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三、在红楼与蔡元培、胡适对话(1)

三、在红楼与蔡元培、胡适对话(1)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作者名:傅国涌本章字数:2701更新时间:2024-06-07 15:30:46

先生说

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蔡元培曾两次做过中华民国的教育总长。他个子很小,却是那个时代算得上学贯中西的人物。他不仅有旧科举中的进士功名,而且在欧洲留过学,深通中国的经典,又接触了西方文化。

蔡元培在1917年担任北大校长时正好50岁,他是北大历史上、也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校长。他在北大挂名做了十一年的校长,但实际在北大的时间不到五年,可就是这不到五年的时间,奠定了北大百年的根基,北大的学统是由他确立的。

在蔡元培之前,北大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学校,学术上并无什么建树。世界上有近千年历史的大学在那个时候有:剑桥——历史在七百年以上、牛津——八百多年的历史,还有更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到2018年北大建校正好一百二十年,在蔡元培来当校长的时候,北大成立还不到二十年。1918年北大二十年校庆,当时的北大教授吴梅写了一首校歌,校歌当中最有名的那句歌词就是“幸遇先生蔡”。这五个字是中国大学史上最美好的五个字,因为这五个字,中国有了第一所像样的大学。北大由蔡先生一手奠定,根基就是八个字——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中很重要的即贯通中西。没有贯通中西,不叫大学,充其量只是旧的国子监、太学的翻版。

红楼是1917年建造的,北大的其他老房子都没有了,这栋老房子是中西合璧的,蔡先生做校长以后才启用。这是当年最新的楼,是北大最好的一座建筑。一百年前,即1918年,红楼是一座辉煌的建筑,是中国教育界聚焦的中心。

蔡元培先生重视美学、美育,这两本杂志——《音乐杂志》《绘学杂志》是专门研究音乐与绘画的。蔡元培先生倡导美育,甚至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那时北大就有“绘画研究会”和“音乐研究会”。1920年,北京大学首开了男女同校的先例,这三个女生——王兰、奚浈、查晓园是最早进入北大念书的女学生。

北大的校徽——三个“人”,是1917年鲁迅先生设计的,今天还在用。真正的校徽是有一点粗糙的,没有那么精细,那是鲁迅先生手绘的。

北大是第一所设立了国学门、开始招研究生的大学。那个时代的研究生不分硕士和博士,北大是中国第一所招收研究生的大学。

蔡先生容纳不同的主张,他能容纳留辫子的辜鸿铭。辜鸿铭英语好,他来不是教学生编辫子,而是教学生们英文的,他的英文水平当时是一流的。

北大有很多的兔子,有三只最厉害的兔子,老兔子叫蔡元培,中兔子叫陈独秀,小兔子叫胡适。这三只兔子是百年前老北大的三根台柱子。

1879年出生的陈独秀和1891年出生的胡适都是安徽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的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北大虽在北方,决定它的方向的却是这些南方人。

陈独秀生于安徽怀宁,有秀才功名,1901年到日本留学,但他没有上过大学。蔡元培为了聘请他来当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伪造了他的学历,说他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教育部很快就批准了由陈独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任命书上的时间为中华民国六年一月十三日。为了顺利地让教育部同意陈独秀做北大文科学长,蔡元培不仅伪造了陈独秀的学历,还伪造了他的履历。陈独秀在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时,只参与过安徽高等学校的创办,没有担任过安徽高等学校的校长,蔡元培却说陈独秀担任过安徽高等学校的校长。

陈独秀最主要的贡献不是在北大的工作,而是创办了当时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杂志——《新青年》。可以说,陈独秀办杂志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做北大文科学长的影响。他也是因为办《新青年》出名,才被蔡元培三顾茅庐请到北大做文科学长。

陈独秀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他崇拜法国文化,崇尚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陈独秀有一句名言,“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二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他说了这句话不久,就去北京“新世界”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结果被抓起来,关了九十三天。他果然进了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监狱。全国各界纷纷通电呼吁释放他——从学生到知识界,连反对他的人都站出来了,他成了全国瞩目的风云人物。

陈独秀的同乡胡适崇拜的是杜威和美国文明。胡适自1917年从哥伦比亚大学回来,到1948年年底离开,在三十一年当中,他有很长的时间都在北大担任教授,先后做过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北大校长,对北大的影响十分深刻,是老北大的灵魂人物之一。

童子诵

北大校歌

吴梅

其景山门,启鳣帷成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

论同堂,尽南北儒珍。珍重读书身,

莫白了青青双鬓。

男儿自有真,

谁不是良时豪俊?待培养出,

文章气节少年人。

其二

棫朴乐英才。

试语同侪,追想逊清时创立此堂斋。

景山丽日开,旧家主第门桯改。春明起讲台,春风尽异才。

沧海动风雷,弦诵无妨碍。

到如今费多少桃李栽培,

喜此时幸遇先生蔡。

从头细揣算,匆匆岁月,已是廿年来。

“廿年来”是多少年?这首校歌写于1918年,当时北大建校已二十周年,如今又过去了一百年,北大已经一百二十岁了。我们在百年后重读吴梅教授的这两首校歌,你们最喜欢哪一句?

“先生蔡”的北大,希望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

我选了蔡元培的三篇短文:一篇是《自由与放纵》,一篇是《洪水与猛兽》,还有一篇《美育与人生》,因为他大半生致力于提倡美育。

植物的花,不过为果实的准备;而梅、杏、桃、李之属,诗人所咏叹的,以花为多。专供赏玩之花,且有因人而择的作用,而不能结果的。动物的毛羽,所以御寒,人固有制裘、织呢的习惯;然白鹭之羽,孔雀之尾,乃专以供装饰。宫室可以避风雨就好了,何以要雕刻与彩绘?器具可以应用就好了,何以要图案?语言可以达意就好了,何以要特制音调的诗歌?可以证明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范围的。

蔡元培是进士、翰林出身,又曾留学法国、德国,兼有旧学问和新学问,是真懂教育的人。今天我们的教育主要关注什么?现在的教育虽也强调全面发展,但在“分数”面前,我们常常忽略了美育,很多人认为音乐、美术,甚至文学都是不太重要的,认为感情是不太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考试!知识点!而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

蔡元培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家,他意识到教育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智育而是美育。因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这样才能够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教育最根本的是要让一个人变成更有价值的人,并不是变成一个更有知识的人。教育中最重要的并不只是知识,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情感、意志。

蔡先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的学生蒋梦麟这样说:

蔡先生所具者有三种精神而熔合于一炉:(一)温良恭俭让,蔡先生具中国最好之精神。(二)重美感,具希腊最好之精神。(三)平民生活,及在他的眼中,个个都是好人,是蔡先生具希伯来最好之精神。……蔡先生这种精神,怎样得来的呢?是从学问中得来的。故诸君当以学问为莫大的任务。