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水木清华与王国维对话(2)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作者名:傅国涌本章字数:2366更新时间:2024-06-07 15:30:51
《人间词话》是研究词的,王国维用“境界”这个关键词来研究中国的词。我们一起来读下面这段文字: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有三重境界,你们现在到的是第几重呢?第一重。你们到希腊,到意大利,到长城,到清华这块碑前面,我带着你们在做什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打开视野,登高望远。但是第二重,我无能为力,因为第二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指的是什么?努力,努力,再努力!积累,积累,再积累!人与人在哪里分道扬镳啊?有的人在第一重就和其他人分道了,因为他从来没有独上高楼,所以他不可能望尽天涯路。有的人到了第一重,但是他不肯努力,所以他在第二重被淘汰掉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够进到第三重境界?就是经过了第一重,又经过了第二重的人。第三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另外一种版本是怎么写的?那是辛弃疾的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引用的这种版本叫“回头蓦见”,“回头蓦见”就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成了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吴宓、李济和陈寅恪这样的人,成了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很少,因为要到达这一境界,这中间要吃很多苦,要读很多书,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经过不懈努力,所以一般人很难到达这个境界。少年梁启超、少年王国维、少年陈寅恪都是愿意努力的人,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愿意努力的人是有理想的人,是心灵高尚的人。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最后成了理想中的自己,需要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来证明。二十年后如果我还活着,我七十多岁了,我们再到这块碑前来聚会。看看你们中有几个人成了“王国维”,有几个人成了“陈寅恪”,有几个人成了“梁启超”。当然没有成也没关系,我们照样可以到这块碑前来念这十个字: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要把这十个字印在脑海中,铭刻在心中,一生一世永不忘记。记住了这十个字就记住了什么叫“人”,人之为人的全部奥秘都包含在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写的碑文里。王国维是一位大有学问的人,但是他却在50岁那一年自杀了,他生于1877年,死于1927年。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然后6月2日自杀了,为什么这块碑上是6月3日?因为1929年6月2日是王国维两周年的忌日,在他两周年忌日的次日立了这块碑。我特别为他的遗嘱感到沉痛,因为他的遗嘱开头十六个字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雇了一辆车从清华出发到了昆明湖,在湖边停下来,抽了一根烟,然后从容地投水自尽。水太浅了,他背部的衣服都没有全湿,但他怀着必死之心,因此是头往下插在淤泥里闷死的。因为他不想再活了,这个世道太黑暗了,不值得他这么一个高贵的人活着,这个世道配不上高贵的王国维,他一心求死。在他身后,人们才慢慢懂得他的价值。
童子习作
清华的柳树
郭馨仪
柳树,在我所在的滨海城市是极为罕见的。这次到北京,可是大饱眼福。四处都有柳树,北大有柳树,清华也有柳树。不过柳树与柳树之间倒也有不同之处,北大的柳树虽浓密,可惜过于拘束,失去了柳树原本的姿态;清华的柳树有着野性的美,很绿,也很茂密,只不过它们是单棵成荫的。
清华的柳树姿态各异,使人百看不厌。有的柳树将浓密的枝条瀑布般地垂下来,组成大片流水般的绿色;有的柳树将身子略微斜探在荷花池上方,好似伸出胳膊抚摸那残荷。那单棵成荫的独立,那姿势的与众不同,都像极了王国维先生,也许这柳树便是王国维先生。
有人说王国维先生死了,但我认为,只要这清华园中的碑不倒,只要这清华的柳树不枯,只要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流传于世,王国维先生就不会离去。
种子的清华
赵馨悦
“一粒小小的种子扎进了清华园的土里,几十年后小小的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静静地看着清华园的变化。有一天园林工人砍了它,它只是一棵树,怎么可能会有学问呢?”一粒种子讲述着这个故事,一粒蒲公英种子认真地听着,它想:“清华就像那粒小小的种子那样慢慢地成长起来了。”于是它想去做清华的种子。春天来了,蒲公英种子被风吹进了清华,它降落到王观堂先生纪念碑前,它看到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秋天到来,蒲公英活过了一世,但是它没有白活,它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种子的清华,清华的种子。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洁白的蒲公英在王观堂先生纪念碑前随风飘扬……
秋水之韵
袁诗濛
有水的地方,一定很有韵味。
我在清华的荷花池前停了很久,看着看着,忽然感到一丝荒凉。王国维先生在清华的时候,荷花池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吗?提到王先生,我想起了陈寅恪先生为他写的十个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仅这一句话,就足以让我们研究一辈子。
望着水面上泛黄的荷叶,我又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今,荷塘不再是曲曲折折的了;荷叶也沾染上了几分秋意,不再像夏天一样茂盛了。妙的是水中的倒影,秋色与秋水融为一体,上面点缀着荷叶、睡莲和挂向水面的柳条,这便是一幅完整的“秋色图”。更妙的是风,使柳枝和荷叶摇曳着,而水中的秋色则完全散了,好像打乱的调色盘,形成好看的水波……
忽然我又想起了圆明园。如果圆明园没有被破坏,那里的水没有干涸,那它一定会更美吧?到了那时候,我们又该讨论它的存在有什么意义这样的话题了。我仿佛正凝望着那片废墟,想象着它秋天的盛景……在它面前,恐怕紫禁城也会黯然失色。宫廷办公的地方怎么能和皇帝的私人花园相媲美呢?如今的圆明园是一段历史,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残酷的,它无情地碾轧了圆明园,让“万园之园”成了英法联军的牺牲品。这里的秋水,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沉重的故事。
有秋水的地方,会给我们带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