,则皇上之志可由屈而得伸,久而顽固大臣皆无能为也。
光绪皇帝推动变法的时候,每一个大政方针推出之前,都到颐和园来请示慈禧。所有重大事情,包括6月11日发布的《定国是诏》都是慈禧太后批准的,没有慈禧批准,年轻的光绪皇帝什么事也做不成。戊戌变法最主要的目标本来是“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所有这些事围绕的中心就是要让中国变得富强。在中国要不要变得富强这个问题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没有矛盾,他们的看法是相同的。办京师大学堂的目的也是让京师大学堂的人才将来帮助这个民族、帮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事实上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光绪皇帝提出办京师大学堂,之所以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仍然能够实施,是因为慈禧太后同意这个主张。慈禧太后只是认为光绪皇帝性子太急,走得太快,已经脱离了她能容忍的范围,她不想让皇帝脱离她的掌控。说来说去还是为了权力,她需要用“颐和园”来统治“故宫”,用“颐和园”来驾驭“中南海”,“颐和园”要统治整个中国。改变了这一点,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行,这就是最高统治者的意志。最高统治者有一样东西是不能触犯的,是什么?最高权力!他们决不容许第二个人来觊觎,这就是中国的皇帝制度。最终在9月21日慈禧太后下达了另外一道诏书,宣布自己要回到紫禁城垂帘听政。这就是历史,一百二十年前的历史。
现在我们要了解一下,为什么一百二十年前会发生一场改革?光绪皇帝为什么要办京师大学堂?一个27岁的年轻人到底是带着怎样的知识储备,带着怎样的思想资源来做这些事的?
今天我们不是为了哭光绪帝的失败,也不是为了笑慈禧太后的成功,而是要明白一百二十年前慈禧和光绪之间的这场博弈。中国历史在一百二十年前的这次重大转折,过了一百二十年伤痕还在。别看颐和园这么热闹,仅仅今天就有数万人来到这里,但是能明白慈禧之心的人有几个?恐怕没几个。能明白光绪皇帝之心的人更少。
我们今天把目光聚焦在一个人身上,谁的身上?光绪皇帝!这是真正想有所作为的一位年轻君王,但是他太着急了。我刚才说了一句话,他是一个什么人?不成熟的政治家。他难道等不起吗?他可以什么都不做,等慈禧太后死,这就是不可改变的物理时间,他只要等得起,韬光养晦,等到慈禧一命呼呜,第二天他宣布实行变法,可以吗?有一种本事就是等,但他等不起,等不起就是失败。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的人太多了,悲剧的皇帝太多了。如果他一直等,也就不是他了,因为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历史就像戏剧一样好看,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戏剧一样好看,每一个人都是戏中人,有的人饰演主角,有的人饰演配角,更多的人饰演路人甲乙丙丁。还有人不在戏中,他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在看戏,他们是围观者,每个人不是在戏里就是在观戏,谁也逃不走,这就叫命运,刚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每个人都是这个命运当中微不足道的一粒灰尘。
27岁的光绪帝是一位懂英语的皇帝,他为什么要变法?因为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如果像“白字”老太太一样,就什么都不想了。“白字”老太太只要穿好、吃好,弄两盘苹果闻闻香,然后在颐和园里看看戏,看看昆明湖里的鱼,就很满足。因为她的世界只有那么大,她的想象力就是昆明湖那么大。而光绪帝懂英文,读过西方的著作,他的世界比慈禧大很多。早在1889年,他18岁时就开始读西方的书;1891年,他20岁时开始学习英文。他的老师是同文馆毕业的张德彝和沈铎,他们是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教出来的。张德彝后来到过很多西方国家,写了一本西方游记。丁韪良在回忆录中说,很长一段时间,光绪帝上课都很准时,很少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