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三、在红楼与蔡元培、胡适对话(2)

三、在红楼与蔡元培、胡适对话(2)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作者名:傅国涌本章字数:2331更新时间:2024-06-07 15:30:46

这是九十九年前,蒋梦麟来北大代理校长职务给学生演讲时说的。在蔡元培的身上有三种精神,第一种精神来自哪里?来自中国,叫“温良恭俭让”。第二种精神,来自希腊。他强调美育。第三种精神来自以色列,即希伯来精神,也就是基督教的精神。这三种精神来自三种不同文明,陶冶出了一位大教育家。

我觉得蒋梦麟是最懂蔡先生的人之一,他是蔡先生在绍兴府中学堂的学生,是蔡先生做中学校长时的学生。蒋梦麟后来到美国留学,拿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是胡适的师兄、杜威的学生。

北大在蔡先生的领导下到底变成了一所怎样的学校?

先从鲁迅的视角来看。鲁迅生于1881年,一位在日本学医出身的作家。他曾经在北大做过老师,由于他是教育部的官员,他在北大兼职只能做讲师,不能做教授,他从来不是北大教授。他在北大教中国小说史,那本著名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是他在北大讲课时的讲稿。他在北大二十七周年时写的《我观北大》短文中,对北大精神进行了概括:

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

1948年12月,蔡元培离世八年后,北大校长胡适为北大五十周年校庆写了一篇演讲稿。但是他还没等到那一天就被飞机接到南京去了。12月17日是胡适的生日,也是北大那个时候的校庆日。北大是1898年12月17日成立的,胡适的生日正好和北大校庆日同一天。

胡适在北大度过了他一生的黄金时代。他26岁来北大,那时北大建校还不足二十年。北大二十周年校庆时,校长是蔡元培,之后当校长时间最长的是蒋梦麟。讲北大如果不讲蒋梦麟,不讲胡适,那就是遮蔽了北大的真实历史。

与博洛尼亚大学或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北大太年轻了。就是年轻的美国,他们的哈佛大学在1948年也已经度过了三百周年,美国立国都没有三百年。耶鲁大学那时候也快二百五十年了,普林斯顿大学二百多年了。仅仅五十年的北大,历史太短暂了,短暂本身就意味着没有传统、没有积累。胡适知道,我们需要勇敢地追,追赶世界上那些几百年以上的大学。

胡适讲述了五十年来的北大历史。北大很可怜,遭受了很多的苦难,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很快占领了东三省,北大几乎处于国防第一线。即使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蒋梦麟和胡适他们还是一心要办好北大,地质馆、图书馆、女生宿舍都是那个时候建起来的。北大很多教授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北大真正在国际上赢得了学术地位,正是在1931年到1937年的这几年。蒋梦麟和胡适奠定了北大的学术根基,蔡元培的时代主要是奠定思想根基。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学术!要能跟国际上第一流的学术机构相提并论,这个大学才站得住。胡适希望将来北大还能度过像九一八事变一样的危机,成为一所真正立得住的大学。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发表这篇演讲,就仓皇南下了。

1958年,远离了北大的胡适先生在台北纪念北大创校六十周年,那一天是12月17日,正好是他67岁生日。十年前,1948年北大创校五十周年前夕,北平已在大军合围之中,他仓皇离开,泪洒金陵。转眼北大已在新中国过了差不多十年,校庆日也由12月17日改成了5月4日。那天,胡适透过电台发表广播讲话。胡适纪念馆于1970年初版、1978年修订的《胡适讲演集》有这篇题为《学术平等、思想自由》的演讲稿。

在这篇演讲稿中,胡适指出了北大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北大的精神就是蔡元培开创的、蒋梦麟继续提倡的八个字“学术平等,思想自由”的精神。什么叫学术平等?把它读出来就是这么简单。他想起1917年他初登北大讲台,坐在下面听课的学生,学问不一定都比他差。傅斯年、顾颉刚这些人读的旧书比他还多,旧学问做得比他还好,但是他们缺少新学问,他们没有去过国外。当然后来傅斯年到了英国留学。那些年轻人从小就背书,背了大量的经典。胡适一看见那些人年纪比自己小,学问比自己好,站在讲台上就很恐惧,因此他就拼命读书,拼命用功。胡适有没有比他们强的地方呢?胡适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杜威的学生,他是念哲学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本科毕业的,他有新方法、新工具、新观念。但是那些学生的旧学问更好,中国的经典读得更熟。

胡适想起1917年回国的时候,在北大的讲台上既站着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这样的人,也站着辜鸿铭、黄侃、刘师培这样的人。辜鸿铭留着一条辫子,刘师培提倡君主立宪,主要要有皇帝,黄侃讲旧学问,反对白话文。但他们个个都有大学问,没有一个是没有学问的。

北大学生也分成了三派:一派是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等人,办了一本杂志叫《新潮》;一派是许德珩、张国焘等人,他们办了一本杂志叫《国民》;还有一派是跟黄侃、刘师培亲近的学生,办了一本杂志叫《国故》,但是在这一派学生中没有出大学问家,因此慢慢就被淘汰了。《国民》这一派出了革命家,也没出学问家。《新潮》这一派出了哪些人呢?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顾颉刚、毛子水、康白情、朱自清等,里面有数学家、散文家、历史学家,三个大学校长,还有心理学家和诗人等。《新潮》受胡适的影响最大,白话文、新思想,这是胡适影响北大最深远的地方。到今天为止,真正对北大有深远影响的人里,如果只是举出三位的话,是哪三位呢?蔡元培、胡适、蒋梦麟。

胡适曾一度离开北大,做过中国公学的校长,我们来读一下他的《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